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杜月儿的身事
李恬赶紧低下头,脸色羞红,紧张说道:“杜师姐喜欢就多吃点吧!”
见杜月儿没有反应,李恬微微抬起头,偷偷看着她,忽然发现一直温柔大方的杜月儿此时满脸泪水。
李恬赶紧问道:“杜师姐怎么了吗?”
白仙仙也很担心说道:“月儿姐姐怎么哭啦?”
“我想起我爹了,他做的饭菜也和小师弟一般好吃。”杜月儿抹了一把眼泪,带着哭腔说道。
难道杜师姐的父亲出事了吗?李恬此时心里隐隐有所察觉,不敢开口相问。
白仙仙可不懂那些,直接开口说道:“月儿姐姐可以下山找你爹爹呀!”
李恬赶忙制止,拉了拉白仙仙,可已经来不及了,话已开口。
杜月儿轻声说道:“没事的小师弟,我父母已经去世了。
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我们村子叫做荷莲村,因为村里开满了白色荷花,所以得到这个名字。
六年前,在那炎热的夏天里,有一天,十个黑衣人,他们脸上戴着鬼面具,手中拿着武器,冲入村子里。
见人就杀,只留下小孩在那哭泣,其余百姓都被他们残忍杀害,小孩子们眼睁睁看着父母惨死在他们面前。
那天原本热闹的村子,只剩下他们那疯狂的笑声,和孩子们那凄凉的哭声。
那白色的莲花也全被鲜血染红,清澈的湖水,也变得鲜红。
那日师父他刚好路过我们村,感受到浓郁的血气,他立刻赶来。
他将那些黑衣人全杀光了后,帮我们安葬父母,还带我们上山修炼。
才得知那些黑衣人都是修罗宗的人。
我们能活下来,靠的全是师父和宗门,未来宗门必定将那些魔道铲除。”
白仙仙和李恬二人静静听着,见她讲完。
白仙仙安慰说道:“月儿姐姐别伤心了,那些坏人迟早被杀光光的。”
杜月儿随着故事讲完,她也松了一口气,说道:“放心吧!我没事的。这么多年一直憋在心里,今日说出来就好了。”
此时李恬心里乱成一团,魔道中人的凶残他是见过的,玉玲珑那残忍的杀人方式,但他捡回来了一条命,完全不能让他提起对魔教的恨。
李恬问道:“杜师姐,难道魔教的那些人非杀不可吗?”
“小师弟,魔教中人,生性歹毒,我们正道岂能放过他们。
正魔两道的仇怨持续几十万年,早已不能善了了。
小师弟你以后万不可心慈手软,否则后悔都来不及了,更不能和魔教沾染半点关系。”杜月儿严肃说道。
李恬听后还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忍住没说,点了点头。
他想着自己向父亲的承诺,修仙的目的,自己为了什么来修炼。
儿时对这新世界的好奇,让他想迈入修仙,如今才知道这世界根本不和自己想的一样自由。
有着无数的宗门规矩,让他心里无比茫然。
正魔两道仇恨根本不可能轻易化解,一次又一次的大战、入侵。
死亡的人数早已数不清了。
一直温柔大方的杜月儿,此时也露出了对魔教的仇恨。
若是没有修罗宗那些疯子,如今她父母一定还能安享晚年,还能看着她长大,成家。
杜月儿深吸一口气,缓和一下自己情绪说道:“还好有小师弟和仙儿妹妹,让我倾诉这憋了六年的痛苦,这一说出来就感觉好多了。”
杜月儿又露出她那迷人的笑容。
白仙仙生气说道:“月儿姐姐说的对,魔教的人最坏了,上次把我关起来,都不给我好吃的。
还好有小恬哥哥救我,不然都不知道怎么逃出来了。”
“哦,小师弟你们还遇到了魔教之人?”杜月儿惊讶问道。
“上次柳师姐下山做任务,我好奇也跟着去了。
柳师姐中了计,我修为太低,结果被她俘虏了,才遇到仙儿妹妹。
最后柳师姐来救我们出去,也身受重伤。”李恬缓过神来,将上次事情简单说出。
“柳依依吗?何人能伤她?”杜月儿疑惑道。
柳依依的实力她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上次交手时明显不弱于自己多少,虽然修为稍低,但实力还是有的。
李恬犹豫回答道:“是……是那玉玲珑。”
“小师弟,你可千万不要被她那美色迷惑了。
那女人可没少骗我们正道弟子,一些心性不坚的弟子就容易被她迷惑。
就连一些佛门弟子也不例外,这些人和那女人睡了一夜之后,都是被她残忍杀害。”杜月儿看着李恬紧张说道,生怕李恬被其蒙骗。
见李恬点点头,才放心。
杜月儿接着说道:“小师弟,还有一个多月宗门开启秘境,到时候里面修炼会特别快。
这次炼气期筑基期弟子也都可以进入,到时候在外围修炼,你的修为应该会进步不少吧!”
她没有将自己管理此事说出来,心里想着,到时候安排一个能力强一点的师弟带领他们,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月儿姐姐,我也能去吗?”白仙仙好奇问道。
“这个没问题,到时候你跟着小师弟,还能保护他呢。”杜月儿笑着说道。
李恬十分尴尬,看了一眼白仙仙,谁让他如今还在炼气期呢?
“小恬哥哥,我保护你哦!嘿嘿嘿。”白仙仙笑嘻嘻说道,吐了吐她那小舌头。
李恬心里却是暗暗苦笑,一个月完全不够他神魂突破,修为更不能轻易提升。
此时这个秘境开启,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小师弟我们再合奏几曲吧!”杜月儿说着,便将紫阳笛拿出。
李恬也去把琴抱了出来,二人开始了音律上的交流。
原本思绪如一团乱麻的李恬,也渐渐被杜月儿带了回来。
琴笛共鸣,优美声音向外传出,充满了思恋之情,渐渐的有路过的弟子被吸引过来了,御剑停在空中。
在院子外面欣赏着,眼尖的人,忽然有所发现,说道:“这不是杜月儿吗,我们宗门的女神啊!”
“那个弹琴的少年是谁?”
“他们之是什么关系啊!这应该是那小弟子的院子吧!”
……
一个个好奇讨论着,消息不断改编四处流传,成为了,“杜月儿夜里私会小师弟,琴笛共鸣掩高歌。”
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离谱。
这十人成虎还真不是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