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自己动手
曹刚一听,一会看看梅志超,一会看看曹玲,心想:有情况呀?姐姐这是吃醋,还是梅志超左拥右抱呀?
这货缺少母爱吗?
怎么尽跟比自己年纪大一截的女人纠缠不清?
只是曹刚似乎忘记了,涂国萍也比他大了一岁多。
梅志超笑道:“不知道你是高估了我,还是小看了她。说实话,其实说起来,你是最适合做这个服装厂的厂长。”
曹玲点头道:“行,那我就不去沪城了。”
梅志超摇头道:“那可不行,沪城的未来比海城的机会多多了,就算以后我们的服装厂发展起来了,总部不是放在南镇,就一定是放在沪城。
所以你这次去沪城,可不是简单的移民,而是为我们未来的总公司打前站。”
“你的野心还不小?”
“当然,”梅志超踌躇满志地说道:“看看南镇的那些外商,看看周九夕、魏春光他们,再看看石镇的那些侨属,咱们海城人的生活水平差了不止一点点。
再看看那些沿海的人,只要听到我们这些说普通话的内地人,就像看到要饭的人一样,无论如何,这口气我都咽不下!”
曹玲摇了摇头:“你真是杞人忧天,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不错了,还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起来,你以为你是谁呀?”
梅志超笑道:“人活着,总得有些理想,也许这一辈子我们都实现不了,但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我们就活得比一般人更有意义。这样吧,反正距离开学9月1号还有好几个月时间,服装厂的事我来调整,你先把关系弄到沪城去,尽快在那里站住脚跟。”
曹刚这时插了一句:“对了,姐,沪城那边一个叫陆国强的,给家里来了几次电话,都是爸爸接到的,问你什么时候去沪城?”
“爸爸怎么说?”
“爸爸说你走了好几天,应该到了沪城。”
“知道了,等会我会给他回电话的。”
曹刚点了点头:“如果没其他事,那我先回厂里了?”
梅志超和曹玲同时点了点头。
曹刚走后,梅志超问曹玲:“你什么时候走?”
曹玲瞟了他一眼:“怎么,过河就拆桥,回海城就轰我走?”
梅志超摇头道:“你想什么呢?调令和户口都迁出来个把星期了,我觉得还是先去沪城安定下来为好。”
曹玲“嗯”了一声:“后天吧,我买后天晚上的票。”
梅志超很清楚,她这是想跟自己亲热两天再离开。
“行,”梅志超说道:“那我们现在就去储蓄所,把那七万多块钱汇给周九夕。对了,我名下的钱基本上都存在沪城了,得动用你折子上的钱了。”
“什么你的我的,走吧,回去拿折子取钱。”
梅志超带着曹玲先去她家,再带着她来到自己家,去储蓄所取出七万多块钱后,通过电汇给了周九夕。
之后,梅志超又到百货公司,买了冲交卷和洗照片用的显影粉和定影粉,还有相纸。
另外,他又买了一个红色和一个白色的电灯泡,准备自制暗盒。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在石镇拍的照片洗出来。
曹玲一怔:“怎么,你还会洗照片?”
梅志超笑道:“这又不难,新华书店有相关的书卖看一遍就懂了。”
曹玲跟着梅志超一块回到梅家。
梅志超找来一个四方纸盒,在上面开了一个四方口,里面安上白色电灯泡。
然后把显影粉和定影粉用蓝边碗划开,再从厨房装了一桶自来水。
一切准备好了之后,梅志超让曹玲帮忙,把毯子挂在窗户上,严严实实地挡住外面地光。然后再把红色的灯泡点亮,整个家里就成了一间暗房。
梅志超把照相机里的胶卷取了出来,先是放进显影液里泡着,然后用手指捏住胶卷的一头,上下不停地在显影液里滚动着。
等到胶状上出现清晰的影像之后,他立即把胶卷放进了定影液里,以同样地方式,不停地上下滚动着。
感觉差不多的时候,他拿着胶卷放进水桶,同样上下滚动着,洗干净胶卷上的显影和定影液,然后再用晒衣服时,用于夹衣服的木夹子,把胶状夹在房间里晾衣服的铁丝上晾干。
真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曹玲吃惊地问道:“胶卷这就冲洗好了?”
“是的,等晾干之后,我们就可以用那个暗盒洗出照片了。不过因为没有放大机,我们只能洗出和胶卷同等大小的照片,要想发照片的话,回头再到照相馆去放大。”
虽然房间里开着吊扇和台扇,因为完全封闭,所以显得很燥热。
曹玲开始脱衣服了。
梅志超说道:“要不先把毯子掀开,透透气?”
曹玲脱下衣服之后,本来房间里就是红色的灯光,她脸蛋泛红也看不出来,直接把梅志超推到床上。
床上只有铺板和席子,两人在上面一折腾,吱吱呀呀地想了半天。
好在这是下午,左右邻居都上班了,楼下又是仓库,就算他们把房子给弄塌了,也没有人知道。
完事之后,席子上的汗水渍,完美的把曹玲的体型都映现出来了。
梅志超忽然问道:“喂,你……你不是危险期吧?”
曹玲脱口而出地说道:“不是。”
心里却在想:现在才想起问我,早干什么去了?
原来这正是在曹玲的危险期里,她之所以要推迟三天离开,就是想怀上梅志超的孩子。
看到胶卷已经干了,梅志超用剪刀裁剪好后,把胶卷放在纸盒上方的小方口上,上面再放着相纸。
然后打开纸盒里的白灯泡,心里默念“1、2、3”后,立即把灯关掉,然后再把相纸放在显影液里显影,又放在定影液里定影,最后在水桶里漂洗之后挂起来,除了照片有点小以外,和照相馆里冲洗出来的照片一模一样。
他之所以赶着把照片冲洗出来,就是要用在石镇看到的一切,去说服市里甚至是地区的领导。
感谢书友“诺尔辰角的陆逸猛”点了一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