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穿好孕:贵妃娇媚,四爷动心了 > 第234章 大事将至

第234章 大事将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四爷低下头埋在她的颈窝,深深嗅了一口。“快年底封笔了,户部有些事儿比较难办。最近可能太忙了,都没时间陪你。可是我又想你了,今天拉着你在书房陪我,会不会很闷”?

    李恬顺势窝在四爷怀里,叹口气说道,“要是我是男子就好了!”

    四爷奇怪的问道,“这是怎么说”?

    李恬翻身坐了起来,“若我是男子的话,就能参与外面的大事儿。说不定,文能定国安邦,武能上阵杀敌。甚至还能求到您门下,说不定也能帮您分忧解难,出谋划策了”。

    四爷看着甜甜,在那畅聊着天马行空的想法。

    只是若是男儿,长成她这个样子?

    定不定国不知道,祸国可能差不多。

    上阵上杀,面若桃花的女将军,能一笑倾城吗?

    自己招甜甜入麾下,做谋士?

    四爷一阵恶寒,难怪古有断袖分桃之说。

    赶紧把那荒诞恶寒的想法抛诸脑后。

    “你还是做女儿家好了,在后宅给爷生儿育女比什么都重要。难道爷还能缺谋士不成,你个小傻子”。

    只不过一般人他看不上罢了,人才贵精,不贵在多寡。

    李恬看四爷被哄好了,才又撒娇耍赖的说道,“您最近忙的没好好用饭,又瘦了。人家花那么多心思给您养起来的肉肉,你看都又没了”!

    说着还伸手在胸口捏了捏,好像胸肌没瘦得那么明显。

    这人一瘦就瘦脸上了,咋这么会找明显的地方呢?

    四爷被她这么插科打诨的哄着很受用,“好了,爷可是乖乖听你的话,你让膳房熬得补品,我都好好在用的”。

    李恬把所有心思都用在了几个孩子和四爷身上了,十年如一日的贴心照顾。四爷离了她,生活品质不会下降,可舒适度却会差太远了。

    就好比四爷以前每时每秒,都有专业人士按照一定的标准为他一个人服务。可是大家都是没有感情温度的工具人,眼里只有规距。

    但是李恬服侍他,却是以他的个体感受为准则的。管他什么皇家规矩,不合时宜的她通通绕过去了。

    这才是四爷喜欢长时间待在东小院的原因,随心自在!筆趣庫

    四爷看她这会儿还拿着本书没放手,“什么书看的入神了”。

    李恬不明所以,低头看了一眼,书上正看到‘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这句。

    “就下午随便在你书房挑了本杂书,还没看完就继续看看”

    !

    四爷好像猜到什么样,“是爷不好,最近忙着外头的事儿,都忽略你了。”

    神马意思?

    李恬心中暗道:咱能不对号入座吗?

    “好了,也快过年了。年前爷会好好陪陪你和孩子们的”。

    这样的误会似乎也还不错,呵呵。

    “您忙的话就不用操心我和孩子们了,我能照顾好他们的”。

    这一两年你们这些兄弟正是斗的乌眼鸡的时候,后院还是不要给你添乱了。照顾孩子本就是她这个额娘的事情,她自然义不容辞。

    李恬可不希望,后宅出什么乱子,分散他的精力。

    “知道你是最省心的,要是人人都像你这么省心就好了”。四爷想着要怎么送甜甜个礼物才好。小儿子那么点大都会送花讨好额娘了,他还能不如二三岁的儿子?

    这一年的国宴没有大肆操办,可能真是户部缺钱了,康熙也一再表态要勤俭持节约,禁止奢侈浪费之风。

    于是从宫里到朝臣,大家都把奢华之物收起来,换上了简朴之物。

    李恬对老康这个做法真的支持的,起码头上是真的轻松了很多。

    四福晋正院里,乌拉那拉氏也把那些金啊玉的大件奢华摆件都收了起来,换上了木石等物。

    价值其实差不多,不过看起来没那么显眼了。

    乌拉那拉氏与四爷对坐炕几两旁,“四爷,宫里娘娘处您看今年的年礼该怎么送才好”?

    要是送的太寒酸了,倒是符合了皇上的基调可难免得罪了娘娘。

    可要是送的奢华隆重了,又和皇上的倡议不符了。

    乌拉那拉氏表达了自己的无奈,请四爷指点迷津。

    “送给娘娘的东西,我这边准备好了。到时候你直接送去就好了”。

    永和宫里,德妃娘娘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送来的年礼。

    指着十四送进宫的一大盒东珠、一大盒南珠,颗颗饱满圆润。一大匣子金玉宝石头面,底托全部一水金灿灿地晃眼。

    还有一尺多高的红珊瑚摆件,色泽沁润,雕工不俗。

    几箱子镶嵌了金丝银线的绫罗绸缎,流光溢彩。

    德妃手都在颤,“都收起来,赶紧收起来”!

    十四这个孩子,孝顺是真孝顺,可是也不看看皇上是什么态度。

    宫里都节俭开支了,他还大张旗鼓送这么些奢华之物来,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好。

    老四就明显醒目多了,送的多是普通日常可用之物,送的衣料都是舒服好穿

    却不显奢华的料子。

    首饰也是低调简约为主,黄金和名贵宝石都用的极少,可是雕工造型雅致。戴出去不丢人也不会太高调奢华。

    德妃扶着刘嬷嬷的手,摇头叹息。“老四福晋在领略上意这方面,明显比小十四福晋要聪明些”。

    刘嬷嬷跟了德妃这么几十年,自然知道说什么德妃爱听。

    “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两个儿媳妇都孝顺。不过四福晋年纪大一些,做事自然会沉稳几分。可十四福晋也是一片赤诚之心,那么好的东西,眼都不眨就送进来孝顺您了,您呀就坐等着享福就是了”。

    德妃满意的笑了笑,“对了,弘昐那孩子在上书房怎么样,还会跟人打架嘛?”

    刘嬷嬷抿嘴一笑,袖笼里还装着一个荷包呢。弘昐阿哥人虽小,可这处事却已经很上道了。

    “真是巧了,奴才今儿才去看了咱们弘昐阿哥,他得知娘娘记挂他,还恭敬地在院子里朝着咱们永和宫,好好磕了几个头呢。奴才听说,上书房的好些个师傅,经常夸咱们弘昐阿哥功课做得好,骑射也练得有模有样呢。”

    德妃点了点头,她这个孙子确实是有几分聪慧劲的。自从弘晖离府之后,他就是她真正的长孙了。

    聪明人好啊,聪明人才能活的长久!

    “平日里多看顾几分,别让人欺负了”。

    她说的是其他三个宫里的孙子,毕竟四妃都有孙儿在宫里读书,要是她的孙儿被人欺负了她也面上无光。

    四爷府上各处的年礼都送出去了,李恬和四爷都能稍微腾出手休息了。

    玉屏这个女情报头子在给李恬汇报近期府上的情况,“主子,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福晋和娘家走动的很频繁。后院各位格格侍妾们,也平静的有点儿诡异。奴才是觉得不太对劲,可是也没能打听出个所以然来”。

    王德福也补充道,“奴才在外头行走倒是有点儿朝堂上的消息,听说户部开了天窗了!可这事儿和咱们府上又没关系。”

    轰隆!

    一声惊雷。

    怎么没关系!关系可大了。

    这不就是四十六年,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吗?

    难怪年前四爷一筹莫展,估计户部有一个算一个都愁坏了。

    李恬也没办法,事情还没摊到四爷头上,她也不能给四爷提醒。

    唉,千夫所指的讨债王。

    这冷面王的名头,就是从讨债这件差事开始,给焊死在四爷脑门上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