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章 晚生的大学
晚生考入清华大学,他投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天之骄子,象牙塔里,感觉美妙。
首都北京的繁华,清华园里的文化与科研氛围,各位师者的博学,刺激着这位来自穷乡僻壤的莘莘学子。
生活和环境的反差太大了,这让晚生有些眩晕,他必须马上适应和融入这个环境。
此时,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真真切切地来到晚生面前,他似乎有些措手不及。
这确是一个神秘梦幻般的地方,仿佛他所有的努力,都变成了这郁郁葱葱的树木、小桥、湖泊,还有那宏伟的图书馆和科技感十足的实验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第一次植根在晚生那幼小的心灵。
可是,他与这校园,与这些学子,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起初,他自觉与这一切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不相搭调。
在高中时,晚生是永远的第一名,他被师生所宠溺,他的优越感满满,这一切都掩匿了他的农村出身,使得他的物质条件弱势,几乎被忽略。
可来到清华园里,这里都是全国各地的精英,都是人中龙凤,他的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了。
唯一让晚生得到安慰的是,他虽没有接过爹手里的木匠家什,但他被土木工程系录取,总算与爹的专业沾上了一丁点边。
晚生的成长环境所限,他与城里孩子相比,缺少更多的见识,没有城里孩子的闯劲,在语言表达上,显得不太自信。
单从衣着打扮上,就有很大差别,晚生穿得是国防绿和蓝黑色系,布料也大都是的确良、棉布等料色,这与城里孩子的服饰没法比。
虽然父辈已倾其所有,给了晚生很多,但是父辈的穷困是注定的,他暂时还无法改变,这与城里孩子有差距,他从来没有自卑过。
他更懂得:当人为梦想而奋斗的时候,注定是艰辛和孤独的。
晚生明白,这世界竞争的残酷,拼爹拼不过,拼钱他没有,拼权也没有,他只能拼自己。
没有太多的钱,他可以不去消费,可以不参加同学的聚会,他可以勒紧裤腰带,节约一切开支。
他为了弥补自己的知识储备缺陷,每天都是图书馆的“钉子户”,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吮吸知识,滋润着、丰富着自己。
初冬时节,雨雪连绵的一天,狂风卷着雪花,冷气透骨。
没有课的学子们,或者窝在宿舍,或者三五成群地去下饭馆,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今天,晚生撑了破旧的雨伞,再次来到图书馆,他敲掉雨伞上的雪花,在门口搓了搓脚。
晚生迈步来到了他常占据的座位,他已经盘踞在这个座位上,长达半年之久。
他拿了自己专业的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他心里默念着“少年,你需要加倍努力!还要继续优秀!”
略显清瘦的脸上,难掩他青春的模样,他时而阅读,时而用自来水钢笔,在他的本子上写着啥,仿佛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已静止。
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隔了四排桌椅的对面,一个女孩又一次映入他的眼帘。
是的,他已经注意到她很久了,她也是这图书馆里的“钉子户”。
在晚生的院系里,几乎是男生的天地,有的班是清一色的男生,女生更是少的可怜。
她的穿着打扮比晚生强不了多少,她的个子高高的,鼻梁高高的,眼睛大而有神,面庞同样是清瘦的,整个脸型很漂亮,她的脖子里总系着一条红色的围巾。
晚生有时候也在猜测,大概这个姑娘也是农村的吧?
她虽然穿的很干净,可也显得有些土气,每次看到她时,都是那双白色的球鞋,从她的脸色看,她似乎也有些营养不良。
晚生只是默默地看看她,并不敢上前去和她打招呼。
还有一个算不上巧合的默契,每次闭馆的时候,馆里都只剩下他和她。
她似乎无视晚生的存在,只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她那看书,做笔记,还书的动作。
一次的机缘,晚生从借书卡上,看到了一个娟秀的名字“马文娟”,就这样,他知道了她的名字。
晚生,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继续博览群书,大部分时间,他都泡在图书馆里。
有时候,她偶尔没有来图书馆,他竟心里有些小小的失落,晚生已把他与那个马姓女孩联系在了一起。
在那个年月里,这说不上是爱情,可能是晚生猜测的家庭境况,让他有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吧!
临近第一学期末的时候,那个大眼睛的姑娘,总是在闭馆临走的时候,朝晚生明媚地笑一笑,露出白白的牙齿,和两腮的绯红。
自此,两人的眼神交流便多了起来,但是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也许她也注意到同样穿着打扮有点土气的晚生。
终于,有一天,晚生还是鼓足勇气轻声问了一句:“你是叫马文娟吗?”。
那女孩眨了一下眼,笑着说:“是啊,你怎么知道的?”,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就这样,晚生和她开始有了第一次正式的语言交流。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晚生各门课程都取得了好成绩,在班干部竞选中,他被推选为宣传委员,主管宣传工作。
寒假开学后,因为大哥被骗的事,晚生很苦闷,他只能着急,心痛父亲母亲,可他根本帮不上家里任何忙。
他再次来到图书馆,可根本没有心情看书,在图书馆里呆坐着,想着家里面大哥和二哥的那些烦心事。
“你是叫赵晚生吧?你心情不好吗?”一个温柔女生的声音,让晚生的思绪回到现实。
抬头看,马文娟站在他的面前,大眼睛正在注视着他,这是他(她)俩的第二次语言交流。
“哦,没事,没事,这几天有点累。”晚生苦笑了一下,接着回答了她。
闭馆后,她大胆地约晚生,说:“我们去湖边走走吧?我感觉你这几天好像是心事重重呢。”
晚生高兴地点了头,两个年轻人径直走向了水木清华。
从交谈中,晚生第一次知道,马文娟来自宁夏农村,家境贫寒,父母双亡,是大哥供着她上学,一路走来,十分不易。
这,也验证了晚生以前的猜测。
就这样,晚生认识了一位异性朋友,这个叫“马文娟”的宁夏女孩,给他的大学增添了新的快乐和希望。
他(她)们有着太多的相似,他(她)互相鼓励,互相温暖,发誓一定要学出个样子,来报答父母,回报国家。
晚生的大学还在继续,老蔫依旧以他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