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路漫漫
梅志超在院子的后门放下薛欣怡后,径自回家。
薛欣怡原本还以为梅志超会跟她腻歪一下,诸如让自己晚上去他家之类,没想到梅志超并没有开口。
尽管梅志超开了口,薛欣怡不敢肯定自己会不会答应,但没开口,多少还是让薛欣怡有点失落。
当然,薛欣怡也清楚,她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认真复习,就算进不了沪大,也要考到沪城其他的大学去,最低程度也要考上大学吧?
梅志超刚刚进门,就听到电话铃声响起,原以为是曹玲打来的,拿起来一听,居然是陆国强打来的。
“小梅,连续几天给你家打了无数次电话,怎么没人接呀?”
“是陆厂长呀?”梅志超解释道:“这几天因为朋友家办白喜事,我去帮了几天忙。再加上天热,我母亲和弟弟都在外面睡觉,所以听不见电话铃声。”
“哦,”陆国强问道:“我前两天托人问了你们省劳动局,说曹玲调动的手续早办好了,怎么她还没过来呀?”
“是这样的,”梅志超接着解释道:“省里的手续是办好了,办单位的手续还有一点小麻烦,所以耽误了一段时间。今天曹玲姐跟我说,她准备去沪城之前,先去南镇看看,也算是长长见识,看看能不能学到一些先进的理念,然后带到沪城去。
毕竟这次调动牵扯面太大,她不想将来到沪城之后毫无作为,给你和陆副区长丢脸。”
陆国强笑道:“她也是多虑了。不过她有这种想法也是好的,我只是担心出了什么意外,现在知道了就放心了,你替我转告她,去南镇的时候注意一下安全,希望她早点来沪城上班。”
“对了,”梅志超说道:“她家里也安装了电话,我把电话号码告诉你,有什么事你直接给她打电话吧!”
“好好好。”
梅志超把曹玲的电话号码告诉了陆国强,放下电话后,梅志超立即给吴家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吴母,梅志超请她叫吴小燕听电话。
吴小燕接听电话之后,梅志超告诉她,自己明天要去南镇,要过段时间再回来,希望吴小燕有空的时候,就去服装厂把流水账建起来,同时再开一个折子,每天把受到的货款存到折子里。
吴小燕本来想叫梅志超晚上去她家睡的。
可刚刚跟大哥大嫂说话,考虑到母亲家睡不下,他们夫妻带着孩子,晚上要睡到吴小燕家,而吴小燕则睡母亲家,所以没有吭声,只是让他路上小心点。
同时答应明天中午就去服装厂。
梅志超接着又给叶国飞打了电话,告诉他,自己已经跟郑美枝谈论。
叶国飞一听,连声道谢。
梅志超的铺垫,为他之后与郑美枝的交流,减去了不少麻烦甚至是尴尬的场面。
只是他们最终有可能走不到一起,让梅志超唏嘘不已。
梅志超刚刚放下电话,曹玲的电话就打进来了,告诉他,是明天早上6点的火车,去省城后再买票转车。
曹玲也给在省城的朋友打了电话,让他们帮忙买明天下午从省城到羊城的火车票。
最后,曹玲埋怨了一句:“谁让你把我家的电话告诉陆国强的,要说,我不知道自己告诉他吗?”
梅志超笑道:“我是看他太关心你,而且等的有些着急,所以才告诉他的。”
曹玲“吧嗒”一声把电话给挂了。
梅志超摇了摇头,刚刚放下电话,吴小燕的电话又打进来了:“你打算在南镇呆多久呀?”
“说不到。”梅志超解释道:“主要是走走看看。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还准备去一趟石镇。”
“哦。”吴小燕说道:“我差点忘了。我大哥就是南镇边防武警的一个中队长,你在那边有什么事需要武警帮忙的话,就报出我哥的名字,他们要一个星期之后才回去。”
“好的,我知道了。”
放下电话之后,梅志超又拨通了老师胡丹妮的电话,告诉她,自己明天就要去南镇,问她要不要自己先去找找她老公魏春光。
胡丹妮主要是想知道老公的现状,她打算放假之后去一趟,现在听说梅志超明天就要去,犹豫了一下,说道:“也好,你去的话可以找他一下,说不定有什么需要他还能帮上忙。”
说完,胡丹妮把魏春光的地址和电话都留给了梅志超。
梅志超并没有想到要去找魏春光帮什么忙,他只是想帮助胡丹妮确认一下,魏春光的近况究竟如何?
吃过晚饭之后,梅志超把电视搬到了平台上,院子的孩子们早就等在了那里,完全不同于国产战争片的《黑名单上的人》,不仅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大人们也都准时守在电视机前。
母亲晚上回来时,梅志超告诉她,自己要离开几天。
梅母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她知道孩子大了,想管也管不了,只能默默在心里希望他平平安安。
第二天一早,梅志超带上洗漱用品赶到火车站,曹玲已经在检票处等着他。
和梅志超几乎空着手不同,曹玲带了一个大行李包,里面都是换洗的衣服。
经过近三个小时,他们抵达130公里外的省城,曹玲的朋友已经在出口处等着他们。
票已经买好了,是下午3点的火车。
曹玲本来是希望他找个熟人,买两张卧铺票,可车站卡得很严,除非有单位的介绍信和处级以上干部,否则一律不能买卧铺票的。
曹玲的朋友准备请他们好好吃一顿,梅志超却婉拒,他想趁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胜利路和滨江路看看。
于是他们坐上无轨电车,沿着八一大道,由南而北穿越整座省城。
宽敞的八一大道,漂亮的老福山转盘,雄伟的八一广场和高高的省城宾馆,都给梅志超留下深刻印象。
等他们来到胜利路和滨江路时,反而让梅志超有点失望,因为那些服装摊点都是零零星星的,并没有形成他想象中的个体户服装市场。
而且摆摊设点的,大多数是中老年妇女,有的看上去还像是附近农村或者城郊的人。
就摊点而言,貌似还没有梅志超在航运大院门前搞得那个市场热闹。
看来改革开放的路,对于海城这样的省份来说,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感谢书友“九夕”点了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