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扮男装考科举 >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政事堂梁相的屋子里, 于相与崔枢密使也在,几人坐在一起吃茶。

    易青拿着几本折子在门外等着,小厮进去回禀之后出来请她进去, 她上前见礼,梁相站起来欠身相迎。

    其余两人见了,似笑非笑斜了梁相一眼, 也跟着起身打招呼。

    “快过来坐, 我们几人正在吃茶,这茶是从明州而来, 你离开明州府也好些年了吧,正巧吃吃家乡的茶。”

    梁相亲自倒了杯茶放在易青面前,她道谢之后端起喝了一口,笑说道:“真对不住, 我喝茶只为解渴, 以前家里穷, 也没有喝过什么好茶叶,也品不出这茶来自明州还是蓟州, 倒浪费了好茶。”

    崔枢密使是武将出身,闻言哈哈大笑, 说道:“我常说读书人酸得很,茶种在蔷薇下,硬要说茶有蔷薇的清香,还写一堆酸溜溜的诗来赞美, 真是, 说起来头头是道,狗鼻子也没那么灵光。”

    于相与梁相都是读书人,他听不下去了, 正色道:“老崔你自己不会读诗,不该将所有的读书人一并骂了,这屋子里就你一个不是读书人。”

    崔枢密使冷哼了一声,扭开头不搭理于相。易青只赔笑,梁相也跟着笑,笑完之后问道:“你回京之后,早就想寻你说说话,只你太忙,一直没能遇上,今日怎么有空了?”

    易青指了指放在案几上的折子,说道:“这几本皇上让下官拿到政事堂来,等几位相爷商议,拿定主意之后,再到皇上跟前回话。”

    几人神色各异,像是这时候才看到折子,梁相拿起来翻了翻,又递给了于相,他看完之后再传到崔枢密使手中。

    易青趁机起身,抱拳施礼道:“下官就不打扰几位相爷,先行告退了。”

    等到易青走出去,崔枢密使瞪着梁相,没好气地道:“老梁,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啊,你瞧你家那小子,真是狡猾得很。这些折子,她居然扔到了我们面前。再说,皇上什么时候这般处理政事过了?”

    梁相也皱眉,易青可不是他家的小子,不过崔枢密使说得没错,她肯定没有假传圣意,只是现在皇上听朝臣回事的方式有所改变。

    以前朝堂之上发生任何事,朝臣一言不合,跳脚互相指责谩骂之事经常发生。

    现在皇上照常不禁百官言论,只是对政令有任何的反对与不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光顾着反对,指责这里不对,那里不好,只干站在旁边挑刺儿。

    骂完挑剔完之后,得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颇有种你有本事,你行你就上的意思。

    现在处理起政事来快速了许多,不会商议一件事情,拖个十天半个月也决断不了。

    这项改变,是从易青回来之后开始施行,朝堂之上聪明人很多,认为自己聪明透顶,谁也看不起的人很多。

    站在旁边指点江山,唾沫横飞最为容易,让他拿主意想办法,最后他来个双手一摊,阴阳怪气地说:“这件事又不该我负责,凭什么要我拿主意。”

    现在朝堂之上清净了许多,那些人没了挑剔之地,只能在私下里骂易青解气。

    秉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清净许多的政事堂,本来还在暗自高兴,现在易青把折子往他们面前一放,再也高兴不起来。

    几本折子的内容,除了朝臣建议今年过年朝贺庆典取消之外,就是与太子有关的那本折子。

    易青是实干的类型,一切以实用出发。

    但是在国家大事上,她不会这么草率,因为朝贺庆典需要花费银子,前线打仗就不再举行了。

    庆典之事,不能仅仅用浪费与否来衡量,皇上的一举一动,代表着朝廷的动向,也代表了大周的脸面。

    若是过年太冷清,百姓心中不安,所有行业都会受到影响。

    太子的折子,易青实在是无法轻易下决断,主动呈到了皇上面前去,在回禀时,干脆不言。

    皇上本微眯着眼睛听她回禀,突然安静之后,睁开眼睛看着她,又看了一眼案几上的折子,面色微沉,问道:“怎么不继续说了?”

    易青坦然地道:“臣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皇上顿住,哦了声,“此话怎讲?”

    易青拽紧藏在袖子里的手,努力让自己不要露出任何的情绪,说道:“太子现在已非太子,这是皇上的家事,臣以为,任何人都无权对皇上的家事指手画脚。”

    皇上耷拉着眼皮,脸上是嘲讽的笑意:“人人皆言天子无私事。”

    易青干脆地道:“他们纯粹是吃饱了撑着,自己家那点事都没有管好,倒到处指手画脚了,真是好笑得很。”

    皇上愣了下,噗呲笑出了声,半晌后方说道:“你去御史台也不错,保管能骂得他们都想揍你。不过你这句话啊,说得很对,只是很多人都不明白,明白了也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什么士人当心怀天下,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呸,这些人不要脸得很,天下又不是他的,读了几天书,连个功名都考不出来,考出来功名,连个芝麻小官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何处来的脸给我谈天下。你把这个折子发到政事堂去,让几位相爷商议之后,你也来听听他们的看法。嘿,到时候有的是热闹看,等这件事之后,我给你讲讲几位相爷家中的趣事。”

    易青心头微松,恭敬应下。

    皇上俯身拿起帖子翻了翻,说道:“前线的粮草,兵部一直赖在枢密院哭,枢密院便跑到户部去吵,都还未正式打仗,银子倒花了一大堆,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易青沉默不语,前线的将士每走一步,哗哗的银子就如水般流出去,关于军饷的事情,她还在衡量怎么计算,没有轻易发表看法。

    等到真正开战之后,她根据前线所传回来的战报,再计算两个皇子领军歼敌的平均消耗。

    一切以数据说话最为准确,虽然天气,地形,双方兵力悬殊,会影响到战绩,但差不多条件之下,若是耗费相差太大,这主帅就该有大问题了。

    “还有这份折子,哼,你也拿去政事堂吧,我要看看,大周究竟穷成了什么模样,庆典的几个大钱都拿不出来,连京城里富户都不如。”

    易青乐得将这个烫手山芋甩出去,离开政事堂之后,见天色不早,回值房收拾一下就出了宫。

    唐江洲蹲在门口,见她一下马车,嗖地跳起来,扯着她的袖子眉飞色舞说着八卦:“梁洄那小子来了,嘿嘿没说几句话,就被你阿娘赶了出去。”

    易青抽回袖子,瞪着他道:“你少在这里碎嘴子看热闹,赶出去又怎么了?”

    唐江洲半点都不见生气,乐呵呵地道:“你就不问究竟?这件事还有前因后果呢。”

    易青撇了撇嘴,完全不理会他,加快步伐往屋子里走。

    唐江洲笑嘻嘻跟在她身后,主动噼里啪啦往外倒话:“先前梁相妻子夏夫人身边的来过,你说连个帖子都不递一个,不请自来,这是没规矩,是直接打上门,对吧?

    你的门第虽不高,怎么说也是天子近臣,对吧?呵呵天子近臣,梁相都得高看你一眼对吧?夏夫人随便打发个下人婆子就来了,估计梁相还不知道这件事。

    梁相这个人可是聪明得很,肯定先前已在家中一再强调,你现在不是能随便惹的,对吧?你说夏夫人为何不听梁相的命令呢,夏夫人可不是那么不懂规矩之人,你猜是夏夫人太大胆,还是夏夫人恨梁洄呢?”

    易青心里叹息,猛地回头,恼怒地道:“你闭嘴!”

    唐江洲一愣,嘻嘻笑道:“我就知道,梁洄那小子,跟着你去庐安六年,怎么说也有些功劳,你感激他,不欲背后说人。你聪明得很,估计早猜测到了,只是从来不问不说,你是真正的君子,我不是君子,我是真小人,就喜欢这种东家长李家短的八卦。”

    易青停下脚步,问道:“梁相得罪你了?”

    唐江洲翻了个白眼,说道:“什么得罪不得罪,不要以为我不知道,朝堂之上是不是有吵着要把太子抬出来的折子?那封折子本来递不上去,他却没有拦着!你说他是什么居心?太子好好在庙里修行,碍着了谁?”

    易青斜着他,说道:“你是太子的舅舅,梁相又不知道,这种事情谁会站出来,只巴不得离得远一些,你少迁怒于人。”

    唐江洲跳了起来,说道:“这件事我就告诉了你,我只当你是自己人,只肯相信你,你还不领情!”

    易青深吸口气,她才不要知道什么秘密,也不要领这个情。她忍了又忍,算了,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没有骂回去,闲闲地道:“我把折子发还给了政事堂。”

    唐江洲顿了下,立刻眉开眼笑,抚掌大笑道:“该,就该让他们去头疼,哼,想要做忠臣,岂有那么好做的,老子最看不惯这种忠臣!呸,真要忠君,君死了以后,他们也该跟着去死,老子才肯承认他们是真忠君之臣!”

    易青没有理会他,大步朝后宅走去,说道:“你消停些吧。”

    唐江洲抽了抽鼻子,扯着脖子喊:“快些劝好你阿娘,让她不要自己生闷气,有气就对梁洄撒,天色不早,好出来吃晚饭了。”

    易青当做没听见,穿过垂花门进入后宅,沈三娘恰好也往外走出来,看到她扬起了笑脸:“阿青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易青打量着沈三娘的神色,见与平时无异,才略微放了心,说道:“今天没什么事情,天阴沉得很,我怕下雪路滑,就趁早出了宫。”

    沈三娘笑道:“唐先生又跟你嚼舌根了?阿娘没事。梁洄前来给他阿娘赔不是,我都说了好几次没关系,他还啰嗦个不停,我听得烦了,便将他赶了出去。”

    易青沉吟了片刻,说道:“唐先生就那样,只恨不得天下大乱。不过阿娘,夏夫人究竟怎么了?”

    沈三娘淡淡地道:“说是让我把生辰八字拿去,她要请高人给我与梁洄合八字,如果八字相合就成亲。我直接说八字不好,回绝了夏夫人。如今你身份不一样,我知道她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不过一个乡下寡妇而已,没有直接派一鼎小轿来抬我进门,已是给足了我的面子。

    梁洄说夏夫人管不了他的亲事,让我不要介意。唉,我真没有介意,只是不想去搅活这团乱而已。”

    易青想着皇上先前说要让她看笑话听八卦之事,她也只微微叹息,说道:“阿娘,既然打回去就打回去吧,你也别多想,怎么舒心就怎样来。现在我是天子身边红人,没人敢随便欺负我们,反正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先让自己开心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沈三娘难得见易青说笑,也笑了起来,说道:“今天丁大娘子给我递了帖子来,请我去吃酒,还送了很多明州府的吃食来,晚上我们吃汤团,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一口了。”

    易青与她说说笑笑往外走去,唐江洲与大憨已经一人端着一个碗,蹲在灶房外埋头苦吃汤团。

    见到易青前来,唐江洲百忙之中抬起头,说道:“快些来吃,吃完之后我们去瓦子里听戏,要下雪了,下雪时梅花盛开,有了梅雪做点缀,就算你听不懂,也能听出凄清孤寂来。”

    易青微愣,多年未见,不知太子这次会以怎样的装扮出场,会写出什么样的唱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