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现实残酷
在僵持过程中,廖知府眼看不少百姓,因为缺衣少食加上疫病发作,在人群中不停地倒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在地上拼命磕头,
“大人,求求你了,给我们点粮食,救救我的孩子吧!”
“大人,你行行好,给我们口吃的,派大夫给我儿治病,别再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廖知府红着眼眶长叹了一声,他一边命那些家眷,将病倒的人集中在一处,让大夫进行诊治和抢救;一边派人用粮食熬粥,让他们现场领粥垫垫肚子。
粥熬好之后,廖知府狠下心肠说道:
“诸位都看见了,本官已经命人熬好了粥。如果大家不哄抢,老老实实排好队,本官就给大家施粥,并给每人发放一些粮食。
如果诸位要趁乱哄抢,把这粥打翻了,或想要把粮食给抢了,本官就陪诸位耗在这里。诸位别说想要去秦州城,就是施粥放粮,诸位也不用想了。
这里的人不少,可能前面领了粥的喝完了,后面的人都还没有轮上。还请诸位相互监督,只要是领了粥和粮食的,除非是病得走不动了,要立刻往秦泰镇方向折返。
本官已经传信给秦郃县章县令,在前面的安平镇上搭建窝棚。凡是能走动的,都到镇子上去,帮着搭建窝棚,让自己和家人有个安身之所。
如果诸位相互包庇,合起伙来重复领取粥和粮食,一经发现,本官觉不容情。
如果有病人走不动路的,可以留下来,本官会安排人搭建帐篷,收治病重的百姓。重病患者可以留下一位家属进行照料,其余的人,要退到安平镇上去。
诸位放心,本官既然来到这里,定会解决诸位的粮食问题,也会给大家派大夫治病。还请诸位配合本官,大家齐心合力,尽快度过这次难关。
前几个月,皇上给每个村子,都发放了一本《应急常识手册》。大家都知道,这个册子,是逸王妃和几位老神医编写的。册子上是不是说了,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
现在大家全挤在一处,就算原本身体好的,因
为与病人接触的时间长了,难免会过了病气不是?大家领了粮食就尽快后退,既可以避免病情加重,还可以不用在露天过夜。
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廖知府一番软硬兼施,好说歹说,终于把百姓安抚下来。就算有人想要捣乱。可廖知府放了狠话,谁要是不听招呼,在施粥放粮的时候捣乱,就停止施粥放粮。
如此一来,百姓终于理智占据了上风,开始排队领取粥和粮食。
因为人太多,廖知府让人不断熬粥,一个锅空了,立刻又继续打水放粮,接着熬下一锅。
至于粮食的发放,则是由城防卫严密看守着,每人给舀上两碗粗粮。
身体稍微好一些的百姓,听了廖知府的话,害怕自己挤在人群中,让自己病情加重。他们把粮食装在随身携带的布袋里,端着碗稀里哗啦把粥喝了,就快速朝安平镇撤离。
后面排队的人,也紧盯着自己前面的人,害怕有人插队,让自己领不到粮食。这样一来,终于形成了良性循环。
廖知府在这里忙活了一整天,不少领到粮食的,都往安平镇折返。在天黑之前,廖知府停止了粮食发放,组织人手给重病患者搭建帐篷。
就算有府城的大夫,面对众多倒地不起的患者,人手仍然是捉襟见肘。除了大夫不够,还面临药材稀缺的窘境。
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夫都是有选择性地救人。看着那些高热不退,情况特别严重的病人,他们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决绝地转身而去。
就算病人的家属死缠着不放,或对他们破口大骂,大夫们被逼急了,也红着眼眶说道:
“老夫只能治病,不能从阎王爷手里抢命!咱们就这么点人手,他已经必死无疑,老夫与其把精力放在他身上,还不如腾出手来,多救几个可以活命的病人。”
于是,其它病人和家属连忙上前,拉了大夫就走,“你家的人都救不活了,你就别耽搁时间了,让大夫来救救咱们这些人吧。”
那些被放弃的病患家属,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被
抛弃,成为被放弃的那批人,他们无助的抱着病人哭成一团。有时候哭着哭着,那些病人就在怀里断了气。
得益于邹婉兮主导编制的《应急常识手册》,廖知府知道,一旦染了疫症的病人死亡,最好的处置方式,就是将他们进行火化,以此隔断传染源。
峡谷内留下来的,基本上是重症病人,许多人还来不及抢救,就丧失了性命。廖知府命令手下人,将这些人的遗体集中起来,要进行火化。
可是家属不干了,“你们这些狗官,不给我们治病就算了。他都已经死了,你还让他不得安生!你要是烧了他,我和你拼命。”
廖知府和城防卫,这些日子连轴转下来,本来就累得不轻。这些老百姓因为疾病和饥饿,体力也严重不足,但他们憋了一口气,一旦发起狠来,威力也不算小。
城防卫心里难过又憋屈,他们不断劝说道:
“你们都远离秦泰县了,现在人死在外地,不把他尽快火化了,你还要运回秦泰县不成?人死不能复生,现在情况特殊,你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紧。
如果不把他们火化了,等过些时候,他们把病气过给你,你怎么办?你也看到了,现在大夫紧缺,药材不足。咱们还是静下心来,多想想自己吧。”
一时之间,峡谷内一片混乱,哭嚎声、怒骂声、劝说声交织在一处。
幸亏邹婉兮有先见之明,她让闵老等人编制的常识册子,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几乎每个村子都得了一份。
皇上下了圣旨,要求里正拿到册子之后,必须要给村民宣讲,让老百姓知道一些基础常识。在潜移默化影响下,老百姓对于一些医学常识,都有个大致的了解。
他们知道,得了疫症之后,最稳妥的处置办法是什么。
如今现实摆在眼前,许多人不得不清醒意识到: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就算人死为大,也要他们自己先保住命才成。要不然,大家都病死了,谁来看顾嗷嗷待哺的孩子?
最终,廖知府等人顶着一身抓挠伤,终于把老百姓安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