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领投公司
公司的信息系统又有了全面的升级,金宜辰也提出退休了,理由是照顾朱信的爷爷。
朱信明白他和汤保忠一样,关心爷爷这位老领导,也非常感动。就像武常顺以前信不过其他人照顾爷爷一样,他们也想自己来照顾,于是朱信就同意了。
目前公司的技术人员没有完全可信的,朱信就把所有系统的超级管理员账号交给张有财。
高以升的a轮融资计划已经全面展开,几个对母婴用品行业感兴趣的投资机构都已经表达了投资意向,只是本次融资的股价比较高,来投资的比较都不想一下投资太多,所以来的机构多,但投入的金额并没有达到朱信预期的效果。
在高以升的建议之下,朱信展开了新一轮的融资演讲。
乔睿的归来,给了朱信很大的帮助,她完善承接了常晓婷的工作,并加入了很多年轻人才有的元素,朱信看了非常满意。
迎接一批批潜在投资者到来之后,乔睿本次选的酒店也是年轻化的,让投资者感觉到了朱氏投资集团不仅有最新的经营模式,还有朝气蓬勃的企业文化。
朱信本次演讲的开场白,就是先从历史人文入手。
康妮仍担任主持人,在她的介绍之后,朱信走上台,紧接着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展现出了两幅古人的肖像画。
朱信看了一眼画,对台下潜在投资者说:“感谢大家的远道而来,在昨天和今天上午咱们已经简单聊过,这里我就不说什么客套话了。谈到经商,咱们在商言商,就说说古代成功的商人。古代有很多富翁,但这些人经常会被冠名红顶商人,因我很多商人他们都有官衔。从汉朝的邓通到清朝的和珅,都是靠皇帝发的家,这些在我们现代社会是不会被允许的。”
讲到这里,朱信停顿一下,指着背后画面说:“这里我比较认可的两位富商,一位是陶朱公,他是在弃官之后才发财的,不靠自己之前的地位,只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另一位就是文信侯,他是在当官之前就是富商,而且非常有投资眼光。我的名字,就是取自于陶朱公和文信侯两个人名字中间的字,叫朱信。”
台下的人听了纷纷点头,朱信也欣然微笑看向众人,然后讲起了自己的a轮融资计划。
演讲结束之后,有七家潜在投资者表达了对朱氏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厚兴趣,也对公司的门店运营模式表示非常认可。他们愿意承认按高以升提出的公司估值来入资,并给出了各自计划出资的部分。
其中两位资深投资人士找到朱信和高以升,希望你们再找一个领投的公司,他们七家做跟投。
朱信感谢了对方的建议后,咨询高以升的建议。
高以升说:“其实,我早已预料到会有这个结果,本次邀约来的潜在投资者都不大,如果感兴趣的人比较多,那总投资何时会比较大,还可以做。现在这个情况,对我们感兴趣的比较多,但有些是对公司目前的估值不认可。”
“那我们现在如何应对?”朱信问。
高以升想了想说:“我们目前只是从民营企业向股份有限公司转型的初期阶段,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用人也不是顶级上市公司人才,所以他们看不上我们,或者说对我们的管理层不了解、不认可是情有可原的。现在,如果说我们放低估值,以后就更不好做了,这一点我不建议。第二个方案就是放弃本轮融资,待公司结构调整之后再做融资,比如招募一些行业大咖当首席某某官,哪怕是挂名的,出来站站台,至少帮您讲讲话,今天就不是您一个人在台上讲了,这样成功概率会高很多,而且估值也会高一些。最后一个方法,就是按这两位说的,再找一个领投的大户,但这个不太容易找,至少以我的资源,目前有点难。不过我想这七家投资公司是可以等我们的,因为他们是认可我们目前的估值,如果我们选择第二个方法,迟些再融资,那估值肯定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他们估计也担心不能在现有估值投资。”
朱信听了长叹一声说:“这么说来,我用首轮融资的钱收购惠脂是错了的,应该多做些面子工程。”
高以升连忙笑了笑说:“您的收购,是长期目标,现在我们供产销一条龙有了,更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只是其他同行早在初创期就有了自己的工厂,所以您的这个收购,与其他同行相比,并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
朱信笑了笑说:“基础硬件不够,没办法,能用首轮融资补上已经不错了,那下一步该如何解决。”
高以升轻叹说:“我先去探探这本家公司口风,看看他们能等多长时间。不过按我的估计,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个月,毕竟他们这种专业投资公司,不可能一直把钱留在账上等着给我们。”
朱信点头说:“这也是,那我就得出去找找,看有没有什么大企业愿意做这个领投。”
高以升点头说:“对的,近期公司走了两位总监,稍有些不平静,如果乔总能分担一部分您的工作的话,我建议您去参加一些高端风云人物会议,看能否遇到些大企业家,不一定非得是投资公司。”
朱信点头说:“好,我试试。公司的事你也帮着照顾一下,乔睿能支撑品牌部,市场部暂时不需要搞活动了,毕竟我们目前以会员服务为主,不需要太多的市场推广活动,只要关注行业价格,在那些杂七杂八的电商节适当降价,就可以了。那咱们分头行动吧。”
“好的,朱总。”高以升说完立刻去与意向投资方沟通。
朱信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参加了一些各行各业的高端企业家峰值。这期间并没有资金上的收获,但还是学到了些东西。
他意识到了自己与那些顶级富豪相比还是气场不足,但觉得这个不是一天能练成的,还得不断学习。这些富豪对于朱信目前的公司,还是不认可,更别说跨行业来对其感兴趣。
这期间也遇到很多企业家圈子里的混混,公司注册资本认缴上亿,但根本没钱,都是和自己一样来找钱的,只是他们的融资计划都不知道是从哪复制来的。
朱信正愁眉不展时,发现接到一个电话,自己备注的是投资部林总,但一时想不起来这是哪家投资公司的。
朱信立刻接通说:“林总,您好。”
林总立刻说:“朱总,您好。听说您最近在找a轮融资的领投机构,我们对您公司比较有兴趣。”
朱信立刻兴奋的说:“好的,从总。我把我们公司的融资计划发您吧!”
林总笑着说:“不用发我了,我哪有资格对接您这么庞大的项目。明天您是否有时间到我们汪氏总部来见汪总,还是上次的地方,到了叫我,我来接您。”
朱信一拍脑袋才想起来,这是每次去见汪芷瑈时在她旁边准备文件的那个林总。只不过那时对接的都是贷款业务,忘记了林总名片上的部门的投资部,只不过他们对外投资比较少而已。想到了这里,朱信立刻答应,并约好了时间。
次日,朱信仔细打扮了一翻,还戴着侯欣雅从汪芷瑈那里讨来送给自己的领带,准备好了文件到汪氏集团总部。
打了电话林总就立刻出来接他,然后引他到了前两次来谈话的房间。
令朱信意外的是,等自己的是一位比自己父母年纪还大的老人。
林总引进入就对老者深行一礼说:“汪总,我把朱信带来了。”
回头对朱信说:“朱总,这位是我们集团负责投资并购等大项目的负责人汪总,也是汪大小姐的父亲。”
朱信立刻上前略躬身说:“汪总您好,我是朱信。”
汪总没有动,指了指旁边座位说:“朱总,坐吧。”
朱信刚坐下,就听到林总退出的关门声。
汪总语气和蔼,缓缓的说:“朱总,你长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朱信知道与大老板见面不可能直奔主题,于是也客套说:“汪总您见笑了。”
汪总看向他,仍然不紧不慢的说:“你这领带,是我女儿送你的吧!”
朱信一时尴尬,并不知道此时是否该把侯欣雅从中转赠自己的事讲出来。
没想到汪总见了他这样,反倒笑了出来,然后说:“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还这么腼腆,是不是在我面前太拘束了。”
朱信心里对这种讲话缓慢的老总是有一定抵触的,但也知道这不是什么人都练得出来的。所以尊敬的说:“见了汪总您这样的大企业家,恭敬还来不及,不敢乱讲。”
汪总笑了笑说:“嗨,不用这样,我女儿也是,也像你这样抹不开。”
朱信不置可否的也跟着笑了笑。
汪总继续说:“我们汪家生意比较大,我父亲有五个儿子,都各司其职,哪个板块都不小。如今老爷子又有了十几个孙子,都成了各分子公司的总裁,但老爷子只一个孙女,就是芷瑈,在家里特别受宠。”
朱信陪着笑点点头。
汪总又看向朱信说:“芷瑈基本不需要什么工作,就有花不完的钱。去年欧洲旅行回来,送了家里男丁同一个设计师出来的领带,还有你一份,应该是没拿你当外人看了。”
朱信听了,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
汪总挥手没让他说,继续说道:“她第一次见到你就觉得你很与众不同,只是那时你与侯欣雅关系比较近,而侯欣雅又是她最好的朋友。一直到她听到侯欣雅已经彻底不想见你了,她才犹豫再三,最终做出了决定。但又觉得自己不方便讲,所以让我来和你讲。”
朱信听了,瞪大眼睛问:“难道说,汪大小姐她……对我……”
汪总点头说:“我们家老爷子视芷瑈为掌上明珠,她要做什么都不会反对。所以,你如果成了我们汪家的女婿,保准立刻就能把你的公司打造成世界五百强。朱信,我想,你应该没有理由不同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