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已就位 > 第8章 熔岩编织者

第8章 熔岩编织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支族群的发展时间要比其他两个填满海洋表面的族群更早,前两次的风暴对于它们来说与平常没有任何区别。

    这些攀附着火山热源生长的生物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就适应了高压和低光源的环境,简易而致密的丝线状纤维也成为了它们之间相互沟通的连接体。

    海底火山的构造往往都是复杂而多分支的山体,细长的火成岩和玄武岩很少会受到海潮的影响,但它们之间升腾而起的高热海水会形成强劲的上升动力,简单的纤维很可能会在高温的作用之下失去粘附性。

    在基因之中觉醒了耐高温这一选项的生命群体虽然并不会因为沸水的温度而死亡,但是上升暖流在刚开始的生态繁衍之中对它们的生命活动还是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导致许多植株放弃了发展纤维体的可能,向地面攀附的植株数量不断增加。

    褐色的硬块状植株团会依附在岩石表面,以死亡的个体作为外壳,形成一种不会受到海流影响的圆柱体结构,然后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下端保护壳贴近岩石柱,甚至有些植株会对岩石进行渗透,将自己镶嵌在它的凹槽和凸起之中。

    这些植株就像是流速缓慢的液体,在沿着岩石柱缓缓下落。

    熔岩在巨树纪元的时候比现在要可怕地多,那时的造陆运动基本上就没断过,沿着整片熔岩生成区段,所有的活火山无时无刻不在喷发熔岩,生成的岩石块虽然会很快堆积在地壳的上口之上,但是奔涌的过量地热能很快就会撕破它的伤口,将血脉中滚烫的愤怒一股脑地倾倒在海洋之中。

    许多熔岩生成的山峰在这颗星球初期的时代之中不断地生长起来,如果没有巨树的阻隔,一些比较稳定的熔岩裂口会生长出能够通往海面之上的山峰。

    作为巨树后裔中唯一继承了耐热性基因的族群,海底生长的它们已然能够主动寻找热源,并且那种属于巨树的遗留记忆让它们很渴望真正在熔岩的温度之中进行繁衍。

    于是,这团如同滴蜡般缓缓下滑、凝固的生物群体顺着一个并不算很高耸的玄武岩石柱找到了它们的第一个暂居点,海洋沸泉口。

    这支族群所找寻到的第一个玄武岩三角洲是一个曾经活动异常剧烈的大裂口,熔岩翻滚的最长时间曾经一度到达十万余年。

    这里强烈的地质活动和火山造陆活动成功塑造出来许多可以说得上是宏伟的玄武岩地质,只要它再继续折腾几百年,这些沉寂下来的岩石肯定能够堆积到海面以上的位置,继而很可能成为潮汐的第一片真正的大陆。

    在巨树发现这里之后,熔岩的能量被抽走了许多,热能在得到了缓解之后,暴躁的裂口逐渐被海水所淹没,结构也逐渐稳定下来的玄武岩区块形成了一些结构非常崎岖的地形,而在这些地形之间仍旧存在着熔岩的余温,就是储量丰沛的热泉。

    虽然距离熔岩的喷发口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但是那强劲的热能并不会在玄武岩形成的空柱之中损耗多少,沸腾的气泡裹挟着热水顺着它们的空腔喷涌而上,在山峰的破口之上宣泄而出。

    深海生物族群所找寻到的这一处热泉就是空腔的开口之一,下方链接的就是这根盘曲发展起来的玄武岩石柱。

    富含金属的石柱表面破口极其规整,电解氧化的缺口圆滑到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工雕琢出来的洞窟,而在这趟长达三百年的旅程之中,海底植株的流线型前端外壳已经被修剪成了一个近乎圆球的形状,在这个热泉口规整地开放之时,它很顺利地就遵循着自己的本能挤了进去。

    在狭小的热泉空间之中,它们发现自己的生命活动似乎更加顺畅了,于是开始顺从自己的生长欲望,开始一股脑地向下拉伸,将自己的躯壳完全霸占那个空腔。

    随着深度的增加,岩石空腔的宽度逐渐增加,复杂程度也随着岩石层的交错而产生了分歧。在岩石空腔的分歧之中,植株体第一次产生了分裂,在两个分歧之中分别生长。

    充斥在其中的强大热能持续催生着它的生命活动,如果说在进入地下热能区域之前它的发展像是一团熔化的热蜡,现在就更像是一团液态金属。

    整个庞大的地下热能体系就好似一个复杂的液体钟摆,每到一个节点,那滴用于计时的液体随着它自己的下降而不断分裂,直到最终形成无数个分散而开的小液滴。

    这些分支不断地延伸起来,所产生的纤维体最终超越了它们形态结构能够承载的最大范围,原本属于它们一体的尾端部分逐渐在冷却的海水之中缓慢地陷入能源危机,而那些在热能和本能的双重刺激之下不断发展的头部已经开始舍弃自己的体积,选择以更加快速的方式寻找到热能更加集中的位置。

    细长而生长极速的它们从一开始遇到节点时才分裂的生态结构转变成为了自主分裂的血脉状结构,密密麻麻地尾端分裂集束向着地壳的方向不断地蔓延着,粗壮而臃肿的尾端组织在它们的舍弃之下很快死亡,被抽走的营养像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一般不断地加速着头部的生长速度。

    随着玄武岩的结构越加的复杂,这些植株逐渐的开始分道扬镳,形成了长达三千多米的血脉状结构。

    这些结构体从一开始直径两米的圆球状头部缩减为只有三厘米不到的微小圆柱体结构,这些变细之后的纤维生长速度达到了之前的十五倍左右,这使得这支远征军向着它们所追寻的终极热度持续不断地奔徙而去。

    最终在玄武岩结构之下一万四千多米的位置,残余的一个熔岩裂口被一株分裂开的植株体所找寻到。在那最为炽烈的温度之中,这一系的植株体找寻到了自己基因之中所记忆下来的美好,然后借助这近乎无穷的高温疯狂的合成有机物,将自己的身躯延展开来。

    由于植物纤维和沉积硬壳的隔热程度非常高,植株体变得不再会惧怕酷热,但同时热能损失也非常严重。

    于是一些植株体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外壳的材质致密度降低的变异,源于熔岩之中过量的金属元素在这些植株体的非致密外壳中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混合着金属的植株体材料隔热层效果骤降,些许金属成分过量的植株因此成为了熔岩的一部分。

    这些血脉一般的生物前赴后继地冲向熔岩之中,然后如飞蛾扑火般陨灭在其中,在其生命最后的一刻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连接而来的后继者。

    伴随着曾经无比壮大的植株队伍逐步地死亡,些许植株终于摸索出来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

    富含银质和金质一支植株体最终成功从熔岩的洗练之中生存了下来,然后它就像是一株从熔岩之中生长而出的巨树般将自己的分裂体疯狂输送而出。

    这根植株体带着它特有的金属外壳在熔岩湖之中起舞,如果将时间尺度稍微加速一些的话,它就像是某种具有数十个头颅的生物,不断地将自己贴合到从岩壁之上流淌而下的赤红色液滴中,将其转化为和自己极其相似的生物,然后这些被转化的液滴也会加入它的行列,一股脑将自己扎进熔岩池之中。

    在它们的数量发展到极限之后,熔岩池的热能已然不能满足这些披着金属鳞片的生物了,它们的纤维开始在熔岩之中寻找着通路,依靠着一端能够运送水源的优势,开始向着熔岩内部发展起来。

    无数植株体被熔岩所包裹、再冷却出岩石、而后依靠死亡组织脱落和金属元素的同化用完成能量的转移。

    这些大胆的植株体最终再次联合在一起,在地下的熔岩缝隙之中寻找到了一处拥有空气的熔岩腔体,在那里又开始了第二波分裂。

    于是,在潮汐最为滚烫的血脉滋养之下,它们霸占了一个又一个熔岩湖泊和裂隙,在地底的世界中生长出属于自己的族群。

    它们连结起来的网络就像是一张绘制于熔岩之上的蛛网,于是,我觉得这个名字会很适合它们。

    熔岩编织者。

    捕食熔岩的生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