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快穿之作者太监了 > 第93章 农妇的逆袭 爹娘到访

第93章 农妇的逆袭 爹娘到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父亲母亲归隐后,便轻易不出门,今日,却怎么来了云阳城了?

    肖实安心中满是困惑,却只能跟着若玉来到他们下榻的住所。

    “芸娘,你们家实安现如今真是一表人才,我们若玉也算是蕙质兰心,你看咱们难得聚上一回,要不趁这个机会,就把这亲事给定了吧?”

    下人刚引着肖实安走到厅堂前的影壁后,便听到厅内王母王蔓儿这一席话,再看身旁的若玉,脸上早飞起了红霞,羞涩地低下头去。

    “蔓儿姐姐,若玉这孩子我看着也很是喜欢,若是”

    “娘!”

    一脸笑意的傅氏傅芸娘正要接着往下说时,却被突然闯了进来的肖实安急急出言打断。

    “见过王婶子。”

    肖实安知晓自己失礼,朝王母连忙作揖后,抱歉一笑:

    “多谢婶子美意,只不过实安一直将玉妹妹视如自己的亲妹妹,哪有哥哥娶妹妹的道理。”

    跟着进来的若玉顿时脸色一白,不可置信地道:“可是安哥哥”

    “玉儿!”

    眼看再说下去,这傻闺女定会说出些傻话来。

    王母连忙喝斥一声,又换了脸色柔声道:“你刚回来,有些累了,先下去休息吧,我和你傅姨再聊会。”

    傅氏也连忙出声道:“安儿,你父亲现下正和你世伯在书房,你也过去看看。”

    若玉双脚一跺,掩着面便哭着跑了出去。

    肖实安看这模样,哪里还不明白玉儿对自己存的心思,他后知后觉,后悔这几日没早些察觉,与她拉开一些距离。

    自己的心是再也住不下其他人了。

    他抬头看向傅氏,张嘴还想说些什么,可瞧见傅氏不断地朝自己使眼色,也只好心不在焉地作了揖,前往书房。

    “蔓儿姐姐,若玉这姑娘我实在喜欢得紧,”

    眼见两个孩子都出去了,傅氏一声长叹,很是惭愧地道:

    “只可惜安儿这孩子看着是孝顺有加,但是打小便是个倔脾气,老头子原想让他走仕途,那笤子都不知道打断了多少根,他还是偏要学医,愣是没扭过来。”

    看着王母神色缓和了不少,她又继续道:

    “老话说,结亲不结仇,说到底是我们安儿没这个福气,你说,没得为这强扭的瓜,把咱们两家都搞得都不亲近了不是?”

    王母虽心中还是不悦,但是毕竟多年的老姐妹,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附和一笑:

    “嗨!这姻缘天注定,这俩孩子缘分不够,强凑一对也没得意思不是?”

    她忽又想起什么,拈起桌上的糕点细细品尝,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实安这孩子可是看上哪家姑娘了?”

    “没听这孩子说过啊?”

    傅氏皱起眉头仔细思索一番,无奈答道:“这孩子上个月才游历回来,出去回来都没提起过旁的姑娘。”

    她说到这,忽又停顿下来,似是想到了什么,便生生转了话头,打趣道:

    “哎,孩子大了,即便有什么心事,也不和我这当娘的说咯。”

    “我可听说,实安可是住在你那女徒弟家里的,难不成,他心里竟是装着那小寡妇?”

    王母还是不死心,索性直接将若玉那听来的闲话挑明:

    “玉儿说,那小寡妇年轻漂亮,能在这城里混得风生水起的,想来心思必是活络的人,实安还小,怕不是被她勾了去?”

    “阿爽是个好孩子,我是晓得的。”

    这话便有些难听了,傅氏不着痕迹地皱起了眉,不软不硬地回了过去:

    “都是师兄妹,安儿说开着医馆开销大,便借住在阿爽那,且医馆里有什么事,住得近些两个孩子也方便商量。”

    察觉到她话里的不悦,王母面色讪讪的,只好将话题岔开来,说了些路上的趣事,这事便就此揭过不再提起。

    且说书房这边。

    一身长袍的王世勋正站在书桌前,看着背对着他、只盯着墙上字画不语的肖启明,又是一声长叹。

    他苦口婆心地再次开口劝道:

    “肖老弟,我知你是心灰意冷,不过那件事都过去了这么久,大家都知晓你的无辜,你又何苦与自己过不去呢?”

    “虽说敬长兄最终安然无恙,但在那大狱里走了一遭,又岂能毫发无损。”

    肖启明摇摇头,长叹道:唉!终归是我识人不清,连累了无辜之人,险些酿成大祸啊。”

    王世勋转身从匣子内取出一封信递丢在桌上,一屁股坐回太师椅上生气道:

    “你这老顽固!我早知你会如此说,这封信是我出京时,敬长叮嘱我一定要亲手交于你的,你好好看看吧。”

    肖启明神色一动,双手颤抖地拿起信,看着信封上写着:“启明吾弟亲启”几个字,便湿润了眼眶。

    片刻后,看完信件的肖启明将信郑重地塞了回去,扶着桌案抚须长叹:“敬长兄大义啊!”

    过了许久,他才悠悠地开口道:“回京一事,容我再考虑考虑罢。”

    门外。

    听了许久的肖实安也是一阵沉默。

    父亲遇上那件事的时候,他虽年纪尚小,但这个中原由实平都一五一十地告与他知。

    彼时,肖启明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名医,收的一名得意门生进宫当上了御医,混得风生水起,好不风光。

    只可惜这个父亲心中最引以为傲的徒弟,竟野心勃勃参与到皇子夺嫡的斗争中去。

    权力熏心的他竟不惜陷害父亲亲如兄弟的好友,太傅孙敬长。

    所幸太子在这场斗争中赢了下来,及时将身陷囹圄的孙敬长救了出来。

    秋后算帐的新皇,将那帮逆党清了个干净。

    父亲虽能幸免,但是总觉得自己识人不清,才害得好友平白入了一回大狱。

    自此便心灰意冷地归隐山野,窝居在小山村里,当个普普通通的村医。

    如今,父亲又将如何打算呢?

    想到刚有起色的医馆,刚有了希望的一段感情,肖实安内心矛盾得很。

    听得屋内气氛有所缓和,他便在门外咳了几声后,才叩响了门板。

    “见过世伯,见过父亲。”

    肖实安老实地见礼,故作轻松地道:

    “父亲怎的突然来了,可是要来考察儿子的医馆的?”

    肖启明看着这继承自己衣钵的小儿子,神色不由缓和下来,嗔道:

    “什么你的医馆,今日我在酒楼里,听的最多的便是阿爽的本事!”

    “师妹自然是了不得,要不也不能是您老人家的关门弟子啊!”

    夸的是李小爽,肖实安与有荣焉,粲然一笑。

    “尽拍我马屁!”肖启明嘴上骂着,心里却早乐开了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