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秦王赵盘
姬凿很快就得到了飞鸽传书,再加上这一段时间不断传过来的秦国的情报。他知道这是一个大机遇,可以彻底的确定河西地区是晋国领土的机遇。
“马上传令把蒙家的族人都请到晋都新绛来。”姬凿马上下令道。
“诺!”内侍马上去传令。
“晋侯可是想重用蒙家之人?”李悝问道。
“无非是一个华丽配饰而已!”赵午笑着说道。
“哦!赵部长解释一下。”姬凿也有点好奇他怎么理解的。
“蒙氏在秦国可以算是顶级家族,虽然现在落难了来投奔,如果大王能够接纳他们,那么以后其他国家的贵族看到了很多,首先就会想到投奔晋国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赵午说道。
“还有呢?”姬凿问道。
“晋侯可是一个雄主,自然需要更多的臣子辅佐,蒙氏在秦国能够两代人就发展到这么大势力,虽然他们河西一战输了,但也不能否认蒙家之人的武勇。家族之人毕竟有很多可用之才。”赵午继续说道。
姬凿听了点头称赞:“此话有理。既然蒙氏有此用处,就不能放弃他们,不管是为了大义也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要把人带回来。”
“是!属下立刻派人去接应他们。”赵午答应道。
姬凿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汝等要多收集资料,准备和秦国谈判。秦国现在退兵了只要他们的新君主选出来,肯定会派出人来谈判的。”
“ 诺!”几个人都同时答应。
晋国的老百姓知道,晋国的军队又打了胜仗,又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开垦,那些没有土地的老百姓都开始打听什么时候开始移民了。
因为按照晋国的政策,自己开荒出来的土地,可以五年免税,而且就算以后收税也只收正常土地税的一半。
和晋国情况完全相反的是,秦国的老百姓,本来今年旱灾,粮食产量就不高,许多没有水灌溉的地方颗粒无收。
再加胡人南下,可以说,让老百姓雪上加霜。这时候又传来了蒙家叛逆刺杀秦王。
现在在平阳的王宫祭坛,正在举行一场登基典礼,一个十岁幼儿冕服,上为黑色的上衣,下纁为绛色的围裳绘制了十二章纹作为图案。身前有黄朱色的蔽膝,脚穿舄鞋。
他正一步一步的走上祭天的台阶,现在所有的大臣都远远的跪在了下面,仿佛这个小孩是秦国真正的王。
这个十岁的小孩是赢赵氏从家族中选出来的叫赢赵盘,这个小孩从小因为父亲战死,母亲因为劳累也撒手人寰。他是靠着族人施舍食物才活到了今天。本来他都因为今年旱灾可能会饿死了,没想到会被几大家族的人选为王位的继承人。
这个小孩虽然年纪很小,但却表现的很沉稳冷静,他站在祭坛的上面,俯视着下面跪着的文武群臣。他的王位继承仪式就这样完成了。从此他就是秦王赢盘了。
秦国上下其实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傀儡而已。那七大家族的家主正是冠冕堂皇的把议事大厅搬到了王宫。王宫内外全是他们的人。
秦王宫众人正在商议,河西之事。
“ 诸位大臣河西之事,一直悬而未决现在是该解决的时候了。”景相国由于是这一次发生政变的领导者,现在已经成为了文官第一人。
“现在只能派人去与晋国和谈?毕竟现在秦国国库空虚根本支持不起一场战争。只能希望和谈中能够从晋国获得一些资源。”乞岩说道他现在掌握了禁军还有南军,已经是实力最强的武将了。现在大家其实都清楚,秦国只能和晋国和谈。
“吾认为可以和谈。”范大夫说道。
“嗯,那么大家说说吧。谁愿意去晋国?”景相国说道。
“既然这样就让吾跑一趟吧!”说这句话的是范大夫的小儿子范雎。
范雎曾经作为秦国的使者,出使过楚国,因为犯罪被贬黜了。
现在在朝廷里担任大司农,负责治理田亩、农耕等事务。
“那么大司农就辛苦了。”景相国说道。
“不过在离开秦国之前,吾有一句话要说。”范雎忽然严肃的说道。
“大司农请讲。”景相国说道。
“秦国的军队在河西大败,现在秦国又没有实力发起战争这河西是肯定收不回。这次秦国必须找回颜面。”
“大司农的意思是……”景相国有点疑惑的看着范雎,不明白他为何会这么说。
“吾想知道秦国谈判的底线在哪里? ”范雎问道
“一释放全部秦国被俘虏的士兵和军官。二支援秦国粮食两百万石。三恢复与秦国的商业经商。”景相国说道。
“两百万石?”范雎惊讶的喊道。
景相国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据微臣观察,晋国目前国内粮草恐怕也不多了。毕竟经营是旱灾。”
“底线是一百万石否则的话,秦国根本解决不了粮食的危机。”景相国考虑一下说。
“如此臣只能尽力而为毕竟现在是晋国占优势。”范雎考虑一下说。
“那么这次和谈就麻烦大司农了!”景相国说道。
“大司农请放心,只要是关系到秦国利益的,臣必定尽力而为。”范雎郑重的说道。
“那么就请大司农即刻启程前往晋国。”景相国说。
“诺!微臣告退。”范雎说道,然后向着门口走去
晋国礼部的官员以三驾马车的规格去接在少梁城蒙铭。这已经是最高的标准了,因为按照古代等级制度,不同的等级坐不同的车。根据《周礼》记载:“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马,大夫驾三马,士驾二马。”
也就是说,士大夫最高的标准是三驾马车。
但是,现在礼部的人居然用三辆马车去迎接少梁接蒙铭,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礼部的权限范围,而且还属于僭越。毕竟蒙铭只是一个降臣而已。
如果换做是平时的话,礼部的人肯定会被责罚,但是这次却是按照晋侯姬凿的特意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