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第章 村外来客
刘万山全身心侍弄着果园子,大多数时候都住在果园看守房。
这看守房是当年大队盖的,是三间比较正式的房子。
最早,看守房是草窝棚,后来盖成茅草房,老王头活着的时候,给倒腾成了瓦房。
刘万山自知得罪人太多,他过去有小偷小摸的习惯,现在也担心别人来搞破坏,报复他。
老蔫还是操弄他的木匠手艺,没事就去队部木工房,做点家什和箱箱柜柜,然后卖掉贴补家用。
盛夏季节,大田的庄稼刚追完肥,正在卯足劲地生长,人们难得清闲,除去找凉快地方避暑,无其他事可做。
老蔫吃过午饭,在木匠铺板床上歇晌。
突然,有人敲门,老蔫问了一句“谁啊?进来吧。”。
两个陌生人走进了木匠铺子,看这二人穿着打扮像是城里人,肩上背着包,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男人,走过来非常客气地问道:“老哥,我向您打听一个地方,看看您能不能告诉我呢?”。
“可以,你想打听啥啊?”老蔫接过那个男人递过来的烟卷,随后回答道。
那个中年男人,打着打火机,给老蔫的烟卷点着,随后说:“我姓华,叫华文正,我想跟您打听一下咱村的华家沟在哪里呢?”。
“哦,这好说,你俩跟我来吧。”老蔫领着二人出了队部大院,来到大街上。
老蔫抬起手来,指着东北方向,说:“顺着这条大道往上走,遇到第一个岔路口,向左边走,往里再走二里多路,可以看见一个果树园子,挨着果树园子左手,就是华家沟。”。
随后,二人千恩万谢地走了。
老蔫望着二人的背影,心里想“这华家沟已经十多年没有人居住,房子都没有了,这俩人去华家沟干啥呢?”
当然,这也让老蔫想起了一段,关于华家沟的陈年往事来。
老辈子人说过,民国的时候,有一个华姓人家逃难来到北塘村。
这家人说是口里逃荒的,掏钱给村里管事的送了礼,随后就被准许在北塘村北沟边上搭了几间窝棚。
过了一年后,这家人开始采购砖瓦木料,在窝棚附近盖起了宅院,房子盖得挺阔气。
房子盖好后,这家人就过上了深入简出的日子,后来村里人就把这条沟叫做“华家沟”。
据老人说,这家人很少和村里人来往。
偶尔有去华家串门的人说“这家屋内的摆设显得很阔绰,一些吃穿用度都不是平常百姓家能用得起的。”。
有一次,华家自带的仆从喝多了酒,和村里的干部说漏了嘴,人们才知道,这华家不是平常百姓家,确实是有些来头的。
据说华家祖上是朝廷的大官,因为争权失利,被排挤治罪,判了满门抄斩。
来北塘村的华家人,便是逃难的华家后人,他们一直在这里,低调地生活着。
华家在北塘繁衍生息,人口最多的时候,大概有四十来口人,他们主要是靠外出经商做买卖过活,当时可是一等一的富户。
建国以后,村里人发现,华家人口渐少。
有的人外出做生意,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家里的房子也日渐破旧,据知情人说,他们是回原籍,去认祖归宗了。
直到一九六八年的时候,华家最后一次搬家,整个华家沟的宅院才彻底荒废,再也没有一个人居住,只留下宅院旁边华家的几处老坟茔。
据老蔫父亲讲,当时搬走的时候,他去给帮过忙,房院旁边的菜窖里,有暗门子,里面可能藏着一些值钱的财宝。
当年搬走的时候,华家人说这些房子都不要了,谁爱住谁就住吧。
后来,村里人盖房子,有的人家日子紧巴,就去拆华家的老房子,拆出来的木料都用在盖自家房子上了。
后续,华家沟就剩下几处宅地基,过去的繁华不再,逐渐荒废了。
华家的后人前些年,还偶尔返回华家沟来上坟祭祖,也陆续迁走了一些坟。
现在,只剩下三个孤零零的老坟,因再也无人来祭祀,坟头逐渐变小,只剩几个小土包子了。
不过,在北塘村人的心目中,华家沟曾经是一个财主居住过的地方,这个地方曾经繁荣过、富有过。
早晨,刘万山给果树刚浇过水,中午天气炎热,他吃了点饭,独自躺在看守房里打盹。
他每天看着树上的水果长势喜人,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心情好的很。躺下不久便进入梦乡,做起了他的发财美梦。
“当当当”忽然传来了敲门声,刘万山一骨碌爬起来,走到门口,拉开了门栓。
打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两个陌生人,各自背着一个大背包,没等刘万山开口,来人先开了口,说:“大哥啊,这果园子是您家的吧?我们想跟您谈点事呢?”。
刘万山心里犯嘀咕,想“这两个人的穿着打扮很阔气,来找我谈啥事啊?我也不做生意,莫不成是来收水果的商人?”。
“好啊,进屋里说吧。”刘万山把两个来人让进了里屋,给二人弄了点井拔凉水。
年长的那位先说:“您这水果长得不赖啊!看来您是个好水果把式……。”,他先来了一通子奉承话。
刘万山心想“我可没工夫听你瞎扯淡,我这忙着睡觉呢,你俩别墨迹,有屁就快点放。”。
随后,他打断了那个男人的话题,说:“我说,有啥事,你就直接说吧,不用兜圈子,拐弯抹角的干啥啊!”。
“大哥,我姓华,叫华文正,是山西人,我俩就是想收购您的水果,想在您这住个十天八天的,考察一下您的水果。等秋天过来把您的水果全收了,可以吗?”那个自称姓华的男人说到了正题上。
“收水果可以,价格咱们可以谈,可我这水果还没熟呢。”刘万山有些顾虑,心想哪有这么早来收水果的啊,他对这两个陌生人还是有戒心的。
“大哥,我们整天价东跑西颠的,我们在您这住些天,歇歇腿脚,我们给您掏房钱和饭钱,您看,怎么样?”姓华的男人提出了想要住些天的条件。
听这男人说给钱,刘万山立即眉开眼笑,他自己在这里正好寂寞,就说:“行吧,我这吃喝可不好啊!你俩多担待着点。”。
就这样,两位村外来客,住在了刘万山的果园子里。
这两位没事就是瞎溜达,有时候在果园子里,有时候也去果园子外,到小卖铺买最好的吃喝,顿顿陪着刘万山喝酒。
酒确实是好东西,喝上几天后,刘万山和这二位就熟络起来,开始称兄道弟了。
村里人都传说,刘万山承包了果园子,开始抖精神了,他又结交了新朋友,简直就是土地爷放屁,神气起来!
偶尔,华文正也借刘万山的工具,说是去河套憋水抓鱼,可总共也没抓几条鱼回来。
这二人住了十天,给了刘万山三百块钱,然后背着包急匆匆地走了。
走的时候,华文正说:“刘大哥,秋天的时候,我俩一准过来收您的水果,我俩给的价格肯定比本地人给的高,您可要给我俩留着啊!”。
“没问题,一定给你俩留着,咱哥们有缘分,投脾气,处得也很愉快,到时候可要来啊!”刘万山给二人送出去老远,才挥手告别。
有了长势喜人的水果,又有了肯给高价的采购商,就一个字可以形容刘万山,美!
听说这两个村外来客走了,老蔫也在动脑筋寻思这件事,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出啥不对劲,有时候,人的第六感很强的。
有一天,刘万山回村,老蔫正好碰见他,出于好心。
老蔫对刘万山说:“我说兄弟啊!上次来那两个家伙,可不是一般人,你没注意到他俩的眼神有点怪怪的吗?有些贼眉鼠眼,探头探脑,你可要多加点小心啊!”。
刘万山心想“赵老蔫没包上果园子,这是嫉妒我,怕我水果卖上好价钱,发大财啊!。
他稍作迟疑,对老蔫说:“老赵,你这是多虑了,我和他俩处了十天,这俩人可义气了,人家是来联系收水果的,他不给我钱,我不给他水果,我怕啥啊!”。
老蔫一看他不往正道上说,也就没再言声,他心想“这小狐狸肯定是多心了,以为我是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了,我还是少管闲事吧!”。
老蔫转身回家了,刘万山的水果到底能不能卖上好价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