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 第505章 水禽湖

第505章 水禽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掠食者展区后面的路原来是封锁着的,不知道在建什么东西,现在已经开放了。

    刘伟他们沿着路走了一阵,发现后面是一片开阔的湖泊,岸边附近有大片的芦苇荡,没有什么亭台水榭,和一般的公园水禽湖相比,看上去更富有自然的气息。

    很多动物园原来的水禽湖,都是弄成传统园林的形式,设计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动物的环境需求。

    最典型的是湖边的驳岸,直上直下,给动物在陆地和水体活动之间造成障碍,水禽湖周边也没有给动物提供栖身之地。

    而临海动物园这边,驳岸则是便于水禽上下的斜坡。

    驳岸的边缘和湖面上,还分散“漂浮”着一些倒伏的树干,树根。

    其实是用支撑柱,把树干和湖底连接了起来,水面上是看不到支撑柱的。

    这样半沉浮的树根,看上去不但有湿地景观的气息,而且给鸟类提供了栖息歇脚之处。

    五六只白胸黑背的鸟儿,此时就在湖面中的树干上停靠着,有一只刚刚飞过来。

    这些鸟是夜鹭,分布很广泛的一种鸟。

    并不是动物园引进的,而是附近原来就有的,被这里的自然环境吸引过来。

    湖水中间,有一群黄色的鸭子在水里游着,缩着脑袋,看上去扁扁胖胖。

    是临海动物园之前救助的赤麻鸭。

    刚开始放归的时候,还有些赤麻鸭不适应,不习惯下水,只在岸边活动。

    现在野放了一阵后,渐渐都下水玩耍了。

    有些赤麻鸭已经开始飞离水禽湖,去动物园附近的山上,探索周围的环境去了。

    不过也没有一下飞走,晚上还是会飞回来,大集体一起睡觉过夜,等早上饲养员过来投放食物,吃完再飞出去浪。

    这个就是软放归!

    给动物提供一个休憩和存在食物的港湾,让它们有个渐渐探索和适应野外环境的过程,锻炼自己的能力,等成长后自然离开。

    赤麻鸭在水里结成不同的小群,脚掌拨动,在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

    阳光一照,泛起满湖的碎金。

    吴建聪:“嚯,这是北京烤鸭?”

    刘伟顿时乐了,别说这鸭子,黄色的羽毛还真有点烤得酥脆的感觉。

    边上暂时没有介绍的展牌,水禽湖只是把附近道路修好了。

    等动物园引进一些水鸟,再去制作相应的展牌。

    优美的环境,已经吸引了很多游客过来散步。

    行走在岸边高大的树木树荫下,看着湖水中悠然游泳的水鸟,享受着湖边的凉意和徐徐微风,当真是惬意无比。

    有老人坐在岸边的长椅上,一边看着水鸟,一边听着收音机。

    一些小孩还蹲下去,把手伸出外围的木栅栏,拨弄水花,想要和赤麻鸭互动一番。

    不过这些鸭子都在湖水中游泳,压根不靠过来。

    有志愿者在水边上看护,如果有游客想往水里扔点面包什么的,就会上前劝阻。

    刘伟他们在水禽湖边上随便溜了溜,去动物餐厅吃了个午饭,接着就回去了。

    不但看到了大象丰富的行为,还看到了很少露面的黑豹,奔跑跳跃的美丽姿态。

    今天的参观,可以说是尽兴而归。

    ……

    王彦今天也过来,到动物园溜了一圈。

    刚好被方野看到了,顿时热情地邀请他来会客室坐一坐,聊会天。

    王彦也爽利地答应了下来。

    坐在沙发上,感叹道:“方园长,你们动物园弄得是真不错啊!”

    不是客套话,而是真心的赞美!

    大象馆的环境和丰容,固然令人惊叹,不过他觉得最棒的,是门口的那片农田。

    一座城市里有这样一座动物园,小朋友们从小可以体验下地种田活动,认识身边的各种小动物,了解什么是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班上的同学去讲一些自己下田活动的体验,长大以后,肯定会对自然有一份亲切感,成为尊重自然,爱护动物的人。

    润物细无声。

    还有水禽湖,他也去参观了一下,敏锐注意到了倾斜的驳岸。

    这样的设计,对于水鸟无疑是很友好的!

    不禁想到,这种水禽湖的样式,星河大学能不能参考一下?

    新校区目前还在建教学楼,园林那部分没动工呢。

    如果绿地湖泊,设计得对动物友好一些,吸引各种动物野鸟到来,甚至在大学里面筑巢繁衍,对学生们来说,真是再好不过的自然教育课了。

    之前他和方野聊天,讨论城市动物,人与动物如何和谐相处。

    大面积的保护区固然好,不过地广人稀的地方才可以搞,人员密集的地区,没法专门成立保护区给野生动物腾地的话,城镇也可以成为动物栖息繁衍的一个地方。

    把想法一说,方野笑道:“这个不错啊!前段时间听吕老师说过这个。”

    燕大就是生境百年恢复的一个范例。

    现在燕大已经并入北大了,当时燕大面积是100公顷,绿地大概在40公顷。

    40公顷的范围内,有超过200种鸟类,600种植物,11种兽类,在人口密集的范围内,能有这么多的野生动物和人类共存。

    一是人们生态保护的意识,二是当时燕大在修建校园的时候,收集了华北平原范围内的植物和种子,种在校园里面。

    今天绿地的样貌仍然是原来的,有这样一个植被的基底,乡土动物可以繁衍,生物多样性很好。

    说起来乡土动物,王彦他们最近一段时间,通过红外相机,走访询问等方式对临海的貉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貉的分布还真不少,在30个小区里都发现了貉的踪迹。

    不过居民们对自己身边的野生动物都不太敏感,很少有注意到的。

    有人倒是晚上遛狗的时候发现了貉,狗和貉之间还起了冲突,拍了张照片,不过并不知道是个啥玩意。

    现在只是一些偶尔的小摩擦,王彦猜测,再过个五年,貉适应了城市后,可能就会和居民发生普遍的冲突了。

    方野道:“这个是我们动物园的职责所在,到时候建个展馆,介绍一下貉这种动物,让市民了解如何与它们相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