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小芳-冰棍
“巧珍,巧珍你怎么样?”
崔锦芳把人安置在一边,一脑门的冷汗。
差一点就——
还好是救回来了。
尚前进,正是那拖拉机车手,前世崔锦芳一度谈婚论嫁的人家。
小伙子人中规中矩,踏实肯干,就是因为才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从拖拉机货顶上摔下来被压死,他惦记了好些年都难以开怀。
前世尚家对崔锦芳还是不错的,崔锦芳原本也的确期待过嫁入尚家之后的生活。
不过因为那首歌,让崔锦芳的名声在外,逆风臭十里,尚家还没说什么,崔锦芳就很有眼色的主动退婚。
尚家也没说落井下石的话,尚前进当时只是叹息一声,看一眼崔锦芳,让崔锦芳以后有难处需要帮忙尽管开口,之后就没有过交集了。
徐巧珍只是脚趾甲被压了,这会儿疼的厉害,尚前进检查一番,见她别的地方都没事,才匆忙跟崔锦芳道谢,随后抱起徐巧珍匆匆往旁边的镇医院跑去。
有会开拖拉机的上前把挡着路的拖拉机挪开,那被惊了的驴也渐渐安静下来。
赶车的老汉慌忙跟尚村大队的人赔不是,公社领导也出来调解。
虽然尚村大队的人很不高兴,无奈驴受惊谁也不想的,他们只能沉着脸重新整理化肥。
谢会计看崔锦芳大冷天的一头汗,以为孩子吓着了,赶紧上前安抚一番,购销站站长也跑过来跟崔锦芳道谢。
要不是她手快,今天购销站门口得出人命,他指定要写检讨,说不准还要受处分。
崔锦芳摆摆手,低调的回到自己大队。
窑村大队的牛车很快装满,谢会计原本还要排队等站里干事过来核对,有了崔锦芳这个功臣,站长亲自给他们核对无误,签字放行。
这事儿在崔锦芳这儿不过是举手之劳,过后她就忘了。
等春种结束,尚前进两口子才推着粮食和一刀猪肉上门来送谢礼。
徐巧珍脚养好了,亲自过来,拉着崔锦芳的手,非要认个干姐妹。
崔锦芳敬谢不敏。
尚前进见崔锦芳不肯,也不强求,拉着自家媳妇,把谢礼留下了。
送上门的谢礼崔锦芳倒是没有拒绝,客气的要留他们吃饭,徐巧珍不肯,拉着尚前进要回家。
家家粮食都有数,吃人家一顿,人家就要饿一顿,她上门是感谢来的,不是吃饭的。
“小芳妹子,就算你不当回事儿,这份恩情,姐姐我也永世不忘,往后咱两家就是亲戚,只要你吱一声,刀山火海姐姐我都义不容辞。”
不怪尚前进前世对徐巧珍惦念不忘。
毕竟是新婚,感情正笃,徐巧珍读过书,人又爽朗大气,圆圆的眼睛,笑起来还有小酒窝,实在让人舒服的紧。
崔锦芳不在意的摆摆手。
“行了行了,我当了十几年的大姐大,都是我指挥弟弟妹妹的,谁也别想叫我当妹妹,你要是想处,咱就别论大小,你叫我小芳,我叫你巧珍,啥恩情不恩情的,我收了你的礼物,就算抵消了,往后不必提。”
崔锦芳这份爽快可太对徐巧珍的胃口了,她乐的不行,用胳膊肘子拐一拐尚前进。
“你瞧,我还以为这辈子能有机会翻身当大姐呢,结果人不愿意。”
尚前进抿唇笑。
“我那几个大舅哥都把你当小祖宗,你却只想当姐姐!”
徐巧珍被上头几个哥哥宠着,一看就是甜水里泡大的,想起哥哥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崔锦芳费了一堆口舌,才算打发了他们。
春种过后,田里活儿不多,崔锦芳闲下来。
如今县城个体经济已经崭露头角,先前的角逐早已落下帷幕,去年来抓崔锦芳的几个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讨生活。
崔锦芳心思渐渐活络,照顾家里猪和鸡,还有崔盼有的生活,崔锦芳也不干别的,仍旧磨豆腐。
东西越加工,利润越高。
崔锦芳深谙这个道理,除了豆腐,还做豆腐乳,豆干,豆皮之类,又卤了一些猪皮,腐竹,豆干,炸花生米,可以调制一些凉拌菜。
现在报纸上,广播里,公社下乡传达精神的干事们,无不送来一个消息,增加百姓自主性,谋求富裕生活。
上了年纪的老人大多数经历半生战火,能有和平的环境,有土地种,就心满意足。
年轻人们开始蠢蠢欲动。
有那聪明的,勤劳肯干的,已经开始小打小闹试水。
在这个什么都缺,只要勤快胆大就能发家致富的年代,可想而知,他们的利润多么丰厚。
手里有钱,也愿意在吃上头沾点荤腥,家里的鸡蛋,崔锦芳家的豆腐豆制品还有酱烧猪皮,都是沾荤腥的东西。
崔锦芳也活泛,除了在家等客上门,还会推着小推车,挑着担子村子各小队转悠,到邻近村吆喝叫卖。
看着生意不起眼,积少成多,不比工人差什么。
隔壁的丁建春最近又开始冒头,天天仿佛在崔锦芳身上装了雷达。
只要崔锦芳回来,她准抱着孩子现身。
“啊呀,两大盆都卖完啦,小芳这才是闷声发大财。”
晚上崔锦芳关起门来准备第二天的材料,她还能根据崔锦芳家花生黄豆袋子少了多少,判断崔锦芳准备了多少。
崔锦芳早已无力吐槽,对她的神神叨叨习以为常。
夏天生意好,崔锦芳卖完一担子,回家路上遇到冰棍佬。
骑着自行车,后头绑着一个木头箱子,里头整整齐齐的水冰棒,赤豆冰棒,哈密瓜冰棒,用被子和乳白色塑料纸包起来。
水冰棒五分钱一支,赤豆和哈密瓜的一毛钱,贵的很。
无奈孩子们只要听见一声吆喝‘冰棒咯~’,就丢了魂似的跟着跑。
谁家要是大方的拿钱买一根,孩子们就一窝蜂围上去,看着冰棒佬打开层层包裹,里头的冰棒拿出来时还冒着白烟,得到冰棒的小孩就成了村里最靓的崽。
所有孩子们都围观那孩子现场吃播,还张着嘴,跟着吃播同步,仿佛自己也吃了一支冰棒。
得了冰棒的小孩儿吃完了也不舍得扔掉棍子,等到咂摸没味儿了,还要嚼碎成渣才吐出来。
只有等到下雷雨的傍晚,冰棒佬浑身淋湿,衣服头发都耷拉着,仿佛遭了雷暴雨的癞蛤蟆,冰棒才会便宜一些。
到那时冰棒已经化成水,主妇们两三分钱就能买一大碗冰棒水和带着一点点冰碴的棍子,家里孩子多的,排成一排,一个个上前,一人只许喝一口,喝完自动到最后面接着排队,什么时候喝光,什么时候算完。
崔锦芳想起贫穷却并不贫瘠的童年,就忍俊不禁。
她叫住冰棒佬,掏一毛钱买了两支冰棒。
锦梅在镇上,早出晚归的,家里只有崔锦芳和崔盼有。
崔盼有老实干了半辈子,整天在牛棚里伺候牲口,除了抽烟袋,仿佛无欲无求,不过崔锦芳仍旧多买一支,打算拿回去叫崔盼有在大夏天尝尝冰块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