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其实不是太监 > 第45章 商业司

第45章 商业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商税?”朱由校慢慢的思索着,“朕也不是没有想过收商税,可朝堂诸公皆不同意,何解?”

    “陛下,他们不同意的原因为何?”江烨看着朱由校,“绝不是所谓与民争利之由,他们口中的民其实就是他们”

    朱由校虽然懈怠了一些,可脾气还算温和,要是换个皇帝,江烨可不敢用这种反问的语气。

    “朕何尝不知,可要是与他们意见不一,则政令不通。圣旨发下去,也是一纸空文”

    朱由校深知,虽然自己是九五之尊,可真要治理国家,还得和文官集团合作。

    否则就会造成,政令不出太和殿的情况。

    江烨缓缓地引导着朱由校的思路:“陛下,虽然朝廷众臣有很多直接或者间接经商的,可亦有不少清廉之士”

    “你的意思是说,让朕重用清廉之士?”

    江烨点了点头,又缓缓摇头:“陛下,所谓清廉之士,或许洁身自好,可治国理政的能力未必见得有多强”

    朱由校疑惑的问道:“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廉洁之人能力未必强,贪腐之人未必是庸人,那岂不是还要维持现状?

    “陛下,微臣认为,首先应当提高官员待遇,而削减冗官”江烨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说道,“太祖皇帝痛恨贪官污吏,可给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了。”

    “海瑞,海刚峰,其母大寿,只能买二斤肉为其祝寿”

    朱由校点了点头:“海刚峰我是知道的,一生清廉”

    江烨继续说道:“有些官员寒窗苦读几十载,一朝为官,可俸禄却难以维持生计。便不得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江烨认为的提高官员收入,并不是后世的高薪养廉。而是要起码保证官员的生活水平。

    一个官员也许能洁身自好一时,可当生活窘迫,看着父母妻儿跟随自己受苦时,未必就能无动于衷。

    “呵呵,小江子,你方才刚说要开源节流,现在又说是要提高官员待遇,这钱从哪来?”

    江烨面露微笑的说道:“陛下,钱,自然从那些不同意收商税的人手里拿!”

    朱由校思索片刻,猛然盯着江烨。

    他已经明白了江烨的用意,用文官去对付文官!

    陛下要提高官员的俸禄待遇,凡是不同意的人,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小江子,朕没有了解过商税具体有多少,能抵得过这些多发的俸禄吗?”

    这个问题很关键,现在朝廷也没钱,要是收不敷出,皇帝自己也不会同意此项政策。

    “陛下,臣以为,提高的待遇不可简单的发钱,而应当切实地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可以为他们修建府邸,多建食舍等等……”

    “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开支的同时,可招募民众做工,让百姓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而且据臣考证,商税如能合理收取,可使国库收入翻倍!”

    按照江烨的设想,为官员修建宿舍府邸,食舍。就必须要大量的建筑工人,也算是让资产流入平民阶层的一种办法。

    “提高官员的收入以后,朝廷方可严峻刑法,对于贪腐之徒重拳出击!”

    朱由校不住的点头:“重拳出击,这个词好!如果此事能办成,现在的危局可解!”

    朱由校心想,如果能让国库收入翻倍,而且提高了官员的收入,还能有钱粮支援九变。现在的困局就盘活了!

    “江爱卿,你需要什么,给朕说!只要朕能做到的,你只管开口!”

    朱由校激动之下,称呼都变了。

    江烨很想说他要丽妃,但还是没有胆量说出口……

    “陛下,臣请在户部新设一司,名为商业司,专辖商业之事,可选一郎中主事”

    朱由校转过身扶着龙椅慢慢思索着:“新设一司,本朝没有先例啊……”

    “陛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朱由校长叹一口气道:“也罢,朕就做个非常之君!”朱由校想到事成之后的成果,为解如今之局只能同意。

    “只是这商业司新设,主官也得是非常之人!寻常官员做不得”朱由校很明白,这种变革,必须得要一位年富力强,善于商业,而且清廉的人才能担此重任。

    而朱由校熟悉的官员中,有些虽然能力强,却已身居高位,而郎中只是五品官,总不能降级任命吧。

    这些年疏于政事,对于低阶官员认识太少。

    朱由校有些后悔,后悔现在才醒悟,等到真正用人之际,自己脑海中却想不到可用之人。

    朱由校想不到人选,而江烨心中早已给商业司想好了主事之人。

    “陛下,臣在东厂翻阅记录,发现一人,此人担任商业司主官最为适合不过!”

    “哦,是谁?”

    朱由校很是好奇,有什么人是能力强,而且现在品级不高,同时又很清廉的呢?

    “前户部郎中,杨嗣昌!”

    江烨早就想提拔此人了,之所以是前户部郎中,正是因为受魏忠贤迫害,而辞官归隐。

    后世评价杨嗣昌,是最有可能拯救大明之人。

    在杨嗣昌归隐时,仍不忘关心国事,得知边关财政吃紧,将他在户部参与财政管理的经历编著成《地官集》。

    对于财政一道,颇为精通。

    而此人最为惊艳世人的政绩,却是在军事上。

    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万农民军流动作战。

    正是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政策,打得二人张献忠接受招安,不可一世的闯王只剩十八骑逃亡商洛山中。

    为大明创造了回光返照的一瞬间。

    可惜得是,个人的努力终究是抵不过历史的潮流。崇祯并没有听杨嗣昌的建议杀张献忠。

    也因为追杀李自成的将领孙传庭和洪承畴被调回京师勤王,使得诈降的张献忠和李自成获得了喘息的空隙。

    最终厉兵秣马,卷土归来的二人,埋葬了大明。

    而现在,杨嗣昌才三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