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胆量足够
就在这时,梅母从厨房走了进来,看到戴勇和曹玲两人换上新衣服后,也是眼前一亮。
梅志超知道母亲担心自己,所以没有接曹玲的话,而是问道:“你们今天晚上跑来干什么?”
“哦,”曹玲说道:“我们请了个电工过来准备走线的,要不你过去再给我们看看,提供一些建议?”
“好吧。”
“对了,兄弟,”曹玲又说道:“这大晚上的,我们身上没带那么多钱,明天我们来的时候,再把衣服的钱给你。”
梅志超笑道:“没事。”
梅志超跟着他们来到房间后,听他们的介绍,仅仅只是准备多按几个开关和插座,而且走的还是明线,只是外面再盖上一个白色的线盒。
梅志超立即说道:“既然整个房间重新布置,我建议你们走暗线。”
电工师傅一看他是个学生,就像之前的木匠师傅一样,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
“我们已经准备安装线盒了呀!”电工师傅说道。
“不是,”梅志超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在墙体里挖线槽,把电线放进去后,再用水泥糊上。”
他们三个同时愣住了。
电工师傅看了梅志超半天才说道:“你这种说法我还是第1次听到,别说是我们普通的家庭,就连高干家我都帮助走过线,包括市政府机关的办公室,不都是走明线吗?
过去是木质的线槽,现在有一种塑料线槽,既便宜又好看。
而且我是做电工的,只管铺线,你这又是挖槽又是埋线的,最后还要用水泥糊起来,这究竟算是电工的活儿,还是泥工的活儿呀?
再说了,一旦电线要是烧了,到时候还不得把墙给挖开吗?”
真是什么时候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70、80年代,还没有什么专业装潢人员,像这种电工的事,一般就是走走明线,安安电灯泡、开关和插座之类,相当简单。
电工大多数就是带一个电笔,一把螺丝刀和一个老虎钳就ok了。
正常情况下,一个上午就能完成。
被帮忙的人,也不存在付什么工钱,一般就是拿两包大前门的香烟表示感谢。
关系特别好的,最多就是留在家里吃顿午饭。
梅志超笑着解释道:“再漂亮的线槽,安装在外面总是别扭,线路只有埋在墙里,才能让整个家庭美观。
至于说到用线,发现肯定不行,必须要买两个平方以上的铝芯线,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换上三到四个平方的铜芯线。”
戴勇和曹玲一听,完全云里雾里,他们只知道电线,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花线、铝心线和铜芯线之分,更不错电线的承载量居然还论平方的。
电工师傅愣住了。
他没想到,看起来还是个大孩子的梅志超,居然懂得这么多?
梅志超接着说道:“如果仅仅只是点电灯泡,花钱是足够,可戴大哥和曹玲姐是新婚,我估计将来吊扇、台扇和落地电扇都不会少,除了收音机电唱机,录音机之外,肯定还要买电视机,现在听说有些大城市都开始有洗衣机了。
如果把这些电器都算起来,恐怕只能用铝芯线。”
至于将来家里还有可能用空调、微波炉、电冰箱、电饭煲等等之类的电器,梅志超还不敢说,怕别人说他是疯子。
至少在近几年,用铝芯线应该是足够。
戴勇和曹玲完全不懂,立即把目光投向电工师傅。
电工师傅点头道:“用铝芯线当然更安全,哪怕算上电视机吊扇之类,也完全够用,只不过花线的话,我可以帮着找几十米,铝芯线的话那就没办法了,你们就得花钱去买,那样开销就挺大的。”
“钱不是问题!”曹玲问道:“问题是在墙上挖槽,后期的补缝怎么弄?”
梅志超说道:“这个很简单,至少有两种办法。咱们航运局现在在黄土岭不是在做房子吗?让戴大哥到工地上去借一把切割机来,在墙上切出个四方的槽子就行。
如果切割机不好借,那就买个钢筋制作成的倒三角凿子,再买个铁锤慢慢凿,那样的话,就要辛苦戴大哥了。
水泥的话就太简单了,找个泥工调半桶水泥,一、两个小时就完工。”
事虽然不大,钱也花的不多,主要是麻烦,而且在海城还没听说过有人这么干过。
戴勇没吭声。
梅志超又说道:“把线埋在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外表看不到一点东西。再说了,你们马上要打的是组合家具,所有的柜子都是一直顶到天花板,你要是用那种明线槽的话怎么走呀?
走到柜子外面,那就四不像。
放到柜子里面,如果里面堆放棉絮棉袄之类的,一旦电路出现故障,还有可能发生火灾。”
电工师傅闻言,一脸蒙圈地问戴勇:“什么叫组合家具呀?”
戴勇没有回答,他想了想,梅志超说的确实在理,之前他忘记了打的是组合柜。
几个柜子做出来,如果是明线的话,肯定没法走,也不好看。
曹玲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立即说道:“兄弟,就按你这套方案来,他要是找不着人,我去找!”
戴勇尴尬地笑了笑:“行,这些事就交给我吧。”
戴勇这时才跟电工师傅介绍什么是组合柜,听得电工师傅不可思议地摇着头说道:“小戴,你可够新潮的,我听都没听说过,这一屋子柜子打起来,绝对气派呀!”
趁着这会工夫,曹玲把梅志超拉到边上,悄声问道:“兄弟,你快说,合伙做服装生意的事,怎么弄?”
梅志超瞟了戴勇一眼,低声说道:“戴大哥刚刚的意思……”
曹玲一拽梅志超的胳膊:“别管他!他只知道家里没钱,却不知道怎么去赚钱,你就说咱们怎么合伙吧?”
梅志超提醒道:“戴大哥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你毕竟是国营正式工,万一出了问题,工作没有了怎么办?”
曹玲说道:“什么怎么办?我现在才26块钱一个月,他也才38块,只不过有些津贴,平时吃饭不要钱而已,现在的开销有多大?他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我听说你妈妈在码头和人合伙摆摊,一个月收入都不得了,只要能赚钱,大不了我工作不要,你就跟我说,到底怎么弄?”
80年代初期,要想赚钱的话,真的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曹玲本来就是在社会上混的,虽然没有什么眼光,但胆子大,想必当年大头偷木材去卖,估计也是她出的主意,至少也是经她同意的吧?
别的不说,梅志超发现,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跟曹玲合伙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她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