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商神殒命,夜探万府
长兴距离嘉兴不远,二人想在和平镇休息,明天抵达南湖。
长兴县城不大,但繁华依然,三省交汇之地,客商云集。
詹越拉着马,牵着婉若的马匹,在街口缓行,找客栈休息。
“越哥!你看,街上怎么会这么多江湖人士呀,难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婉若从马背上跳下来。
詹越这才注意街头行人,果然,身佩刀剑,穿着干练的江湖人物三二成群。
“那二位不是峨眉派的嘛!”
婉若指着街头约百米处茶摊,詹越顺指看去。
果然是二位“冷面女神&34;,苗长凤和范琴。
“她俩在龙吟山庄没有出台演武,只是形势上参会了,现在二人又出现在长兴,不会是巧合吧?
峨眉派掌门尘了师太,座下总计五十二位弟子,得真传者也就廖廖几人,武林实力并不雄厚。
派中最得力二位弟子,看来近期峨眉派也活动频繁,不知为何…”
没等詹越深思,茶摊上二位女侠已消失人群中…
“越哥,我们还是找个偏僻的地方休息一晚,明早尽快赶路!”
“好吧!”
穿过大街巷口,二人往岔街窄巷里走去…
刚刚准备在一家不大的小旅馆门口停下,从里面走出三位身着华山服装的华山派弟子,和他俩迎面而过。
好在他们不认识。
其中一个年长的不时回头看了几眼他俩。
婉若纳闷地说:
“越哥,再往前看看!为什么华山弟子也在长兴?难道真的是发生什么了?”
“不管他们,我们明日一早起程,办自己的事。”
詹越微笑说罢,心中也颇疑惑…
远离闹市街郊外,终于有一家干净简洁的小旅馆。
没有店仆,只有掌柜夫妻俩经营。
没想到的却是,这僻静的旅馆也住了不少客旅,仅剩一间上房。
“掌柜的,今天这长兴县城里咋这么热闹?好多外地游客呀!”
婉若放下行李,转身对掌柜的问。
掌柜的脸露笑意,和蔼地说:
“姑娘有所不知?长兴城首富万昌荣因为身怀奇书,被人暗杀在家中,那本什么秘藉却没被夺走。
他的小老婆和一位仅十八的女儿为寻仇家报仇,出重赏巨资招募武林高手…
至于具体什么,我也不清楚。
官府本想涉入,但金夫人拒绝…”
“哦?万昌荣死了?此人生意广达,武功颇深,且富可敌国,怎么会因为一本书而遭杀身之祸?!”
婉若十分意外,万昌荣和父亲是好友,建龙吟山庄时,他还亲临捐助十万两。
父母亲时常言及。
此人性情温善,具有“孟尝”之名。
婉若的心情很沉重,不知道父亲知不知道万叔的恶耗。
既然碰上,她心想一探究竟,也算替父亲去为亡友悼念,以慰心安!
詹越听婉若讲述后,沉吟片刻,答应她在长兴逗留几日。
至于灵智大师一行在南湖会面,他俩火速传书给黄汉龙及秦风,让丐帮弟子在南湖守候大师言明情况…
那些华山弟子,崆峒弟子,以及其它门派人物,聚集长兴,也都是心怀叵测,觊觎秘籍和万家财富。
金夫人悬赏百万银两,一万黄金,毕竟这是笔惊天之数,况且那本令人人垂涎的秘藉!
顾于少林的威望,武林中所谓的明门正派不会明着与少林为敌,但妒忌之心或想分杯羮的欲望是确存目的。
所以,冠冕堂皇的来到长兴,涉及争取不属于武林是非的事…
万府,在长兴城东。建筑面积达到五万平方米。
连长兴县衙也不及其五分之一。
万昌荣凭着自己高远的目光,超人的智商,十五岁开始就随父做药材生意。
二十几岁时,又涉及船运,盐商,布匹。
江浙沪一带,他的分店商铺不下百家。
无论是官府,黑道,江湖上都敬他三分!
可谓是生意通达,手眼通天。
他的正室夫人在三十二岁时,偏瘫不起,而后又娶偏房金氏,生有一女,年方十八岁。
四年前,万昌荣五十寿诞,江湖知名人物,及湖州府衙,有头面商人等,都在邀请中参加了盛大的寿宴。
黄汉龙夫妻也不例外…
万昌荣的死,惊动得岂非是官府,连武林也十分震惊!
各路人物借吊唁之机,一探究竟…
詹越住的旅馆距离万府甚远。
天色尚早,但他俩不想众目睽睽引人注目。
明日是万昌荣的头七日。
商铺门外悬挂的灯笼,渐渐熄灭。
月色朦胧中,詹越拉着婉若朝东边万府急奔而去…
远远的看到,高大林立的一片房屋灯火通明。
传来阵阵的念经木鱼声,和道士的铜铃声。
府门大开,白布扎束的挽花围着大门垂下。
府门外各式车轿依次列排。
二人说明来意,直接求见金夫人。
守门奴仆引领两位从回廊上穿过园池,来到夫人楼阁居室。
时间不大,金夫人从木楼上被丫环搀伺着走下来。
只见夫人一身白服素裹,发插白花,苍白的脸色不失雍容华贵之态;苗条的身材姣巧匀称,悲情中眼晴仍如静潭清水,令人不敢直视…
“金婶!”
婉若盈眶之泪溢出,奔过去拉着夫人的手,哽咽起来。
金夫人先是一怔,忽然想起,拥抱着婉若哭出声来。
夫人又让丫环请来女儿万盈盈,盈盈见到婉若更是悲从中来…
她俩还是四年前,寿宴时见过,那时才十三四岁。
盈盈长得和母亲酷似,婷婷玉立,美艳如花,端庄秀丽,清新脱俗,披麻戴孝之时,如梨花带雨…
经婉若介绍,金夫人才知道眼前高大俊朗的年轻人、就是丈夫不久前提起夸赞的黄汉龙师侄。
詹越礼貌地见过夫人小姐,婉言要去瞻仰遗体。
万昌荣被害,本应三或五天入土为安,但金夫人和正室杨夫人商量,要隆重厚葬,并十天后入土。
遗体装在寒玉打造的棺材内,停放于地下库中,以便友人瞻仰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