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你这是在坑我
就生产的模式而言,领导们觉得梅志超的提议完全可行,而且大家非常看好。
因为现在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虽然分田到户之后,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是高了,但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着粮食总产量提升不上去。
虽然农民的收入比过去有所提高,但依然要靠财政的补贴。
如果梅志超牵头搞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业化,管理企业化,同时多种经营,在完成国家指标的前提下,衍生出其他的农副产品,甚至不用实验,领导们的脑海里,完全可以勾勒出未来繁荣昌盛的农场景象。
可问题是从政策面上来说,粮食可是关系到民生民计和国家稳定的大事,就黄土市一个地区而言,进行这种尝试未尝不可。
失败了,经济方面受损失的是梅志超,大不了再把田地还到农民的手里,国家和农民都没有任何损失。
可问题是这种形式一旦形成,并且取得了成效之后,就有可能向全国推广。
即便是不推广,其他省市的同志们也会来学习取经的。
一旦全国都这么搞,万一哪个环节出了错误,那对国家甚至是子孙后代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恐怕谁也无法挽回。
追溯源头,即便是把在场的所有领导全部撤职,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也是无济于事。
毕竟不是所有想投资农业的人,不会都像梅志超这样具有情怀。
梅志超自己也说,在现阶段进行这种尝试,必须要了解和考察投资这种形式的企业,甚至是企业主。
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主还好说,一旦全国铺开,鱼龙混杂,谁敢保证没有别有用心的人浑水摸鱼?
甚至一些敌视我们国家的境外资本,会不会趁机涌入?
问题是梅志超的建议,又是迅速改变西部省粮食产量上不去的最佳方案。
主要领导思忖了一会儿,对梅志超说道:“就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我个人认为你这是最佳的方案。
但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多,尤其是政策面上的问题,一旦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可不仅仅是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就能挽回损失的。
你看这样好不好,今天就麻烦你白辛苦了一趟,回去等我们的消息,我们商量之后尽快给你答复。”
没登梅志超点头,刘安康问道:“你看这样行不行?刚刚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等我们研究之后再做决定。
在我们作出决定之前,我照常跟他谈开发区的事情。”
主要领导摇了摇头:“梅志超说的很对,解决我们几亿农民的大国,不用花钱到国外去买粮食,远比搞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开发区更有价值。
我觉得这几天,不,等一会儿我们就开会商量这个事情,其他的工作全放到一边。
如果我们没有定论,那这个会就一直开下去,一直看到我们有定论为止。”
“那好吧。”刘安康说道:“小梅来一次也不容易,要不我安排一下,让他在我们省城到处走走看看?”
主要领导点头道:“这个建议很好,我用不着你安排,打电话把谭丽同志叫过来,让她好好陪陪小梅同志。”
原本刘安康邀请梅志超过来,是落实开发区的问题,没想到梅志超的,一下子改变了省领导的思路。
这领导对这个提议非常重视,连续开了两天的会议。
按照主要领导的意思,刘安康让秘书打电话把谭丽叫了过来。
谭丽过来之后,准备让司机开车,亲自带着梅志超他们,到下面的几个企业去看看。
梅志超他们之前过来的目的,谭丽是知道的,所以有针对性地让秘书带他们去看看相关的企业。
在参观企业的空隙,梅志超把刚刚和领导见面的情况,向谭丽做了介绍。
谭丽一听,怒目而视:“你疯了?好好的开发区不搞,搞什么农场?就算开发区搞不好,那也只是经济方面的损失。
这个农场要是没搞好,那可就要承担政治层面上的风险。
你活得不耐烦也就算了,我不知道你究竟是想害自己,还是想害我们省里的领导?”
梅志超笑道:“我没想到你的思想这么保守,胆子这么小?刘副领导在会上表扬你的时候,我还顺便给你捧了一下场,说我的彩虹集团完全是接受了你的建议,并在你亲自指导下,才发展到了今天。”
“要死呀!”看到身边没人,谭丽使劲掐了梅志超的手臂一把:“你搞没搞清楚?你现在搞的这种集团化式的管理,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行业的管理模式,它涉及到了我们国家经济的政策面。
你一个小资本家,钱多的发烧,想怎么玩都可以。
我可是国家的干部,这种国家政策上都没有规定的东西,我提议让你去做,还一路指导你,你是想让领导们说我是打入干部队伍内部的敌对分子吗?”
作为政府部门的干部,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与上级保持高度的一致,则是重中之重的重要品质。
梅志超只想着在思想意识和头脑方面拔高谭丽,却没想到他这么做,会真的让领导干部觉得谭丽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工作中以上级的指示精神为准,私下里却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通过自己私人企业的朋友,跑到外省去实践。
如果领导认真追究起来,当面质问谭丽这是什么意思,究竟想干什么的话,她真是百口莫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