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合伙人 > 第三百一十章 流寇之患终平定

第三百一十章 流寇之患终平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牵扯太大,万一张献忠一去不返,反而和孙可望联合一起复叛,那他孙传庭担的罪责就大了。

    而沈浪给他的命令是,不能答应。

    他知道张献忠不会杀他,但希望朝廷不要因为这件事而置他于死地。

    张献忠迅速的接管了孙可望的权力,而孙可望再也不敢做其他念想,现在只想要保命。

    接着是刘文秀,他稍微犹豫了下,也接受了,并且劝诫自己的麾下不要心有不满,更不要闹事,听从孙督师的安排。

    孙可望万万没想到张献忠成为明军的人质之后,这么快就能回来,一时手足无措。

    但周遇吉却是断然拒绝,因为他一直与沈浪和崇祯都保持着联系,崇祯让他按沈浪的命令行事。

    不然的话,让清廷与南明划江而治都不是不可能。

    在李定国这支人马没什么威胁之后,孙传庭立即将放下兵器的近两万大西军分到刘良佐、马化豹、张国柱、左梦庚、卢光祖等人麾下,替换出一万多明军。

    大明境内两股势力最大的流寇,最终被平定。

    接着是艾能奇,他还担心这是不是陷阱,一旦放下兵器,明军便迅速找个借口将自己这支人马全部剿灭。

    他的要求很简单,要封候,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崇祯的承诺,不再追究自己以前的所有罪责,同时保证改编自己麾下时,不能替换超过三城的明军。

    自作孽,不可活,不管正史还是现在,都是他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得到孙传庭的请示之后,崇祯迅速和沈浪商量了一下,最终答应了张献忠的请求。

    如果能够提出这样的要求,义父早就提了,如今义父已经成为人质,再提这种要求,反而会弄巧成拙,并劝说孙可望尽快打消这种念头。

    左梦庚,卢光祖这些人是左良玉一系的,需要通过好好表现来改观朝廷对自己原有的印象。

    沈浪的意思很简单,我给你的才是你的,没给你的,你不能强要。

    不过稍微想一想也能理解,不论张献忠是枭雄还是奸雄,他纵横十多年,成为如今存留规模最大的一支流寇,多少还是有些担当的。

    张献忠愿意接受这么苛刻的条件,是有些出乎孙传庭意料之外的,因为这对张献忠本人是最不利的。

    如果孙可望还是一意孤行的话,那只能不客气了。

    不过,在通过千里传声筒与李定国,刘文秀通上话之后,才慢慢的打消了这个念头,也接受了相同的安排。

    但是,他却不能像李定国几人一样得到任用,反而要和张献忠一起,被送到京师作为人质。

    有了上面的首肯,孙传庭和周遇吉自然没什么顾忌,以孙可望背信弃义为由,迅速集结大军逼进,作势要将其剿灭。

    之前张献忠在的时候,当着张献忠的面,他不好为一己之私提什么要求,但现在他想要给自己一些保障了。

    其实不然,以后他便会知道这支勇卫营的作用是为了帮助他的。

    如今大明由于崇祯新政的推出,并不太平,仿佛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比流寇更可怕的内乱。

    当然,这支勇卫营只是临时调派,等李定国竖立了自己的威信,这支勇卫营便可回归原籍了。

    以防有诈,孙传庭还是很谨慎的,分成几步,一步步解除张献忠麾下近十万人的威胁。

    既然如此,以自身的安危去保全更多麾下的性命,何尝不是一份担当。

    他也以为这支勇卫营是监督他的,以防他起什么异心,心里有些不舒服。

    刘文秀和艾能奇也连忙请求。

    张献忠还是很配合的,带着几个亲兵就到了孙传庭的军中,孙传庭自然是大为欣喜,但他并未放松警惕。

    所以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任由农民军替换走了自己麾下的士兵。

    在张献忠面前,孙可望自然翻不出多大的浪来,他总不能把张献忠给控制起来吧,就算他敢这样做,整支军队也会离心离德、分崩离析。

    麾下没有一个自己人,李定国有些无奈,他甚至怀疑那一千勇卫营是为了防范自己的。

    孙传庭同意了,可是没想到,派去的人直接被扣押了,连千里传声筒也被其夺去。

    调一千勇卫营是沈浪的意思,目的是为了监督这支全由明军组成的军队能够听众李定国的指挥。

    刘文秀同样被晋升为总兵,麾下一万多人也全换成了明军,另外还有一千勇卫营。

    崇祯之前就给了孙传庭解决方案,只要不发生大战,张献忠控制住孙可望,并接受之前的条件,可以不杀孙可望。

    显然,孙可望没有听进去,早已经被权利的私欲蒙了心。

    孙可望大惊,非常的愤怒:“老子提的条件过分吗?四万大军难道换不来这些吗?”

    沈浪可不想因为有人不听军令而让这支军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你们不是有千里传声筒吗?随时都可以向陛下请示,速度很快,也耽搁不了多长时间。”

    其实,在与李定国他们分开之前,他还撺掇过三人也如此做,甚至还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义父的安全,让朝廷不敢轻易的对义父下手。

    眼看着孙传庭要出兵攻打,李定国连忙请求,希望让自己亲自到孙可望军中,劝他收手。

    在眼前的形势下,他顽抗下去,失败是必然的。

    于是,张献忠希望能够用明军的千里传声筒与孙可望通话,阻止孙可望这疯狂的举动。

    接着,他又让张献忠的四个养子分别带着一支军队到指定的地点,然后再一个个的让他们麾下的大军放下兵器。

    不过还好,李定国没怎么犹豫便照做了,让自己麾下所有人都上缴了兵器。

    所以孙传庭将相关情况也告之了张献忠和李定国几人,意思很明显,对于孙可望的要求,朝廷是不可能同意的。

    可他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孙传庭的安排,毕竟没有被清算,还能得到任用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孙传庭神情微凝,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回道:“本督去请示下陛下。”

    毕竟李定国的军事才能他比谁都清楚,而且此人性格耿直,归顺之后应该也会真心效忠的。

    张献忠愿意接受这些条件,那是再好不过。

    甚至,他还催促孙传庭尽快给出答复。

    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私欲太重。

    能够尽快的解决张献忠这支流寇,减少自身的伤亡,腾出手来以应对接下来的变局将更加重要。

    不过,李定国三人没有同意,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风险太大了。

    这些被替换下来的明军组成了一支全新的队伍,还另有一千的勇卫营,全部交给李定国指挥,并晋升李定国为总兵。

    沈浪原本还想着这家伙的本性还没显露出来,找个什么机会和借口将他弄下去,免得以后坏事,没想到他自己蹦出来了。

    随即,他直接对孙传庭道:“孙督师,若是信得过额的话,让额前去吧。”

    而且,张献忠四个养子,沈浪对孙可望最是没有好感,对其他三人的印象却都不错。

    前面很顺利,孙可望闹这一出,确实让孙传庭有些没想到,他有些踌躇。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也不得不防,反正用千里传声筒也耽搁不了多长时间。

    因为正史中就是这家伙的一己之私,让原本极为有利的抗清形势毁于一旦。

    当初老子手握十万大军都没这么干过,你这混账不到四万人都敢开这个口,而且还是在其他三个兄弟都遵从孙传庭安排的情况下。

    可他不知道,三顺王投清对鞑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

    但人在屋檐下,不低不得头,何况那么多信任自己的麾下的生死还掌握在明军手中,更不能因为这点事情显露出什么不满。

    他在军中的威望很高的,深得将士之心,所以他这支大军也没有出现多大的波折。

    张献忠直接道:“孙可望性情很固执,你们的话,他不会听的,额去还差不多。”

    刘良佐,马化豹等人在应天府归沈浪麾下时,便进行过一次类似的改编,所以没什么意见,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些明将投鞑子的时候才带了多少人,可他们都封王了,老子只要一个侯有何不可?”

    如果连李定国的麾下都不愿意接受这个命令,那说明张献忠这支流寇的投降很可能有问题。

    看到孙可望在这个时候闹出这种幺蛾子,连张献忠都很是恼火,这纯粹是拿几万大西军的性命作为赌注,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

    终于,随着孙可望所部也接受了改编,张献忠这支农民军才算真正的成为了历史。

    他先让张献忠只身来到明军大营。

    当然,能够避免大战还是尽量避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也会让李定国几人心里产生芥蒂。

    由于他在四个养子中,是长子的身份,所以在大西军中的地位一直压过李定国他们三人,其手中掌握的军力也是最强,有近四万人。

    可是你孙可望对于大明来说,能值什么?若不是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想尽快解决此事,话都不会跟你说,直接灭了你。

    张献忠直接绑着他去向孙传庭认错,以四万大军全权接受孙传庭的命令为契机,给他求情。

    先从李定国开始,这是沈浪的意见,因为他知道李定国最为仁义和诚信。

    最后是孙可望,这个顺序是沈浪安排的,如此安排果然没错,孙可望此人野心勃勃,真的没那般顺从。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孙可望也就现在有点资本,要是像李定国他们一样接受了改编,那就没任何资格提这种要求了。

    壮着自己手中握有一些实力要挟,那更不行,这和之前的刘泽清有何区别?对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打死。

    偷鸡不成蚀把米,孙可望已经没有任何的谈判资本,不管愿不愿意,他只能接受,以后恐怕也很难有什么机会翻身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