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叠云刀
收拾完这些赃物挨个锁好码放在房间一角盖上纸板就准备出发去潼城。对于这次潼城之行还是充满期待的,毕竟桃心男说过确实有一位叫张梁的刀客被他们闹腾过!
到达潼城县城已是中午时分,漫无目的的驱车在县城转了一圈见识到了秦省第一关的波澜壮阔和历史底蕴。作为古都的东大门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大大小小发生过的战斗超过四十余场!抗战时期鬼子想通过这里进驻关中平原以达到控制大西北的目的,结果被先辈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鬼子牢牢遏制在黄河对岸不得寸进!
当时桃心男也记不起张梁是哪个乡哪个镇的,只得先从铁匠铺入手。幸亏自己带了那把猎刀,问问这里的铁匠也许会有收获。
寻找一间肉夹馍小店吃午饭,到了潼城不吃肉夹馍鸭片汤那就和没来过一样!
“客官,想吃点啥?”一坐下店里一位店小二打扮的小伙就上来招呼,一身的装扮加上古老的用词仿佛进入民国时代的餐馆一样!
“两个肉夹馍一碗鸭片汤,再来两头大蒜!”黄洋稍稍愣了一下说道。还别说感觉挺特别的!
“客官一看就是行家!来到咱潼城肉夹馍鸭片汤那都是标配!再加上一头大蒜,就一个字,美滴很!”店小二熟络的奉承道。
“哦?这么说小哥你是咱潼城本地人了?”黄洋见小二挺能聊的就想多打听点消息。
“那必须滴呀!自小在这儿长大,光在这小店都已经干三年了!”店小二说道。
“哦!那正好,你要不是太忙的话我向你打听的事儿!”说着递给他一包猴王香烟。这是为了打听消息特意买的!
“您客气!客官有啥问题直接问吧,只要是潼城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事儿我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小二接过烟喜滋滋的说道。
“在过去咱们这里有刀客的传说,你听说过一位叫张梁的刀客吗?”黄洋直接问道。
“刀客呀!这你可问对人了!潼城刀客在历史上可是很有名的!……”店小二一提起潼城刀客就是一脸的骄傲!眉飞色舞的简述起刀客的故事,把主要任务张梁早已抛到脑后了!
据小伙所说这里的刀客自清末就出现了,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破产的小生意人自发的聚在一起舞刀弄枪的成立了秘密团体,劫富济贫押镖贩盐成慢慢在当地小有盛名!后来革命军兴起许多人都参加了同盟国为推翻封建统治立下过汗马功劳。在之后抗战爆发许多人又投身抗战大业,为守住关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店小二讲的眉飞色舞满脸骄傲,可是对张梁此人知之不详,有张姓刀客他倒是听长辈说起过但是不是叫张梁他不敢肯定!
得!瞎耽误功夫!
问清楚那个地方有铁匠铺吃午饭直接过去。
这是一条老街,两侧青砖明清时期留下的店铺依旧保留着当年的模样,裁缝店、布庄、小吃店、杂货铺一家挨着一家,靠近巷子深处老远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街道末端三间房子大小的铁匠铺里四位师傅正在里面忙活,两人一组各自守着一架炉灶正在打铁。一位师傅用铁钳从火炉中夹出一根烧的发红的铁条放在枕案上,另一只手拿着小铁锤轻点铁条某部。另一位师傅高高扬起大铁锤狠劲的砸在那个部位上。二人配合的十分默契,一饮一啄间尽含一种韵味!
“这位乡党,你想打个啥工具?”正当黄洋看的出神身后响起汉子粗犷的声音。
“哦哦,看你们打铁都入迷了!师傅你看一下这刀是你们这里打出来的吗?我想找到打制它的师傅或者传人复制一把!”说着拿出那把雁羽都撞不断猎刀递给师傅。
“叠云刀!你是从哪儿弄来的?”师傅一见这把猎刀惊叫出声。
“哦,师傅认识这把猎刀?”黄洋眼前一亮问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打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刚才店小二就告诉他全县只有这里还保留着一间铁匠铺子。平时打打农具打个铡刀什么的。毕竟菜刀、剪刀、斧头这类常用的工具已经大批量有卖的,没人愿意在铁匠铺等半天才拿到货。
正因为如此师傅一下子认出这把猎刀黄洋还是很欣喜的!
“认识!咋能不认识呢?这就是我们潼城铁匠的骄傲,多少年都没见过了!”师傅满脸络腮胡都有些颤抖,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师傅能否耽误你一会儿借一步说话,关于这把刀我也有许多问题想请教。”黄洋见师傅有些激动就递过去一包烟说道。
络腮胡也不客气,接过烟拆开抽一根点着猛吸了两口才开口说道:“咱们到院子里聊吧!”
跟着师傅进了院子这是一个和郝自强的弟弟家差不多的小院,里面零零碎碎的堆放着各种废弃的铁质农具。犁铧、撅头、洋镐、铡刀、火钳等等,显然是当做原料回收使用的。
“坐,条件简陋你别在意!”说着二人在石桌旁坐下,络腮胡给他倒了一杯浓茶说道。
“不客气!实不相瞒我是来找人的,这把刀听原主人说当年是从咱潼城经常给刀客打制砍刀的铁匠师傅手里得来的,就想过来碰碰运气。既然你认识这把刀可否指点一下?”黄洋开门见山的说道。
“哦?你要找什么人?”络腮胡放下猎刀问道。对于眼前这位年轻小伙的坦率很有好感。
“一位刀客!也是一位抗日英雄的后人!”
“啊?……”络腮胡更加惊讶了,在这小小县城有数的几位抗战老兵他自然了如指掌,他们的后人早已飞黄腾达搬离了家乡,没再听说过还有后人在此生活呀?
“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络腮胡不由得敬重起来,能上门寻找英雄的后人这位想必也不简单!
“张成,两个孩子分别叫张栋和张梁!应该是抗战年代搬来此处的!”黄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