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老妪
三人又行至邵家村。
原先挂在村口高架上的牌匾,垂落在一边,“邵”字只剩“召”旁,野草虚虚掩盖住其余部分。
高架上挂着一串残破的白灯笼,白灯笼上有斑驳的红色印记。一阵风吹过,白灯笼随风飘荡,却始终不会跌落,像是要对行人说些什么,又像是在守护着什么。
放眼望去,两边的木屋破旧不堪。
原以为这里荒无人烟,没想到有些屋子却是住了人,炊烟袅袅升起。
迟书阳走在前边,施凝安和许晓秋紧随其后。
许晓秋发现住在这里的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他们似乎只是将这里当作一个落脚点,或者避风雨的地方,却没有半分定居生活的痕迹。
迟书阳三步并作两步,朝一个抱着柴火正要进门的老汉问道:“请问,这里可是邵家村?”
满脸皱纹的老汉抬起头,上下打量了面前的年轻人,沧桑的声音响起:“邵家村早就亡了,如今这里住的都是流民、乞丐。”
迟书阳拱手行礼,“多谢告知。”
他回到施凝安身边,环视四周,“住在这里的人,应当都是外边的人。”
施凝安思考片刻,对两人说道:“我们再找找,看有没有当年的知情者。”
迟书阳点头。
许晓秋自然是跟上他们。
三人沿着村道一路向西,路上也问过几户人家,他们都是无家可归,在此住下来,对于当年的事情也是隐隐约约听过一点。
他们走到村子的尽头,毫无收获,又择了旁道,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迟书阳眼尖地发现前方的异样。
三人往前快步走去。
是大大小小的土堆,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这片土地上,大多数的土堆上长满了野草,仅有三个土堆勉强露出尖顶。
“是无碑坟墓!”
“这里葬的应该是邵家村的人。”
三人脸色凝重。
土堆一直延续到后山,如同一条通往地狱的路。
这些无名的坟墓,昭示着当年残忍的屠杀。
“你们是谁?”
一道苍老的女声在他们背后缓缓响起。
许晓秋他们闻声转头,只见一老妪佝偻着背,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提着一个竹篮,篮子里放了些纸钱和香,看样子是要祭拜。
施凝安收起沉重的心情,语气平和,对老妪说道:“阿婆,我们并无恶意,只是经过此地,见这里这么多的坟,难免感到惊讶。”
“这里没什么好看的,你们赶紧走吧。”
老妪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到第一个坟墓前,费劲地将竹篮放在地上,弯着腰从篮子里拿出祭拜的香和纸钱。
迟书阳他们往后退了几步,站在老妪后面,看着她上坟烧香。
这个老妪,应当是与邵家村的人有关系。
天空忽然乌云密布,远处的天边还时不时传来低沉的雷声。
似乎要下暴雨了。
祭拜完的老妪撑着拐杖,晃晃悠悠站了起来,她抬眼扫了三人,开口说道:“快下雨了,你们可先到我那儿避避雨。”
说完,也不等三人回复,便撑着拐杖一小步一小步往回走。
三人互相对视,迟书阳点头,施凝安快步上前,“婆婆,我帮你拎篮子。”
老妪也不客气,任由施凝安将竹篮接过去。
三人跟着老妪走进一间屋子。
此时的天空已全然漆黑,犹如被人泼了浓厚的墨水,几欲滴落。
老妪让施凝安将篮子放在屋子的一处角落,又走进灶房烧火,简单弄了些吃食。
老妪将几个磕了角的瓷碗用水洗干净, 盛上鸡蛋和青菜。
迟书阳动作敏捷,将瓷碗端到陈旧的小长桌上;施凝安和许晓秋给大家装了米饭。
四人围坐在小矮凳上,老妪早已习惯,另外三人多有不适应,尤其人高腿长的迟书阳更是艰难。
屋外也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大雨。
在和老妪聊天时,三人得知老婆婆姓陈,并非邵村人,她以前受过邵村村长一家的恩惠。
陈婆婆早年丧夫,一个人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拉扯长大成人,若不是邵村村长的救助,恐怕他们母子俩早已饿死街头。
自邵村灭亡后,她儿子便寻了新的住处,可陈婆婆不愿搬离,最终她一个人留了下来,并且搬进邵村的一间屋子。
陈婆婆时不时便会像今日一样,去清理打扫村长的坟墓和祭拜,她已在这里住了十九年,也守了十九年的墓。
如今的陈婆婆年岁已高,等到哪一天,老到走不了路,她可能就没法再守墓了,这世间也会少了一个缅怀邵村的人。
三人听了之后,皆为陈婆婆的报恩行为动容。
也许是平日里一个人太孤单,亦或是内心的情感需要发泄,或者是年纪大了就爱找人唠嗑,陈婆婆情不自禁地开始回忆起以前的日子。
那个时候,邵村还没被亡村,村长也还活着,人们都很幸福,日子平淡却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