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陵轶事 > 第80章:游玩袁家界

第80章:游玩袁家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到电影队,焦师傅向柴师傅说了,我们几个的学习情况,并说小丁得了一等奖。还讲了我差一点当了,州委员剩龙快婿的事,听的柴师傅和小卫都哈哈大笑。

    说我们可真行,敢在自治州里放映电影,还得到军区首长的夸奖,真是太给铁路上的人露脸了。叫焦师傅好好向处领导汇报汇报,也好奖励奖励他们。

    焦师傅说:

    “他们几个商量好了,想去看一下天子山的御笔峰。我想我们也来大庸快两年了,哪也没去过。趁这次机会,咱们也都去一趟,你看怎么样?”

    柴师傅笑笑说:

    “行,我们都去放松放松,有这样的机会难得。”

    第二天我们一行八人,开车去了城北,汽车在主要公路上开了有十多公里,一直没找到进山的公路。焦师傅叫小李在一个进山的路口停下,问一个刚从山里出来的老乡,问他进山的路该怎么走。

    老乡抬头看看我们开的汽车,摇摇头说:

    “进山没有汽车路,只有行人能过去。”

    我们问他这里离天子山有多远,老乡说:

    “这里到天子山远的很,恐怕你们一天也走不到。”

    我们又问他这咐近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们是出来散心的。

    老乡说:

    “这里好玩的地方很多,不一定要去天子山。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个袁家界,那里是向王天子出生的地方,很多人都慕名到那里观光。你们出来散心,去袁家界玩玩也不错。”

    听了老乡的话,我们只好把汽车停在一个茶馆前,交了看管费,便步行向深山中走去。

    也不知走了多远,来到一个三岔路口前,不知该向哪个方向去好?正在着急,后边来了一个老乡,我忙上前,先递给老乡一支烟,然后问他说:

    “老乡,我们想去袁家界,你看该走哪条路?”

    老乡看看我说:

    “那你们跟我走吧,我正好要去袁家界。”

    于是我们一行八人,便跟在了老乡的后边,从岔路口的地方向西北方向走去。

    越往里走道路越是崎岖,不多时我们来到一个大峡谷面前。两山之间有一条溪流,我们沿着溪流的边沿小路往前走。

    小路上布满了青苔,一不小心就有滑倒的危险,我们都小心亦亦的往前走。

    小溪两边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黄丝带。

    带路的老乡对我们说,这就是金鞭溪。长长的溪流配上两边的野花,真像一条长长的金鞭。怨不得它叫金鞭溪,真是物如其名。

    过了金鞭溪,上山的路越来越陡,我们一行人已累的气喘虚虚。特别是小卫,在后边让小李扶着还走不动,嘴里不住的在埋怨,真不该来这样的地方,累死了。

    焦师傅,柴师傅两个人已是满头大汗,只有我和小丁几个人还好,一路上有说有笑的不知道累。

    看看前面上坡的路还很远,我怕柴师傅焦师傅他们撑不住,就和小丁说了声,一个人扶着一个慢慢往前走。

    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终于到了山顶,顶上是一块平台。虽然还有上坡下坡,但已比走金鞭溪强多了,两腿也不觉那么累了。

    从平台上向四周观看,这里的景色真是美极了。有峰林,云海,涛松,远处还有一座悬崖瀑布,其水流长度要比后山沟的长多了。虽然相隔甚远,但闷雷般的响声似乎能隐约听见。

    老乡见我们不住四处观望,知道我们来是观景的,他因有事要办,就不再和我们同行,告辞了一声就先走了。

    我问他袁家界还有多远,他说这里就是袁家界地界,前不远就可以到袁家界村。

    老乡走后,我们在原地休息了一会。焦师傅,柴师傅和小卫他们已经累的不行,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

    趁他们休息的时候,我再次观看了下四周。特别是西面,有数不清的石峰,在峡谷中静静矗立。有如列队的士兵,扛着刀槍,准备着向敌人冲锋。

    其中有五个紧挨的石峰,峰头斜向旁边不远的一个独立石峰。似出征的将军在向主帅辞行,马上就要杀向敌人的阵营。

    南边还有一个山峰,如一根长长的棍子,竖立在峡谷中。其高度超过所有的峰顶还要高出许多,犹如东海龙宫里的定海神针,上顶着天,下撑着地。

    歇了一会,大家觉得不累了,又继续往前走。走不远,又看到了一处奇景。

    两座山峰之间,有个天然的石桥,桥长大约有二十多米,上下厚度也有好几米。类似古代的石拱桥,只是此桥不是人工修建的,是个天然的石洞把它衬托出来的。

    石洞两边的石壁,垂直高度深不见底,估计有几百米深。最下边还有一条沟,沟水淙淙流淌,也不知流向什么地方。

    从桥下石洞远望,只见白云飞渡,奇峰林立。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独立山峰,尽入眼底,让你目不暇接。

    这个天然石桥,就是天下第一桥。这是后来在报纸上看到报道后知道的,当时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现在真想再去看看,可惜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

    中午的时候我们到了袁家界,每个人都饿的饥肠碌碌。可当时村里还没有饭店,多亏我们来时带了干粮,要不然会饿肚子的。

    吃干粮不喝水,下咽很困难。一个老乡看见了,给我们提来了一壶开水和几个碗,给每个人倒了一碗水。有了水,吃干粮好多了,我们一行人都向老乡表示感谢。

    老乡觉得很惭愧,说我们从远处来,本该尽尽地主之意,管我们顿便饭。

    可当时家家都困难,一年的口粮还不够半年吃,哪里有多余的东西来照顾客人?只有烧壶开水给客人喝,真是惭愧。

    我们很了解老乡的心情,当时是供应制,谁家也没有多余的东西。我们喝了老乡送来的开水,吃了自带的干粮,身上又有了力气,准备再去看几个景点。

    老乡见我们还要去看风景,就自报奋勇,要给我们带路。我们都很感激,在这荒凉的大山里,没有人领着,是要走很多冤枉路的。这回好了,有人带着,会省好多的力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