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红棺送葬,白轿迎亲 > 第159章 凤居镇

第159章 凤居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巨龙镇往北差不多50里地,就是凤居镇。

    虽然隔的不是很远,但是由于巨龙镇身在三省交界,所以凤居镇已经是外省地界了。

    同样作为三省交界之地,凤居镇也身处崇山峻岭之中,但地下水源极其丰富。

    因此经济上跟巨龙镇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这里不仅是淡水养殖大镇,旅游大镇,还是省内供水的主要大镇之一。

    不过,令凤居镇名扬全国的还是那一段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长城,一块块古朴的不规则石头见证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也是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也经历过不少战争,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痕迹。

    因此,整个凤居镇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威严的屹立在那里。

    这几天正是凤居镇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也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

    这庙会不仅是本地人的盛宴,同样由于众多的传统节目,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甚至还有一些外国友人。

    今天是七月初七,也是凤居镇的正庙。

    这边的庙会一般会持续五天,一共唱十台戏。

    分别是这样安排的:正庙前一天晚上一场;正庙当天三开箱,会唱三场;接下来的三天每天两场,分别是下午一场,晚上一场。

    今天就是三开箱,往年上午这场由于太阳比较厉害,一般看戏的人是很少的。

    不过今年不一样,由于昨天刚下过一场雨,上午的太阳也不是很毒。

    戏曲作为国粹,虽然如今受到电影电视剧冲击不小,但仍是老年人最喜欢的节目。

    因此,看戏的人还是不少的,其中自然也有一些年轻人,他们只是看个热闹罢了。

    过节嘛!最主要的还是气氛!

    此时戏台上唱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一身红装的穆桂英在台上英姿飒爽,英气逼人。

    此刻正上演着一场武打戏,锣鼓之类的乐器敲打的异常激烈,响彻整个凤居镇。

    只见台上的穆桂英手中挥舞着两支短枪上下翻飞,下腰劈叉,身法精彩之际,把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随即一个亮相,所有乐器立刻停住。

    台下顿时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其中还夹杂着几声流氓哨。

    不少年轻人也喊的格外起劲,当然跟扮演穆桂英的戏子的颜值有极大关系。

    其实那个亮相就是相当于要掌声的环节,等到掌声过后,穆桂英这才轻抬小脚绕场用小碎步跑了一圈。

    然后她身边的四个人便站好位置,接下来就是五人的互动。

    旁边四人分别将手中的长枪扔向戏台中央的穆桂英。

    只见那穆桂英挥舞手中的双枪,把那长枪再打回周围那四人手中。

    这个表演看起来简单,其实是相当需要演员功底的。

    不管是那抛枪接枪的四人,还是舞台中央的打枪的穆桂英,没几年的练习绝对拿不下来。

    在这扔来打去中,穆桂英不断变换身形,那是相当精彩!

    随着四人扔的越来越快,穆桂英打回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好好好!”

    台下又是一片更加激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流氓哨吹的也更加频繁大声。

    这时,坐在整个看台正中间的一位手拄龙头拐杖,戴着老花镜的老头不由得拉下脸来。

    他冷冷朝那边把手指放在嘴里,继续吹着流氓哨的几个年轻人瞪了一眼,轻声骂道:

    “没教养!”

    随即赶忙把眼睛收回戏台上,立马又变的眉飞色舞。

    顿了顿,瞟了一眼旁边的一位年龄相仿的老头,拱拱他的肩膀,眉开眼笑的说道:

    “怎么样?这个穆桂英不错吧?”

    旁边的老头正全神贯注的注视着穆桂英的一举一动,顾不上搭理他,只是微微点点头。

    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头也不介意,长叹一声,像是自言自语道:

    “嗨!我就说嘛!穆桂英就得是一身红装,看起来就是舒服,带劲!”

    说着嘴角竟然还有点湿润。

    “杜爷爷!杜爷爷!”

    在这锣鼓喧闹的戏台,以及周围嘈杂的声音中,这一声有些被淹没了。

    老头抓着龙头拐杖的手不自觉的动了动,他却正好听见了。

    一扭头就看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正注视着他这边,急匆匆的跑来。

    他先是一愣,随即便看向旁边的老头,只见他仍旧十分专心。

    于是眉头一皱,拱拱他的肩膀说道:

    “老杜,有人找你!”

    看老头没有反应,嘴角竟然还有点湿润了。

    他叹了口气,又加了些力,再次拱拱老头,大声在他耳边喊道:

    “有人找你!”

    这时那老头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第一时间擦擦嘴角,问道:

    “怎么了?鬼子又打进来了?”

    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头一愣,骂了一声“神经病!”

    随即便指向看台边缘,凑近他耳边说道:

    “是那个谁家的孩子找你,看把孩子急的,一定有要紧事。”

    那小女孩此时已经到了他们旁边,但苦于看台上人坐的比较紧,她一时挤不过去,正急得团团转。

    杜老头终于缓过神来,朝那边看去,是邻居路建刚家的女儿。

    此时,女孩正朝他摆着手,表情很是焦急。

    杜老头本能的缓缓起身,旁边的人看到之后,也赶忙起身,纷纷给他让出一条路来。

    他对这种尊重已经习以为常,于是跟大伙笑吟吟的点点头,便朝女孩走去。

    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深入群众的老领导在跟大家致意。

    别说,他虽然不是镇里的领导,但他儿子可是镇里的书记,所以气质这种东西,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女孩却不管这些,一看他走的这么慢,甚至比台上的穆桂英还有表演欲。

    立马冲了过来,挽住他的胳膊就往边上走。

    杜老头一时难以接受,这孩子简直太不懂事了。

    苦于人家路建刚可是儿子最好的兄弟之一,看着面前这孩子从小长大,才没有发作。

    要是换个人,不仅打扰他看穆桂英,还影响他装13,早就一把甩飞他了。

    走了好一会儿,二人才离开那个震耳欲聋的戏台看台,钻入了附近的一个小巷。

    杜老头一路被女孩强拉硬拽,一度还小跑了几步,有点气喘,于是停住脚步,叫道:

    “好了!好了!玉儿,现在爷爷能听见了。你说吧!什么事?”

    女孩也停住脚步,放开他的胳膊,急切的说道:

    “杜爷爷!我奶奶不是说过了吗?不让戏子穿红装,您怎么就是不听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