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被算计带女儿去种田 > 第127章 新品种的产量

第127章 新品种的产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姜羽料想这些人可能也不是来找麻烦的,要不然就凭娄晓月一个女人怎么可能赶走他们,因此,姜羽倒是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眼见刘海中的这件事终于解决了,姜羽也就带着姜小小回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大院儿里倒是没出什么事,兴许是刘海中被李副厂长罢免了职务的关系,这几天刘海中在院儿里也嚣张不起来了。

    一大爷和三大爷在得知刘海中的小领导被卸了之后,第二天就把大爷的位置抢回来了,而刘海中再次成了四合院中的平民。

    刘海中这大爷的位置还没坐上一天就再次易主了,这可把刘海中气得不轻。

    刘海中没了小领导的位置之后,不仅在大院儿里抬不起来头了,甚至在他自己家里也抬不起头了。

    刘光天这小子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了,竟然当了他们那个一百多号人的小厂的领导。

    刘光天跟刘海中简直就是一个德行,在当了个小领导之后,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在家里那是耀武扬威的。

    刘海中可看不惯刘光天这个熊样儿,为此,他们父子俩还干了一架。

    还别说,这刘光天当了个小领导之后,火气也是见长,竟然敢还手了现在,这一架打得刘海中可没讨到什么便宜。

    刘海中毕竟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体力哪儿是刘光天这个小年轻的对手,打到最后这爷俩都是鼻青脸肿的,一度成为了四合院里的笑谈。

    而这几天姜羽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有了李三派人送过来的柴油,姜羽的收割机又可以重新发动了。

    姜羽将所有的水稻收完就用了将近四天的时间,在最后一天之中姜羽还逆向发动了灵植之术,将所有秸秆中的养分全都回流到农田之中。

    随着这些秸秆养分的回流,泥土中的养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衡,这么一来就大大减少了养分的流失。

    尤其是天庭水稻的秸秆,其中蕴含的养分非常之多,甚至还存在灵气。

    用这些秸秆进行回流操作,对泥土中养分的补给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甚至不比稀释的赤脚大仙的洗脚水差。

    不过天庭水稻的成长消耗的养分也很多,这一来一回之下,差不多倒是能达到持平的地步。

    在将所有的秸秆处理好之后,姜羽再次运转灵植之术下了场雨,补充了一下田里的水分,免得姜羽再从地下抽取水分。

    从地下抽取水分不仅费时,而且费力,现在灵植之术升级为中级灵植之术倒是给姜羽省了不少事。

    种植水稻相比于蔬菜来说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是收获也是相当可观的,姜羽粗略估计了一下一亩地的产量,发现这一亩地竟然能够产出大约一千两百斤的水稻。

    这样的产量已经能称得上是丰收了,要知道在当时一亩地的产量普遍在五百斤左右,而姜羽的产量直接是一般人的两倍还多。

    这其中除了有姜羽灵植之术的原因外,这新型品种也是功不可没。

    如果只是一般品种的话,姜羽一亩地的产量撑死了也就六七百斤,毕竟姜羽的灵植之术只能给作物提供足够的养分,并不能改变作物的品种。

    决定作物产量的因素有很多,虽然营养很关键,但终归是有上限的,一旦营养物质达到作物生长所需之后,作物就会停止生长。

    如果这个时候强行向作物灌输营养,这样不但不会增加作物的产量,反而会让作物的果实开裂,出现过熟的现象。

    唯一能打破产量上限的手段就是品种,归根结底就是基因,就比如蚂蚁和大象,无论给蚂蚁提供多少营养,它始终都不能长得像大象那么大。

    而大象只要不被饿死,长得就小不到哪儿去,它们的大小就完全取决于各自的基因,水稻的道理跟这个其实是差不多的。

    拥有高产基因的水稻在同等条件下必然要比差的产量高,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次农科院给姜羽的水稻就最新研究出来的水稻品种,这种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

    正是因为品种的不同,才让姜羽有了现在的收获。

    按照一亩地一千两百斤计算的话,他这所有的地算下来就有将近五十万斤,也就是二百五十吨。

    这样的收成可是相当惊人的,不说别的,按照一斤一毛钱来计算可就是五万块。

    这样的价钱还不考虑水稻的口感,姜羽种出来的水稻营养是相当充足的,在口感上自然就远胜一般水稻。

    如果将口感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的话,姜羽水稻的价格翻倍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按照李三的销售模式,甚至翻几倍都是存在的。

    这样的收获已经让姜羽相当满意,不过姜羽并没有因此满足,在收获了这一批水稻之后,姜羽直接开始了下一批的种植。

    在实验了一批水稻之后,姜羽也大致知道了种植一批水稻所需要的时间。

    起初姜羽认为以他的催化速度,成功催化一批水稻只需要三天时间。

    可是姜羽忽略了收割的速度,姜羽没有料到即便有了收割机,将所有的水稻收完也需要将近四天的时间。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没有亲自实践之前,姜羽的想象是很完美的,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各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首先是柴油的问题,然后是时间的问题,这些可都是姜羽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之后才意识到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没想到这些方面。

    其实收割机的速度已经是很快的了,如果按照人工来计算,四合院里来二十个人帮忙,一人一天最多也就能收一亩地,这么算下要大半个月才能收完所有土地。

    而一台收割机只需要二十个人工的五分之一时间,姜羽如果这么算的话,就不会嫌弃收割机的速度慢了。

    有了这一批的经验之后,姜羽也对周大、吴小送种子的时间进行了调整,直接改为了一周一次,或者是一次性送一个月的量,这都可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