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章 承包工程
自木生结识了张文浩,他就感觉张文浩有别于其他人。
尽管都来自农村,张文浩是军人出身,他的思想觉悟很高,为人民服务意识也强。
在学习和认知方面,张文浩与时下的年轻人大不一样,他自费定了三份报刊,其中的《演讲与口才》《参考消息》都是当下最流行的报刊。
木生喜欢听张文浩讲国家大事,讲人生,谈奋斗。
受张文浩的熏陶,木生也把这些报刊借过来,工闲的时候,仔细地阅读,养成了看报的习惯,他开始关心起国家大事来。
“老弟,我发现你这个人文化不高,但是学习能力很强,人这一生要想做出点事业来,就得多学习,多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啥。”张文浩不无感慨地对木生说。
“张哥,我特喜欢听你讲国家大事,从你的话语里,我能学到不少道理呢!”木生已经不再是那个小木匠的认知水平了,他带着谢意对张文浩说。
张文浩继续对木生说:“木生,人有一技之长,不愁家里无米粮。凭你的手艺,你可以不愁饭吃。可人如果仅满足于自己吃饱肚皮,那格局就小了,人这一生终归要做出一番事业的。”。
格局!格局是什么?木生第一次听说“格局”这个词,朦胧中,他的理解还不是十分透彻。
木生红着脸,问:“张哥,啥是格局呢?”
“格局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如你站在山尖上,看到的世界,与你在村口看到的世界肯定不一样吧?”张文浩立马给木生举了一个例子。
接下来,木生打工的日子还在继续。
每天都是甩开膀子干活、流汗,工闲就读书看报,与张文浩唠嗑,他对世界的认知在变化,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木生还不能改变生活的现状,可他从已改变自身上开始下功夫。
良禽择木而栖,张文浩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木生,他时常想起张文浩给他举过的关于“格局”的例子。
他暗下决心要去努力,他明白改变不了他是农民儿子的出身,但是他想有所突破,要做出一次大胆的超越。
五月份,社会上有些混乱,正是工地上干活赶工期的好时节,可工地上也人心惶惶,有些不太稳定,部分农民工选择回乡。
总公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抢出工期,留住工人,决定启动内部承包机制。
张文浩获悉了要搞承包的消息,他再次找到了木生。“兄弟,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咱俩合伙包工程吧,我愿意和你搭伙,你踏实肯干,没有那些弯弯绕。”
“大哥,要是干完了活不给钱怎么办啊,咱可是外乡人啊,可不能坑这些穷哥们啊。”木生有了上次的教训,还是不放心,他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没关系的,咱先少包点,积累点经验之后,咱再大包,这里管事的一个副经理是我家亲戚,听他说这个建筑公司很有实力,不会赖账不给的。”张文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把张大鹏也拉入伙,由张文浩负责去找工地谈木工活的承包,张大鹏和木生组织人手,启动资金三个人共同想办法。
大概一星期左右,张文浩通过亲属关系,已经谈妥了三栋楼的木工承包合同,木生也招呼了一帮工友,准备加入承包队伍。
可是,工地要的质量保障金,让他们犯了难,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正在为钱发愁的时候,木生老家传来好消息。
原来,木生被骗的案子追赃有进展,两个骗子为了获得减刑,家属在外边东挪西借,把木生被骗的三万三千块钱归还了。
木生认准张文浩不是凡人,他对张文浩十分钦佩,也放心他的人品,因此把三万块钱毫不犹豫地交给了张文浩。
再加上张大鹏凑得钱,张文浩也凑了点,通过张文浩的运作,又少交了点,总算把活包下来了。
人常言:好柴烧火没得烟,好马过桥不用鞭。
这些人虽是农民工,文化素质并不高,但他们心里清楚承包意味着什么,积极性自不必说。
承包工程后,三人做了具体分工,张文浩负责跑外交,木生负责调配工人,分配任务,张大鹏负责后勤保障和检查施工质量。
当天晚上,他们三人商议,决定内部也实行包工制,确定了各部分的工期和承包价格,工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自由组合,承包施工段。
商议后,马上组织工友召开了全体大会。
张文浩清了清嗓子,说:“老少爷们,咱就不弄虚套子了,咱把会开得简单点。一会儿,由赵木生给大家说说分工段的事,大家仔细听啊!”。
随后,木生说了工区分段,张大鹏说了吃和住的安排。
张大鹏晃着大脑袋,最后说:“各位,我这里明确一下,工程质量的事归我管,私下里咱们都是爷们、哥们,可是在工程质量上,大家不能含糊,谁他妈的偷工减料,瞎胡闹,砸咱大家的饭碗子,我可不惯着!”
“对,不能让人家说咱们瞎糊弄,干得必须漂亮,听见了没?”木生十分认可张大鹏的观点,他清楚如果施工质量出问题的后果是啥。
“我说头,你们只管放心,这活绝对给干得板板正正的,不让人家挑出毛病来。”有人高声说道。
散会之后,三人把全体工友请到小饭店,吃了一顿饭,酒管够喝。
张文浩端起酒杯,首先发了言:“各位工友,感谢大家信任,今天晚上请大家喝顿酒,一是表示感谢,二是也算强调一下纪律。今后,咱们自己的小伙房,饭管饱,酒没有,干活期间更不许自己买酒喝。”。
“对,我管伙房,我首先以身作则,咱都是为了养家糊口,来这里打工的,白天干活高空作业多,喝了酒就容易出事故,这可不中,我得对你们的家属负责任。如果让我逮着酒后上工的,我可绝不轻饶!”张大鹏扯着嗓子,一脸严肃地说着。
“我们哥仨一起连敬大家三杯酒,以后大家都是一个锅里抡马勺,有啥做的不到的,尽管直说,我们先干为敬了啊,大家一起干杯!”木生也非常激动,他看了看张文浩和张大鹏。
随后,大家开怀畅饮。
“我说,今后我们怎么称呼几位呢?”其中一个年轻工友喊了一嗓子。
木生满脸通红,顺口说道:“直接叫名字就可以,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都是打工一族,没啥区别。”
“我们就管你们哥仨叫头吧?赵头,张头,哎呀,两个张头,哈哈哈!”有个工友接茬说道。
一个年长的工友站起来,说:“我说头,明天开工闹个仪式不?怎么也得烧几柱高香啊!”。
张文浩端着酒杯,说:“老李,咱们不讲究这些,您老天天烧香,也不比别人多赚一分钱啊!”。
随后,大家“嗡”地一下子都笑了。
第二天,按照各自的分包地段,施工准时开始了,包工后的积极性,自不必说,大家都起早贪黑地干。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三人所承包的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
经过总工和监理验收,全部合格,工地如数如期给付了工程款,工友们第一次领到这么多钱,自是十分高兴。
经过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木生,再次紧紧把握住了自己命运。
就像木生爹说的那样,他像一枚小小的蒲公英种子,飘到了北京,落地扎下了自己的根。
他在逐步理解张文浩所说的“格局”,他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夜深人静的时候,木生也经常想起二弟秋生,他曾经通过工友和当地熟人打听过,但仍没有秋生的任何讯息。
这一直是爹的心病,也成为木生时常惦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