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受举荐恩侯得实缺 蒙恩典存周出外任
“贾赦怎样?”
“恩侯兄?亏你能想得出来。”林如海笑道:“恩侯兄做事力求成功,不拘小节,又略有些爱财,倒真是个不错的人选。只须得提醒他不许严刑峻法、闹出人命才行。”
王紫凝不禁又一次感叹语言的艺术:什么力求成功、不拘小节、略有些爱财,不就是混不吝外加贪婪吗?
眼看着天色都要黑了,她可不想留在林府用晚膳,便要告辞而去。
林如海却幽幽来了一句:“之前我让你直接唤我‘如海’,你说叫不出口,这‘贾赦’二字,你叫得倒是自然。”
王紫凝:“???”
“林如海三字,我叫得也很自然!”
说完,也懒得与他细论,抬脚出门便走。
林如海沉默一晌,叹道:“说到底,我和他们一样,都不过是书里的人物罢了。也不知我这个人,何时才能走进你的心里。”
就像适才说到贾元春之事,紫凝明明是心里有了猜测,却丝毫不肯透露半分。
林如海便知道,她对自己的信任还是不够。
到底是谁泄的密?林如海苦笑一声——皇帝对他的信任也不过如此。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真的是件奇怪的事情。便是皇帝,也猜不到,贾元春对紫凝的信任,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以为只要贾元春知道了这些事情,便会对贾家、对紫凝有了猜忌;且紫凝若知道贾元春掌握了这些消息,可能会怀疑贾母或邢夫人泄密,那么,林贾两家如今的同盟关系便会有了裂痕。
陛下要他当孤臣,自然容不得他跟勋贵世家牵扯太深。
否则当初也不会他一娶了贾敏,便被调离京都,在扬州盐课的位置上,一坐多年了。
却不知,人心岂是那么容易拿捏的?贾元春不禁没有怀疑紫凝,竟连消息的来源,都一股脑儿告诉了她!
——或许,真的应该把目光放在下一任皇帝身上了。
翌日,林如海进宫重提火器一事,便把王紫凝提出的“重赏”、“提成”之策告诉皇帝。
“若是真能量产出这世上最好的火器,便是多让他们得些银子又何妨?”皇帝觉得此策可行,不过……“这主意可不像你这读书人能想出来的,倒像出自你那未婚妻的手笔。”
林如海赞道:“陛下圣明!正是她帮忙出的主意,此等商贾之流的想法,有时倒也实用。”
皇帝因问道:“此等想法不合为官之道,怕是听起来虽好,若是交不到合适的人手上,未必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力。你可有人选推荐?”
林如海张了张口,却又似临时改口道:“此事牵涉甚大,尚须陛下亲自指定人选,微臣不敢逾越。”
“你这老家伙,越老越圆滑了!”皇帝不乐意了:“朕看你明明就是有了人选,偏偏不说!”
“陛下明鉴!微臣心中确实有个人选,只是昨日听了王四小姐一席话,又觉得不太合适。”林如海解释道。
“却是何人?”
“贾赦贾恩侯。”
“为何不合适?”皇帝听到这个人选,都觉得眼前一亮。
跟王子腾有大仇,身份爵位也够,更妙的是这老家伙的性格,干这件事再合适不过!
“怕他嘴巴不严,万一泄了密,可是大事!”林如海干脆直说了:“贾恩侯竟将贾王氏之事告诉了他夫人邢氏,那邢氏更是拎不清,还说与贤德妃娘娘听……此等口无遮拦的人,焉能担负大任?”
皇帝:“……”
他都替贾恩侯觉得冤!
想了一会子,说道:“朕再考虑考虑,你先回去吧。”
翌日,将军府接到旨意,皇帝特命一等将军贾赦兼任工部侍郎,专门负责火器研究一事。
林如海得到消息,还特意去宫里劝谏皇帝,皇帝表示已经逼贾赦立下了军令状,必不会误事。林如海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了。
林如海是假生气,另一个人是真生气。
——贾政。
得到消息的贾政几乎崩溃——他那浑浑噩噩了大半辈子的大哥,竟这样一跃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他觉得自己似乎流年不利,这一年里头,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好在皇帝似乎猜到了贾政的尴尬,第二天便点了他去外省当学政,并命他八月二十出发。只是这位政老爷仍是时运不济,因为他任学政的地方在海南。
如今这海南可不是后世那样的度假胜地,而是蛮荒之地!但贾政这样没有科举经历的人,去当学政本就不伦不类,也只有这样的文化荒漠配得上了。
这一点,倒是和原著一模一样。
不一样的是,贾政这次不是一个人去的。那傅试见贾政兄弟二人都得了实缺,更是一门心思要把妹子嫁给他,两家竟匆匆订了亲事——若不是皇帝给的日子太紧,傅家恨不得火速成亲!
即便这边没有时间,傅试也让自家老爹老娘带着妹子跟去了海南,在那边发嫁。
毕竟傅秋芳已有二十三岁,贾政更是五十有余。若再等个三四年,能不能生出孩子都两说呢!如今贾瑛一心要跟荣国府切断联系,他还指着自家妹子生个儿子,好继承荣国府的爵位呢。
人到中年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贾政算是都遇上了,还续弦了年轻貌美的新媳妇,却不知为何,总让人感觉无比凄惶。
不过,这些事儿都和王紫凝没有多大关系。
她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无限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妇女解放——呃,不,应该说是女性生涯规划事业中来了。
八月底,第一家女子医馆正式营业。
九月初,王紫凝收购了足量的棉花,成立女子纺织工坊。因每个月能发一两银子,想来的女子很多,可惜工坊规模不大,王紫凝只能从中挑了几十个干净利索,且家境比较困难的先用着。
另外她已经找了几个能工巧匠,琢磨纺纱机和织布机的改良问题——她历史学得不太好,世界史尤其差,对珍妮纺纱机之类的东西只有一点儿模模糊糊的印象,只能稍微提点几句,靠工匠们自己研究。
待研制成功之后,纺织工坊便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
九月底,女医学堂建成,平民女童只要通过考试,便能免费入学,一日还管两顿饭。有那些家境不太好的,见这学堂不要钱还教识字,纷纷把自家女孩儿送了过来。
考试用的是后世经典的智力测试工具——瑞文推理测验中的部分题目。因都是图形推理题,与是否识字关系不大,只看聪明与否。
共筛选出智商较高的一百个孩子,都在七八岁左右,成为女医学堂的第一批学员。
一切都步上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