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快穿之悠然老去 > 第48章 我在古代靠入赘兴家(二)

第48章 我在古代靠入赘兴家(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在吃午饭时, 张氏突然温柔开口,道:“你隔壁的王叔今天从镇上回来了,我之前拜托他帮你打听清楚了, 镇上私塾是陈夫子,和你父亲曾是同窗,每年私塾上课需要五两银钱。”

    放下筷子, 又接着道:“县里闻山书院, 每年学费十两,包吃住, 你意下如何?”

    他当然是哪个都不想选,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肯定是不能!

    性价比镇上陈夫子比较高, 每年只需要五两,比书院便宜一半,来往交通也方便。

    县里书院每年十两,包吃住,但是价格太贵, 他就是个学渣, 实在不忍心张氏为了学费过的太苦。

    求生欲告诉他, 直接选陈夫子,别说其他废话,他娘什么都好,就是太信他爹说的话, 比如棍棒下出孝子。

    “娘,儿子舍不得你,就去镇上陈夫子家吧。”

    果然张氏听了,神色异常温柔, 伸出手摸了摸儿子的头顶,笑着点了点头。

    准备好送给陈夫子的礼物,隔壁王叔骑着牛车,带着张氏母子前往镇上。

    “张妹子,前方直走,尽头右拐,就是陈夫子家,我牛车不好进去,就在这等着你们。”说完憨厚的搓了搓手。

    “谢谢王大哥了。”

    王晓洲礼貌的也道了声谢谢,跟着张氏一起走进青石小巷,天色还早,很多户人家还未出门,隔着木门,里面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很快就走到陈夫子家,张氏走上前,敲了敲门。

    一个年纪三十多岁的妇人开了门,看到对方身后的孩子,了然笑道:“这就是王夫子的儿子,王晓洲吧,你们快请进,老陈听闻是这孩子来入学的,一早就在院里等着呢。”

    张氏温柔的笑了笑。

    简约雅致的青石小院中坐着一位儒雅大叔,周身气质随和,朝着他们温和的笑了笑。

    “我和你父亲曾是同窗,没想到他的儿子都已经这么大了,我和你也算有缘,可愿拜我为师。”

    拜师了就是半个爹了,好不容易告别了原主的秀才爹,如今又送了一个秀才爹,天要亡他。

    “洲儿,还不赶紧跪下行拜师礼。”一边激动的嘱咐儿子跪下行礼,一边把准备好的礼物递上。

    等后面她在准备好拜师礼。

    王晓洲含泪跪下,恭敬道:“弟子王晓洲,拜见老师。”

    为何我的眼睛满含泪水,那不是激动,那是对未来的悲鸣。

    陈夫子点点头,接过敬师茶,轻轻抿了一口,看把这孩子激动的,眼泪花花的。

    “男儿有泪不轻弹,起来吧,拜师礼不急,先随我来书房。”

    王晓洲起身,跟随着这辈子的半个爹,来到后院书房,满满两柜子书,比他爹有钱多了,一本书最便宜的也要五两,粗略一算,怎么也得个几百两。

    陈夫子坐下,招了招手,道:“过来,你先介绍下自己功课的大致的情况,让我了解下。”

    王晓洲回忆了下原主记忆,思索道:“弟子不才,目前只会四书中的论语和孟子,五经的易经和春秋。”

    原主那么努力,还有个夫子爹天天补课,花了六年也才掌握四书五经中的四本,身为学渣的他,面上维持着冷静,心里早就丧了。

    “你年纪还小,和其他人相比已经不错了,你在这里写随便写一句论语,为师看看你的字,练的如何。”

    他上辈子无聊,花了八十多年练习书法,手轻拈毛笔,找到熟悉的感觉,自信一笑,下笔如有神。

    陈夫子接过学生递来的纸张,看着上面写着论语的开头一句话,心里万分震惊,原先是看对方可怜,捡个小可怜养养。

    没想到啊,竟然会满满惊喜,心里更加满意了,字迹看似工整,一笔一划间却透着其主人的肆意洒脱之感,字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好字。

    就是人好像有些问题,大家寒窗苦读数十载,就是为了能通过科举,有朝一日入朝为官,他这小弟子,字迹洒脱飘逸,少了对官场的野心,反倒多了些看破红尘的冷然。

    没想到陈夫子去世,对这孩子打击这么大,一会得知会张氏,这么好的苗子,可不能被寺庙霍霍了。

    王晓洲就这么看着新夫子,一会赞赏的看着他写的字,一会又满目叹息,最后心疼的看着他。

    不是,您老通过我的字,到底在脑补什么东西?

    “晓洲啊,你还小,未来还很长,等你长大,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多么精彩……”看着弟子疑惑的眼神,叹了口气,还是个孩子呢,罢了,以后他对这孩子多用心点。

    王晓洲更懵逼了。

    “老师,弟子这字可是有问题?”

    陈夫子闻言更心疼了,这孩子也太懂事了,温和道:“不,你字写的非常棒,连老师都心感佩服,能看出你这十年,非常的用功。”

    就是你爹好像把你压的太狠了,都快看破红尘了。

    “你不要太有压力,以后白天在我这好好学习,平日里也要多出去走走转转,即能好好锻炼身体,又能多些见识。”

    “是,老师。”

    两人又简单的聊了些日常,临走时,师娘低声在他娘耳边低语了几句,本来满面笑容的张氏,听后脸色微白。

    一路上母子两人静静的走着。

    王叔看到熟悉的人,喊道:“哟,小书生情况如何?”说着把手上准备好的糖葫芦递给了俊俏的白娃娃。

    王晓洲笑着接过,“谢谢王叔。”

    回到家里,王晓洲按着原主的习惯,回房翻开书准备装逼。

    张氏这时敲门,走了进来,犹豫道:“洲儿,天色还早,你要不出去找狗蛋他们玩一会?”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平时恨不得除了睡觉,就让他看书的娘,居然让他出去玩一会!

    “去吧,夫子不是说了,多出去转转,有助身体健康。”张氏温柔的笑着。

    陈夫子说得对,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她已经失去了丈夫,不能再眼睁睁失去她的儿子,都怪她。

    自从夫君去世,儿子不同往日那般活泼,她只当孩子长大懂事了,没想竟是把所有想法都藏在了心底。

    上次她还打了他,越发愧疚。

    王晓洲不知道因为一副字,他成了众人重点要照顾的小可怜。

    此时正值春天,满山野花灿烂,很多野鸡野兔开始出巢觅食,他和狗蛋们一起上山掏鸟窝,堵兔洞,玩的不亦乐乎。

    野了大半个月,终于到了读书季,收拾好要带的东西,看了看铜镜里依然俊俏的少年郎,满意一笑。

    他对这世的相貌还是很满意的,都说儿子长的像娘,他长相就随张氏,清秀俊逸。原主常年苦读,身材不如狗蛋他们壮硕,却身量修长,周身淡淡的书卷味,好一个小小少年。

    搭着王叔的牛车,大早上小路两边没什么人,一边随着马车晃悠,一边思考未来究竟怎么办。

    他就是一个俗人,若不是张氏,他肯定包袱卷卷,带着卡牌们浪迹天涯。

    吹吹草原的风,浅尝华岩县的酒,品这世最浓的茶,浮生清闲,岂不美哉!

    可惜,也就想想,他可不想在被胖揍一顿。

    “你这娃娃,年纪不大,怎么唉声叹气的,跟个小老头似的。”王大山打趣道。

    王晓洲又叹了口气,回道:“王叔,你不懂,你们大人,有大人的烦恼,我们小人,也有小人的忧愁。”

    王大山收回想要敲小人头的手,这可是未来秀才公的头,珍贵的很,不兴敲。

    没一会,就到了镇上。

    “晓洲,叔在赵记做活,大概酉时结束,你要是来的早,就在这等叔会,千万别乱跑,街上拍花子多,最喜欢你这种白白嫩嫩的。”

    王大山故意夸大其词的吓道。

    王晓洲非常配合的露出一副怕怕的表情,再三保证他放学不会乱跑,王大山才放心离开。

    “师娘好。”

    “哎,吃过早饭没,师娘今天准备了白面条。”刘梦然亲切的问道。

    “谢谢师娘,我在家吃过了。”乖巧礼貌回道。

    陈夫子看到小弟子来了,问候了几声,带着他一起去了私塾。

    私塾大概一百多平方,整齐的摆着同款小书桌。

    “你坐第一排第二个位置,稍等会,一会你的师兄们就会过来。”

    王晓洲坐在座位上,摊开今天要学的《大学》,看着一堆文言文,头晕目眩,万分庆幸上辈子没事学了毛笔字,这辈子简直地狱模式开局。

    没一会,他的师兄们陆陆续续进入私塾。

    到了饭点,学子们恭敬的暂别陈夫子。

    王晓洲随着新伙伴出了书院,陈夫子看着开心的小弟子,想了想,没开口留他回家吃饭,饭以后可以慢慢吃,朋友得先让他处好关系。

    “嘿,你就是陈夫子新收的弟子吧,我是你师兄汤旭,听说你爹以前是陈夫子的同窗,这才破格收你为亲传弟子。”汤旭羡慕的拍了拍小师弟的肩膀。

    陈夫子不仅学问是镇上出名的,关键是他性格好,学生有什么不懂的,他都会细心教导,每年都有很多人想拜他为师,可是目前只收了眼前这个小少年,能不惹人羡慕嘛。

    王晓洲礼貌的点了点头,笑道:“师兄们好,我是新来的王晓洲。”

    “小师弟真乖巧,以后谁都不能欺负他!走,大师兄请你吃饭去!”苏莽搂着新来的小师弟往他常吃的小店走去。

    “你别看这家面馆不大,这家店年纪比你我还大,最出名的就是臊子面。”说完,转头对着老板喊道:“老板,两碗臊子面嘞。”

    作者有话要说:  以前文章名为什么可以重复,现在就不行了,迷茫,结束,鞠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