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科状元欲修仙
“新科状元,弃官不做,跑去修仙啦!”
吴国,建业,不知从何时起,一则流言的传播,瞬间震惊城中所有人。
“新科状元?孙皓?他放着好好的状元不当,跑去修仙干什么?”
“干什么?当然是追求长生!我可是听说,修仙就能长生不老。”
“就是,听说还能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这些都是那些江湖术士用来欺骗当今圣上的小把戏罢了,唉,圣上昏庸啊!”
“嘘,皇城之内,慎言,慎言呐!”
这一日,建业皇城之内,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在讨论着一个名字,孙皓。
孙皓出生于吴国境内武陵城外,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
自幼便写得一手好文章,十岁那年参加院试考中秀才,被人惊称为神童。
十三岁参加秋闱考试,在乡试之中斩获头等,获‘解元’称号。
次年又获得会试的头名,得‘会元’称号。
紧接着又在殿试之中独占鳌头,被皇帝钦点为新科状元。
舞勺之年便连中三元,他被誉为吴国百年难得一见的神童,又被戏称为‘孙三元’。
“今日早朝,新科状元已经被圣上收为义子,赐封乌程侯,同时文武百官也都答应将子嗣送往宗派修行了。”
丰乐楼,吴国最大的酒楼内,说书先生手拿折扇,滔滔不绝,唾液纷飞。
四周桌椅上,酒楼客人们听得津津有味,那叫一个入迷。
“说书的,你刚刚不还在说那新科状元跑去修仙了吗,怎么又做侯爷了?”一个大汉坐在桌椅上问道。
“哈哈,别急,容我喝口茶水缓缓。”
说完,说书先生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向嘴中灌了一口,道:“你们都知道新科状元孙皓是位读书人吧?”
“这tm的谁不知道?要不是读书人,怎么可能考取状元,不过,这和他修仙封侯有什么关系?”汉子喝了口酒,笑骂道。
“当然有关系,而且还有大关系。”
说书先生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自古文人便有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之说,而今,新科状元便有了将其一举完成的机会,甚至有可能将其再次升华。”
“你就吹吧。”
另一边的桌椅上,一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不屑一顾道:“你个臭说书的,你知道什么叫三立,懂什么是三不朽吗?
古时才有多少先贤能够做到这一步,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就敢说自己能够做到?”
“呵呵,我可没瞎说,既然你也是个读书人,那你总知道大儒叔孙豹吧?”
说书先生冷笑一声,继续道:“据说,今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新科状元孙皓惊叹不已,议论纷纷,大儒叔孙豹更是说出了一句话。”
说到这里,说书先生故意停了下来,又拿起茶壶,喝了一小口。
周围的听书人听到这里,却被吊起了胃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的事情。
叔孙豹他们当然知道,是吴国有名的大儒,为人温和谦逊,更是这三不朽的提出者。
“你这说书的,一点都不痛快,哪有人说话说一半的。快说,那位大儒说了什么。”
一旁的汉子却是等不及了,扯着嗓子,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另一边,先前的那位读书人也竖起了耳朵,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说书先生看众人都满怀期待的看着他,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大儒叔孙豹说,状元郎有圣贤之资,吾不及他也。”
众人哗然,议论纷纷。
“臭说书的,他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竟然能得到大儒如此赞誉?我不信,肯定是你在瞎编乱造,蛊惑人心。”
与周遭众人不同,那名读书人明显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呵,亏你也是读书人,别人舞勺之年考取状元,你如今及冠之年,却只能在酒楼听书,真是可悲。”
说书先生见读书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反驳自己,鄙夷的瞥了他一眼后,再次说道:
“也罢,今日就让你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大儒之所以会有此言,只是因为孙皓说了一句话:
“而今,灵气复苏,大世将启,恐有妖孽乱世。
我辈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微臣不才,愿做这修仙第一人。”
一语出,四座哗然。
而那名读书人更是像吃了翔一般,脸色铁青,趁众人不注意,慌慌张张跑出酒楼。
“嘭”的一声,读书人慌不择路间撞到了一人身上,他道歉一声,再次落荒而逃。
“m的,真晦气,不过,四殿下……您说这些酒楼一天天的瞎编乱造,造谣生事,为什么不把他们都关了?”
被撞到的人先是咒骂了一声,然后向一旁身穿锦衣的青年说道。
锦衣青年摇了摇头,道:“他并没有瞎说,今日早朝,大儒叔孙豹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四为’也确实是孙皓提出来的,父皇也因此收他为义子的。”
酒楼内,说书先生继续口若悬河,让人浮想联翩。
就这样,数日间,孙皓本人及其言行被传的越来越离谱。
“你知道吗?新科状元孙皓有圣贤之资,连当世大儒叔孙豹,都自愧不如。”
“你这算什么?我听说孙皓是天上真武大帝转世,出生时,左手握卷,右手持剑。”
“真的假的,这么离谱,这怎么生下来的?”
“当然是真的,这事我也听说了,据说当今陛下收孙皓为义子,想让他和长公主结为连理,并把皇位传给他。”
“哎哎哎,要说我啊,你们消息都滞后了,孙皓早就秘密继承皇位了,只待时机成熟就昭告天下。”
“你们这都算个屁,老子听他们说,那孙皓早就成就圣贤之位,不日便要回归天庭,位列仙班了。”
“难怪最近夜晚总是雷电交加,大雨不止。”
果然,人言可畏,从数日前的皇帝义子到登基称帝,从跑去修仙到位列仙班。
短短数日时间,孙皓便由一介凡人变成了高高在上的仙人,语言的力量真强大。
可不管怎么说,孙皓火了,还是大火的那种。
而此件事情的主角孙皓正站在窗前,望着天上明月,面色有些憔悴。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几日,他为了辟谣可谓是费尽心思,可并没有人买他的账。
他们非但不信,还说孙皓亲民,成仙之后还不忘记调侃他们。
好在朝廷对于此事也没有过多追究,反而乐于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
无奈之下,孙皓也只能任由这些流言蜚语肆意传播。
“神仙姐姐,等着我,我马上就能去找你了。”
面容憔悴的孙皓,看着天上的明月,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