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扮男装考科举 >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易青看完信, 深深呼出一口气,见张转运使已经快走出衙门,沉声道:“大憨, 去把他叫回来。”

    大憨三话不说,奔上前裹挟着张转运使,像是拎小鸡那般把他拎回了屋。他气得脸上再没了笑容, 破口大骂道:“大胆刁民, 竟敢对本官如此不敬,本官一定要治你们的罪!”

    易青眼神冰冷, 淡淡地道:“本官要回京城了。”

    张转运使愣住,目瞪口呆看着她,脸上渐渐浮起幸灾乐祸的笑容。

    只是还没有笑完,易青又平静地道:“皇上亲自下令, 我回京城出任给事中, 我会参揍你一本, 你死定了。还有,庐安县皇上重新指派了知县过来, 是我明山书院的同窗,为官清廉, 才干过人。”

    张转运使笑容僵在了脸上,一时不知该如何说才好。

    易青冷笑一声,说道:“你可以走了。大憨,送他出去。”

    大憨走上前, 抱着双臂十分不客气地道:“你自己走还是我扛你出去?”

    张转运使回过神, 想要放几句狠话,却还是识相咽了回去。

    大憨力大如牛,要是他径直动手, 自己只有吃亏的份。至于易青,他现在更惹不起,给事中是天子第一近臣,随侍皇上左右。

    虽然官职只有正四品,却管着门下省所有的差事,授官,各种政令都要从她手上过。

    易青看着张转运使灰溜溜离开县衙,环顾一眼坐了六年的值房,惨嚎一声,瘫倒在了案桌上。

    如果可能,她恨不得一辈子呆在庐安县,或者再给她一块地方去开拓疆土也愿意,她打死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回京城。

    现在京城的局势,说是龙潭虎穴也不为过,而且她还是给事中这个职位,说起来也只能唬唬张转运使。

    只有她自己知道,以皇上的聪明,她只要一有异动,估计马上就得被看穿了。

    可京城还有唐江洲那个狡猾的老狐狸在等着,更别说几大相爷,谁不是老奸巨猾。

    易青双手蒙在了脸上,算了,不要去多想,再想下去,她估计真得大哭一场,有气无力地道:“大憨,去把梁先生与林县丞叫来。”

    大憨瞄了易青几眼,他不傻,知道要回京城去了,他也不舍。

    在庐安县他过得很快活,吃得好玩得好,这里他认识许多人,只要一出去,就有人塞给他好吃的,他们待他很好,没人会把他当傻子怪人看。

    大憨也难得绷着脸,去将梁洄与林县丞都叫了来,然后蹲在门口,郁闷地望着头顶的天。

    梁洄与林县丞都见到易青难得一见低落的神情,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都紧张地看着她。

    易青见到两人的模样,反倒笑了起来,无奈地道:“没事,你们不用担心,不是因为张转运使,其实也算是好事,我升官了。”

    林县丞转忧为喜,梁洄先前与易青聊起过这个问题,实在是高兴不起来,忙着追问道:“升你到哪里去了,州府推官吗,这该死的胖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易青白了他一眼,干脆将皇上的调令全部详说了,手指拂过案几,忍住心中的不舍,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总归有这么一天。所幸新来的知县我熟悉,林县丞你也放心,我会给他去封信,你以后照常跟着他当差就是。”

    林县丞怔怔看着易青,半晌都说不出话来。按着文官升职的规矩,就算易青能力强,升得快些,也顶多是知府等,他还可以跟着易青一起去赴任。

    现在易青直接回了京,成了天子近臣,就是易青要带他回京,他也不敢去。

    京城里的关系错综复杂,他在县城里当差还行,再往上面去,他怕自己办错了差使,给易青带来麻烦。

    “你们的家都在这里,庐安县现在是富裕地方,能在这里养老也不错。我也不知道回京情形会如何,所以不敢贸然让你们跟着我回去,许不了你们锦绣前程,说不定还会因此惹来祸事。”

    易青想得比较多,现在京城风起云涌,伴君如伴虎,她自己说不定一不小心就填了进去。她恨不得只独身赴京,其他人都远走高飞,到时候也只是连累她一人。

    林县丞心里颇不是滋味,只深深施礼,说道:“在下跟在易知县身边这些年,所学到的学问,足够在下一辈子受用,在下已此生无憾。希望易知县这一去,平安喜乐,步步高升,等到致仕时,还能回庐安县来看看。”

    易青颔首还礼,笑着说道:“皇上催促我尽快回京,我们也急别说这些离别的丧气话了。我会尽快把县里一些东西理出来,以后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县城以后的规划,整理成册,林县丞你到时候交给新知县。

    他若要用也可,有自己的想法也罢,林县丞你莫去干涉,也别处处讲是我的主张,若是以前遇到这些事情时,我会怎么做。”

    林县丞明白,不管是谁,肯定不希望活在在别人的阴影之下。

    梁洄跟大憨一样,很不想离开庐安县,两人都郁郁寡欢。雪松听到要离开,她在女学过得很好,心中更是不舍。

    沈三娘对易青要回京的事情,倒没有那么大的触动,说道:“其他的倒好,就是提上去的建言没有下来,真是遗憾。”

    易青说道:“回京后我去政事堂问问,有我在那里盯着,一定会将这些事办好。律法上有了规定,能做到多少再说,至少名正言顺了。”

    她看着发呆的雪松,说道:“现在大家都在,正好与你商议一下。雪松,我建议你留在庐安县,有翠娘子她们在,把你交给她们看顾着,我与阿娘也能放心。

    在这里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回到京城以后,你只能回到内宅做一个普通寻常的小娘子。若是你觉着在这里厌了,或者不想做事了,也可以回家来,反正我与阿娘在何处,你就回到哪里的家。”

    雪松眼泪簌簌掉落,摇着头道:“我要跟你们一起回去,我舍不得离开姑姑,舍不得你们。”

    沈三娘温声说道:“阿青说得对,你不用跟着我们回京。就像孩子长大了,总要成亲嫁人一样,你在这里,才是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再说家中永远敞开大门,随时欢迎你回来。

    雪松,你别犯傻,你有这么好的机会,是阿青好不容易争来的,有多少小娘子想做还做不了呢,你千万不要随意放弃。”

    雪松泪流不止,哽咽着点了点头:“我知道,能出去做事,能教女童认字读书做先生,以前我想都不敢想。除了庐安县,别处地方的小娘子也不敢想。只是你们是我的亲人,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我只想起来就难过。”

    大憨来回看了看,突然出声道:“为什么要哭呢,留在这里多好啊,我想留还没得留呢。”

    易青本来满腔的愁绪,被大憨这一句,逗得哭笑不得,白了他一眼,说道:“你也可以留在这里,我又没有让你跟着我们回去。”

    大憨裂开嘴笑,头拼命地摇晃,说道:“我不,离开唐先生这么多年,总得回去看看他,不然他会老得认不出了。”

    易青愣住,蓦地自嘲笑了起来。

    她当官这些年,积蓄没有多少,回京城后还是买不起宅子。师爷是借的,随从也是借的,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

    不过她能让庐安县的老百姓安居乐业,能让穷困潦倒的庐安,变成今天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的繁华,她也不后悔。

    易青一切从简,也不想声张。离开前,只与丁三娘翠娘子她们一起喝了一场酒,将雪松托付给翠娘子她们。

    收拾好包袱细软,带了些庐安县土产,大憨驾着马车,天刚蒙蒙亮,趁着城门刚打开时一早出了城。

    马车驶出城门后慢了下来,丝竹乐声响起,传入了车厢。

    易青顿了下,撩开车帘一看,见城门外,翠娘子香娘子她们,手上拿着琵琶等乐器,坐成一排在旁边弹奏,妙娘子有一把好嗓子,正唱着别离曲。

    学堂里的学子们,男学女学都在,丁三娘的三妮也在其中,她经常跟着姐姐到县衙里来玩,与易青也熟悉。

    此刻她胖乎乎的脸庞紧紧绷着,叉手在前,眼里汪着泪,在先生的带领之下,依着古礼叩拜。

    庐安县易青最早允许合离的姜岚,她后来又凭着自己的本事,开了一家小小的绣坊。

    她手上捧着一幅双面绣屏风,上面是绣着峭壁上的青松,走上前福身见礼:“民妇姜岚,谢易知县的再造之恩!”

    易青眼眶发涩,跳下马车,双手接过屏风,四下颔首还礼,朗声道:“诸位乡亲,多谢你们来前送我一程。我也要多谢你们在这几年里,对我的支持。我不敢独自担了这份功劳,因为有了你们,庐安县才有现在的安宁繁华。今日一别,大家万自珍重,都要过得更好,才不枉我们相遇这一遭。”

    人群中有人开始抽泣,有人跪拜叩谢。易青也深深施礼,然后定定站着,眼神从熟悉不熟悉的脸上扫过,将他们刻在了心底,红着眼眶,没再回头上了马车。

    大憨驾着马车,驶向了平坦宽阔的官道。庐安县城门上的几个大字,越来越小,直到再也看不清,丝竹吟唱送别声,却还是隐约可闻。

    易青靠在座椅上,仰着头,太阳突破云层,在天际放出光芒,透过车窗照在脸上,暖暖的。

    天终于亮了,她脸上浮上了笑,随手拉下了车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