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63章
许时清有些诧异, 没想到许焕居然能一下子把“事情”猜的那么准确。
“嗯。”他低声应了一句,抬起头看了看事关这件事的主要人物。
“所以殿下您想吗?”
“傻了?”看着许时清认真问着的模样,楚尧勾了勾唇, 抬起手摸了许时清的头发:“我若是不想,今早的局势也不会那么紧张。”
徒然被点明了,许时清终于是想起了今早早朝中怀疑过的疑问。
难怪,他的感觉果然没有错,今早的早朝底下风起云涌, 就连争吵也更激烈了些。
只是看样子似乎又是在一个平衡点上并没有被打破,所以再一次不了了之了。
“那您得早点去找陛下先下手为强了。”许焕给出了建议:“只要您主动请缨, 陛下会同意的吧!”
“嗯。”楚尧点头。
“明早早朝中会有人提出早点修路的事宜,到时候我的人会马上把我推上去。”
“那便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许时清和许焕和楚尧请辞, 离开了皇宫。
……
同样是出了宫门, 比起太子党的高兴,有些人却不满意了。
与万物居一墙之隔的万福楼内,再好的珍馐没人去品鉴, 也不由得冷落了下来。
包厢里的气氛并不凝固,三人对立而坐, 各有各的心思。
被围坐在中间众星捧月的男子穿了一袭白月色长袍, 一头及腰的黑发也被一支白玉簪给束在一起。
“阿…阿瑜, 这里的什锦糕点味道可好了, 你尝一口?”
此时,杜何庭早已没了当日宴会上针对许时清那般咄咄逼人傲气的模样,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块糕点,递在了白月长袍男子的嘴边,目光中透露着浓浓地期待。
“好。”萧瑜接过糕点, 手指不经意间碰到了杜何庭的手指,杜何庭身子一僵,耳尖红的彻底。
目光灼热地看着萧瑜咬下自己亲手递过去的糕点,杜何庭咧开嘴高兴地笑了笑,又讨好似的,把面前全部的什锦糕点都推到了他的面前。
“这还有很多呢,阿瑜若是喜欢,以后我天天给你买。”
另一边坐着的二皇子楚栝并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凉凉地看着两人之间的互动。
看着杜何庭那小子一副谄媚奉承的模样,只是心里不屑,面上却还是泛着温和的笑。
“瑜儿若是想吃什么,尽管和身边的下人吩咐,御膳房什么都有,又何必那么麻烦。“
“再说了,杜公子说的轻巧,恐怕这吃食连宫门都进不来。”楚栝说道。
“这便不劳二殿下担心了。”二皇子的话,让杜何庭很是不满意。
“只是吃食而已,我若是有心又怎么会送不进去?”
“二殿下还是先担心担心自己吧!”
别人害怕二皇子,他杜何庭可不怕。
他很清楚地知道,楚栝并不敢拿他怎么样,他可是丞相府独子,如果二皇子想要和丞相府长期交好的话,不仅不能动他,还要地顺着他。
怼了一通楚栝之后,杜何庭可管不着他的脸色如何,又马上转头对着萧瑜虚寒弄暖:“阿瑜在宫中住的还好吗?若是不舒适你可以去找柔妃娘娘,她是我亲姑姑,在后宫中也有些话语权,肯定不会亏待了你的。”
“虽然我是南辽质子,但你们皇帝陛下还不至于苛怠我。”萧瑜谢过了杜何庭的好意,而后,又看向黑着脸的二皇子。
“殿下,现在您打算怎么办?”
被萧瑜突然问话,楚栝一愣,但是很快,又调整了过来。
“还能怎么办?现在父皇迟迟没有做下决定,恐怕是有意偏心太子了。”
想到如此,楚栝的脸又更黑了一层。
“刚刚得到消息,太子党的人明天打算推荐太子去修路,我们得快点动作了。”
“修路?”听到如此,萧瑜的白净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叩了叩,而后说道:“既然太子党的人能推荐,您为什么不可以。”
“让丞相大人来开口说这件事,你们皇帝陛下应该会有所斟酌吧。”
“嗯,我可以让我父亲明天推荐让你去修路。”边上的杜何庭附和着萧瑜的话点头。
“这可不是谁说一说就能定下来的。”楚栝摇了摇头,面容有些苦愁。
“若是太子殿下自己意嘱去江城呢?”萧瑜的眼神闪了闪,想到了些什么。
“陛下身边的人留那么久了,总要有点用处的吧。”他说的是很久之前二皇子安排在楚诚身边的眼线。
萧瑜为什么能在宫里住的那么安稳,还和二皇子搭上了联系,便是那眼线的功劳。
现在,那眼线已经成为了楚诚身边值得信任的一人,若是他去楚诚面前说几句,到时候朝堂上再一搅和,那岂不是事半功倍。
“你说得对。”楚栝确实也想过让楚诚身边的人给他上上眼药水,比如淑妃的枕边话,但是无奈皇后实在是防的太深,所以一直没有机会。
萧瑜:“再找人去引一些江城的难民过来,把江城的情况扩散出去,说的越严重越好。”
“太子不是心系百姓吗?江城都快要沦陷了,越拖下去情况就越糟糕,这种情况,谁先待不住,谁就输了。”
“对!”杜何庭重重的点头:“他太子不是心系百姓吗?那就让他急,我们只需要在朝堂上继续和太子党的人拖着,他肯定坐不住。”
“还是瑜儿有办法。”楚栝听完这整个计划,眼前一亮,一把握住了萧瑜叩在桌面上的手。
“若是太子离开了上京城,那这朝堂上的事可不就是我的人说了算了。”
“瑜儿你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
……
下午,突然出现了一大批衣衫破烂的人,扬言是从江城逃难过来的难民,一下子涌入了上京城。
看着他们可怜的模样,有一个小公子动了恻隐之心,好心给了他们几块碎银子,那些难民马上跪了下来,说是感谢神仙公子,要不是有他帮忙,他们恐怕要饿死在这里了。
看着他们诚恳,小公子果然更加怜悯了,问了他们为什么会过来这里。
那些难民好像一下子打开了突破口,开始说起了江城的灾况,大坝失守,水淹房屋,淹死了许多人,几人说完,又开始哭了起来。
“我们是实在没办法了,才会跑过来啊!”
“江城灾情严重,大家都等着官府救命呢,可是等了那么久,也不见得有人出来主事。”
“就是啊,我们在江城饿了那么久,水坝破口越来越大,根本待不下去了。”
“唉,不是说派了范将军带着赈灾粮款过去了吗?”有人听到这些难民说没人主事,马上就开口问了。
“范将军,你们那个范将军长的五大三粗的,又哪里是会治水的样子?只会带着赈灾粮每天在官府门口施粥,但是难民那么多,人多粥少,我们哪里抢地过来啊,每天能抢到一小碗就不错了。”
“当我们听闻赈灾快要没了的时候,这才下定了决心,要是再不走,我们就要饿死了啊!”
“就是就是,不然谁想要背井离乡?求各位老爷夫人行行好,帮帮我们吧!”
只是一下午,江城灾情严重这件事马上在上京城传了开来。
有人痛骂朝廷不作为,明明知道范将军不会治水,还不加派人马过去帮忙。
还有人担心,江城灾情那么可怕,难民恐怕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那些难民该怎么办?
总有些人的亲戚朋友是在江城的,听说了江城情况后,也开始担心了起来。
……
“殿下,现在江城的事传开了,上京城现在已经开始人心浮动了,怎么办?”太子府中,楚尧坐在主位上,和他讨论这件事的,是太子党的人派出的代表,工部的柳尚卿——柳文章。
“派人去安排了吗?”楚尧问道。
柳文章点头:“已经派了人把难民安置好了。”
“范将军今日的信还没递上来,你觉得,那些难民说的话可信吗?”江城灾情在上京城传的沸沸扬扬的,他当然也听说了。
“起码有七分是真的。”柳文章严肃地点了点头,“那些人我派人去查了,确实是从江城逃难过来的难民,不过听他们说是有人给他们打听到能来上京城避难,所以才过来的。”
“而今早那个小公子是太史丞家的公子,太史丞是二皇子党的人,这件事背后,恐怕和二皇有关。”
柳文章顺势把心中的想法也一并地说了出来,接着,他认真地盯着楚尧,想要看楚尧有什么反应。
“你是说,那些难民是楚栝故意引过来的?”楚尧抿了口茶,有些不解。
“把难民都引过来,他图什么?就为了散布舆论?”楚尧认真地想了想,又觉得不怎么可能。
“殿下,二皇子恐怕是要和我们打心理战了。”柳文章能成为太子党派过来的代表人,当然已经了然太子党现役人员如今的全部想法。
他知道的多,当然也看地透彻。
“二皇子是要和您拖着呢,江城现在越来越严重,而那些难民过来了,还带着那么糟糕的消息,您心系百姓,当然会越来越担忧,到时候,若是再没人愿意去治水,恐怕百姓也会对朝廷心寒,这是陛下绝对不想要的结果。”
“舆论散播的越多,朝廷越不作为,身为太子的您能袖手旁观?”
“所以啊殿下,二皇子这回恐怕是有备而来。”
……
一天过去了,涌入上京城的难民越来越多,他们的说法也各说其词,但是唯一统一的,就是都在说江城要被淹没了,江城没救了。
楚诚听到这个的时候,已经是过了晚膳的点了,贴身伺候的大太监恭敬地从门外进来,手中拿着的,是一封密信。
“陛下,这是范将军加急送过来的江城的情况。”
楚诚面无表情地看完了信的内容,而后叹了一口气,又把信放回了案几上。
今日灾情的传播中,那些难民说的江城的情况非常很严重,但是楚诚其实并不怎么听信,直到看到范将军的信。
上面写了江城的近况,虽然不如那些难民说的夸张,可是,却也是不容乐观。
“两位皇子是什么态度?”他问道。
“回陛下,太子殿下出面派人把难民都安置了,二殿下有吩咐人在城外送了些物资。”
“嗯,都不错。”楚诚满意地点了点头,许久,又叹了一口气。
表面功夫谁不会做?
这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江城。
“这样吧,你把这封信临摹两份,让人送去给两位皇子看看。”
楚诚想了想,把密信又拿了起来,装回了信封里面,“不用说什么,直接送过去就行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