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章 价值超越
人类通过超越,创造了新的价值,它让过去的那些简单重复,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在村长王大军的带领下,北塘村人种出了优质的玉米种子,这就是一种超越。
第二天,南场乡赵书记亲自带队,带领全乡的村支书和村长,浩浩荡荡地来到北塘村。
别看,刘广发搞玉米制种不积极,甚至还有些消极,可是,在这种露脸的事上,他却毫不含糊,立马拿出他“一把手”的派头,陪着乡里的领导,各种的吹嘘。
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这汇报工作也是一门子学问。有些人干活没问题,就是总结不好,汇报不全,所以,到最后得不到领导的赏识。
你看,这刘广发比武支书口才还要好,他向观摩团一通子介绍,在外人看来,他就仿佛一个运筹帷幄,指挥打仗的将军似的。
再佐以他大义灭亲,割倒老父亲的玉米,气死了老父亲,哈哈,这些参观团的人彻底震惊了,这样的村支书就是最好的先进典型。
刘广发绘声绘色地讲解着,当场就有几个村干部红了眼圈,也许是感同身受,可能是真感动了。
北塘村土地收益实现了超越,刘广发借助项目,也实现了他的自我价值超越。
此刻,王大军倒显得十分落寞,他戴着一顶半旧的草帽子,跟在人群中,偶尔和熟悉的乡干部耳语几句,也和熟悉的村干部互递着烟卷。
对于刘广发这种“截胡”行为,王大军心里也不高兴,但是,他在行为和表情上,并未显露出一丁点。
毕竟俩人搭班子,再说了,都是北塘村的事,谁汇报都一样,王大军显示出了他的大度。
王大军可不想学东墙根的那几个老家伙,没事就去扯咸淡,拨弄是非,他想往前看,往前走,在这方面,王大军没有劣根性,他继承了农村人的本色。
全乡,整个村种植制种玉米的,就北塘一个村,这可是蝎子屎,毒一份。
其他个别村有小面积种植的,隔离效果并不好,截止目前,有没有串粉,制出来的种子能不能用,还都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乡领导而言,北塘村便是最好的先进典型,这无论从哪个视角看,都是最好的宣传和示范教材。
眼前,这绿油油的玉米,就是最好的成果展示,对于全体参观团的成员,都有很强的触动作用。
大家的心情,就像这火热的天气一样,看着北塘村的业绩,各自对本村的工作,生出一些新的想法来。
参观团在田间地头走过,技术员又从技术和价值层面,给参观团做了详细讲解。
现场参观之后,这群人又来到了北塘村的村部。
哎呀!一度冷清的村部,突然涌进了这么多人,这热闹,村里的人们是要看的,一群小孩子在村部外面的空地上,嘻嘻哈哈地玩耍。
等大家都落座后,副书记李显贵给所有的人都递上水。
此刻,村部会议室里,那个破旧的吊扇,吱呀呀地转着,扇出的都是热风。
赵书记用手帕擦了一把汗,说:“天气炎热,咱们就开个短会,大家都谈谈感想吧!”。
随后,几个爱“冒尖”的村干部,慷慨激昂地讲了自己的感想。
他们可不想让北塘村把个风光占尽,更多的是把话题转到自己的村,把今后的宏图大愿说了个遍。
窗外,老杨树上的蝉鸣,屋里喋喋不休的表态,似乎很和谐搭调,都同样的热烈。
这种现场会,在责任制以前,人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什么大会战,农业学大寨,各种活动一个连着一个,此起彼伏的。
现如今,因为乡里换了主要领导,这种活动才再次被启动,太好了,这种形式绝对具有鼓动性,大部分村干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人们在北塘村的现场会上,都找到了自己的灵感点。
最后,赵书记做了总结讲话,他从谋发展的精神,因地制宜的方法,苦干实干的作风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他最后说:“同志们,我们今天来北塘村开会,就是要学习人家的务实工作作风,谋划项目抓发展的劲头,请大家回去以后,结合各村的实际,好好地开会讨论一下,形成一致意见后,报到乡里。”。
自打刘万山开完家庭会议后,陆永军就把老岳父交代下的任务,牢记在心里。
第二天,他就打发刘桂香去了商场,给他和儿子都买了新衣服,陆永军过去老在外边跑,他更明白人靠衣服,马靠鞍,出去推销砖瓦,必须得有一身好行头,这是门面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力度的加大,现在全国都进入大规模的建设之中,无论城市,还是乡镇,都在大搞建设,各种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
这些基建项目的上马,给各类建材企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所有的建材都热销,甚至脱销。
人走时气,马走膘,最不务正业的刘万山就赶上了这波热潮,当然,他的砖瓦同样会成为香饽饽。
现在,他的姑爷陆永军穿戴整齐,拎着手提包,包里装着一块砖、两块瓦的样品,开始出门去主动营销了,他要创造新的产品价值。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都有资格去做一次价值超越。
作为高考落榜生,陆永军的文化素质并不低,在多年修剪果树中,他悟出了一些简单的道理。
有些事情,就是在“破”与“立”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就像那果树枝杈的去和留,都需要遵从常规,有些时候,还要学会打破常规。
那个年月,营销靠的就是拉关系,请客和送礼必不可少,不出一个星期,陆永军就有了收获。
他通过同学关系,认识了粮库的一把手,现在这粮库正在大规模扩建,需要大量的砖瓦,无疑,这可是一个优质客户,何况粮库的钱比较充足,回款还快呢!
陆永军把粮库一把手和后勤负责人,请到了县城最高档的饭店里。
他把最好的酒菜招呼上,一顿推杯换盏地大喝,把陆永军和粮库负责人直接喝成了哥们,临走的时候,陆永军又给二人带了点“小意思”。
人情社会,不搞人情是不成的。紧接着,粮库上把所有的基建用砖瓦,定到刘家砖窑上采购,价格比过去刘万山卖的,每块砖要高出去二厘多。
没办法,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陆永军这个有点文化的现代农民,在销售这个方面,似乎脑袋瓜也迅速“开窍”,他看似忠厚老实的内心里,已经开始形成他自己的一套营销学。
那就是继续玩他的修剪理论,在取舍之间学会了找平衡,要想获得回报,就得先学会“舍”,要学会“出血”。
就这样,刘家窑靠上了这个大客户,粮库每天大车小车地往外拉砖瓦,刘家窑的生意异常地火爆,每天都是车水马龙。
精于算计的刘万山,人家这小狐狸的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他也借此机会动了脑筋,小眼珠子一转,有货的时候,也说粮库早就定了,玩起了“饥饿营销”。
弄得一些小型采购商,不得不加价拉砖瓦,物以稀为贵,他们确实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有钱难买“我不卖”。
照目前这个形势看,刘万山年底就可以彻底还清他的贷款,他距离明年盖楼的目标,似乎更近了一些。
大款谢永明,在他的萤石矿上赚了个沟满壕平,可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他花好几千块钱承租的金矿,却还是一无所获。
现在,这金矿简直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余,前期搭进去很多人力物力,到目前,还没有掏到金货,每天把谢老板愁得直叹气。
而陶桂芝现在正在扬眉吐气,她凭着自己的美色,把谢老板调理的很服帖,除了把谢老板当做饭票,更多的收益是,她掌管了矿上的财政大权,保险柜的钥匙挂上了她的裤腰带。
这次,“烂桃”真正掌权,俨然成为了“老板娘”,谁要想得到重用,或者获得“高薪”,都得给陶桂芝溜须拍马屁,只要她吹一吹枕边风,一准管用。
这一年,北塘村的人们,都实现了价值超越。
用不了多久,秋收就要开始,相信人们收获玉米后,一定能换来花花绿绿的,更多的钞票。
北塘村的一切,都走在了价值超越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