第96章 像大傻瓜
董卓乱洛阳之时, 留在洛阳的袁氏一族被灭了满门,天下人早就默认了袁氏只剩下袁绍、袁术两兄弟,崔琰曾去往洛阳参与世家子弟们组建的“以文会友”等活动, 这类社交聚会上见过袁氏沉稳可靠的嫡长子袁基。
在过去,袁基默认是袁氏下一任继承人, 说起袁氏三兄弟时,贪玩的袁术与母亲出身低微, 没什么存在感的袁绍往往会被人们忘在脑后。
袁氏灭亡后,还有许多人因同情袁氏的遭遇而帮助袁绍、袁术两兄弟。
之后的发展,他们也分别成为一方诸侯,一个占据北方,一个雄踞南方, 谁又知道袁基竟然还好好活在这世上?
袁基笑出了声,可能是被崔琰震惊的表情逗乐了。
“很意外我还活着?”
崔琰回过神来,忙拜礼:“看到士纪兄安好,我震惊之余, 更是欣喜啊!”
“多年没见, 你还是老样子。”袁基感慨一句:“别那么严肃, 坐下来聊。”
袁基过去是世家精英人物, 仪态样貌都上佳, 可现在的他,在过于舒适大环境腐蚀下,已经很久没有正襟危坐, 端着优雅仪态撑门面过了。
环境真的会改变人!
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舒适地靠坐在沙发背上, 双腿交叠, 翘起了优雅二郎腿。
这姿势显腿长, 又有王者风范,还不失体面,袁基做起来可自然了。
崔琰坐在他对面的沙发,后背笔直,正襟危坐,因为汉末没有椅子,这个时候的人们大多是在地上铺席而坐,乍一坐在将脚自然垂下的柔软沙发上,可真令人无所适从。
袁基透过他,仿佛看到了刚进报社来工作的自己,笑弯了眉眼。
“季珪不必紧张,我如今不过是报社编辑,而你是冀州牧属下的官员前来考察,凡是你所问,我知无不言。”
袁基随意温和的作风,可令人放轻戒心,也不宜令人察觉,看似自己是在回答疑问,实则整个谈话过程都是他牵着别人的鼻子在走。
不知不觉,崔琰已经将他的疑惑一一问出了口。
你是如何在洛阳大乱时活下来,又怎么会到刘备这儿来的?
袁氏还有其他人活下来吗?董卓死了,大仇得报,你又为何既不出士,又不去投奔两位兄弟?
袁基笑着将话题引到了报纸上来,提起自己喜爱的事业,他可以畅畅而谈许久。
并且还和崔琰约了稿,请他以后有优秀的文章就投稿到他们报社来,崔琰稀里糊涂就答应了,还与他签了份约稿合同。
袁基眼光中亮光一闪,微笑更神秘。
他最喜欢干的,就是催稿。
当然最讨厌干的活是审核。
“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成真了……”
崔琰,震惊!
“这报,这报纸竟如此廉价,你们才卖两钱?!”
崔琰,大震!
“冀、幽文人投稿可赋名刊登于报?!”世人为了出名做了多少事?尤其是名士们的名声,可都是来之不易的,若是能将名字刊登在报纸上,而看报纸之人全都是识字之人,以袁基所报的每日售卖张数,一夜成名不再是梦想。
崔琰:“……”
惊呆了。
等学好了报社的运行方式,他就要去清河郡建官方报社了,想想还有点激动。
袁基道:“中山郡重文教,文人、学堂众多,你可以趁此机会在中山郡多逛一逛,看一看。”最好涨涨见识,劝劝清河崔氏那些老家伙们收敛起来,至少做到识时务。
送走了崔琰以后,袁基就该做今日审核的事了,看得一个头两个大,看到眼睛发花,两眼呆滞,葛优躺在沙发上,等着儿子下学后给自己带来外卖。
袁基闭上眼睛,回忆起崔琰正襟危坐的模样,沉吟道:“崔季珪吗……”他摇了摇头。
崔琰没什么战斗力,世家大族若是想靠刘备捞些什么,注定无法实现。
以崔琰那脾性,若是被仙人们所言的大同思想所影响,还真可能独立出来。
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妇孺安,贼寇消,人人都有书读,军队为护百姓而战……
世家大族矗立不倒的根源在于什么?
垄断知识,垄断盐铁……
其他诸侯想要拉拢世家的力量,需要他们的人丁,需要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还需要他们的产业供应。
铁矿,粮食,布料,纸张、笔、墨。
而这些,刘备麾下都能做到自给自足,不需要依靠任何人,刘备可不会对任何一个姓氏低头,他对寒门子弟,与对大家族出身的人全都一视同仁!
有能力者居之,无能力者则被竞争而下,中山郡府的官职究竟有多么内卷,反正袁基是不想去体会的。
不过,他看崔琰有想要体会一把的志向,他当然不会提醒崔琰郡府工作是节假日都要加班的007,等他去做了创办报社的负责人,只会更忙碌。
不像他这个报社,是每逢七天为一周,每周都可休一天的996,袁基很满意。
与崔琰同时前来投效的一批人,有过往履历的都陆陆续续地安排了各自的“实习”地点,有些寒门子弟因不清楚能力如何,也在测试过后找到了应去的地方。
自拿下幽州起,冀州牧府的招人规则就变了,不再是察举制那般,由名士举荐友人给主公,主公就看着给官职,然后等他们立了功混出头,就提拔官位的形势。
中山郡是一个学风开放的地方,考试也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学堂里考学生,郡府里也通过考来招募人才,提拔官吏。
世家大族派来探查情况的子孙们,都陷入了考试的海洋,这自然也引起了被触及利益之人的不满。
考试之举,难道不是断了他们根基吗?
然而,在刘备这儿,他们微弱的抗议并没有用,刘备的政令硬气且坚定,他们要不就举家搬迁去往别的诸侯处寻求庇护,要不就老老实实做人。
从管理一郡到管理一州,刘备的势力规模进一步扩大,对于他与其他人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常山郡守诸葛玄,又将韩馥请来了刘备的大本营。
刘备亲自接待了韩馥,笑着问他:“听说袁绍的人一直在招安于你,同样是抢夺冀州牧位置的对手,你怎么会想到看好我了?”
韩馥见他说话温润有礼,并没有摆架子,心中稍安,一听刘备问起此事,便感叹起了自己的不容易。
“同样夹在袁绍与公孙瓒之间,恐怕也只有你能体会到我的感受了,”韩馥叹道:“你比我有能力,能折服公孙瓒与刘虞,而我,自知若投效袁绍必会招来杀身之祸,不如来找不会滥杀无辜的仁义之师。”
刘备地盘发展缓慢,不兴杀伐,虽不如其他诸侯那样打下一个又一个地盘的迅速,却也有名声上的好处。
他不去兴师动众地征伐别人,就这么温温吞吞的发展,吞噬,不也发展成了如今的规模?
韩馥看好刘备的后续潜力,自听说刘备拿下公孙瓒与刘虞起,对他更有信心。
刘备的好脾气,也给了他一种对方不是那种随随便便打打杀杀之辈,似乎也没什么威信的样子。
于是胆儿也肥了起来,他好奇地问起了刘备:“公孙瓒桀骜不驯,公怎会令他独领一军对抗胡人?如何保证他不会再次背叛公?过去公曾效力于公孙瓒,如今却反了过来,他能忍受吗?”
刘备笑着说道:“我相信公孙将军一心对抗胡人,还给他拨了不少粮草,送了他许多兵器。”
韩馥:“……”
他看刘备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大傻瓜。
刘备又说起了他给了刘虞多少资源,笑呵呵地承认了自己散财童子的行为。
韩馥一口老血梗在喉咙口,有这样的败家主公,刘备这儿真的能待?
要是他,绝对不会给公孙瓒那么多粮草,坐视他再次做大的。
仅仅是信任,那也太天真了,诸侯相争从来都是利益纠葛变化,无情的很,信任与情谊是最可笑最不值钱的东西!
韩馥张了张嘴,转念一想那是刘备的钱粮,他来操心个屁啊?
还不如想想等刘备完蛋以后再东山再起呢!
公孙瓒那是什么人?他迟早要反水刘备。
刘虞那连打仗都不会的文人,根本不足为惧,幽州最终还是会落入公孙瓒手里,到时候他就要来找刘备报仇了。
韩馥人到了刘备这儿,就别想着出去了,地盘妥妥是会被刘备吞并的,韩馥却并不悲观。
既然刘备脾性软弱,乐善好施,那可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韩馥将自己的下属们召集了过来,将那些带来的谋士们也一一介绍给刘备。
刘备笑着道:“我们这儿的规矩,是来了先考试。”
只有韩馥是不必考试的,刘备给他封了个名誉好听的虚职,如果他想要实权,再去考,考上了算他本事。
刘备给韩馥推荐了一堆做一名合格郡守的复习资料:我相信你可以的!
全都是实战题目,只要不是捣糨糊之人,总不至于连内政都处理不了。
韩馥:“……”
以前任职御史中丞的韩馥,是言官,负责监察、弹劾百官的,冀州牧这官职又是董卓所封,要说内政处理能力,也就一般,大部分都是随口嘱咐下属去干。
韩馥欲言又止:“有的活儿只要下属能干就行了,做主公的只要会识人即可,就不必全能了吧!况且这世上有几个人是样样都会的?全能之人是不存在的。”
刘备道:“备从一县县令到郡守,从率领百人到率万人之军的大将。如今做到州牧之位,文武兼顾,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而来,若基础不打好,如何建空中楼阁呢?”
全能型刘备,就在搁这儿呢!除了不会生孩子,他别的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