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破黄巾
临汾城下,结成不规则军阵的黄巾军徐徐压来,但是陈勇却并不担心,因为陈勇发现,这些黄巾军阵中并无攻城利器,也没有手持大盾的甲士,所拥有的仅仅是一些简易云梯和冲车,就算临汾城没有平阳那么高大,陈勇自信有他守城,黄巾军是不可能凭借这些就能攻克的。
“咚、咚、咚”,黄巾军的战鼓声响起,攻城的队伍鱼贯而出,约有万人,虽然服饰甲胄各不相同,但都头裹黄巾,手持的武器也都是清一色的环首刀和钩攘,看来在晋阳收获颇丰。不过这些黄巾军蜂拥而来,没有丝毫阵型可言,反而是集中冲锋,很明显是一群杂兵,应该单纯的是试探一下临汾的防守强度,如果防守薄弱,接下来黄巾军肯定会调集精锐一举攻克县城,如果防守严密,那么黄巾军应该会选择围城,再寻找机会,而后就该刘仁的粮车大队出现了。而这些,正是此前刘仁单独和陈勇交代的种种可能性里面的一种,目前正在陆陆续续地上演着。
城墙之上,陈勇作为曾经幽州边军的精锐,对于守城颇为熟稔,他将自己的两部人马,一部安排在城墙上的重要位置,一部作为机动支援,三千守军则分为三批,轮转守城,万一黄巾军选择久攻的话,也好保持充分的精力应对。攻城的黄巾军已经越来越近了,在城墙上向下射击一百五十步其实就已经可以了,但是陈勇为了追求精度,命令所有人待命,等候命令,终于,当黄巾军距离城墙百步的时候,陈勇下令,“放箭”。
没有抛石车、重盾掩护攻城的步兵此刻就跟移动的靶子一样,顿时,上千支箭矢犹如死神的镰刀,收割着这些集中冲锋的黄巾杂兵的生命,几轮箭雨之后,这些黄巾军都还没有冲到城墙之下,就已经被射破了胆,嚎叫着退了回去,只留下了几千尸体和哀嚎的伤兵。随着攻城的黄巾军退去,黄巾大营才姗姗来迟的响起了鸣金的声音,陈勇看着如潮水退去般的黄巾军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随后黄巾军又尝试进攻了几次,也都无功而返,平白丢了上千条人命后,果然开始了围城,第一日就在黄巾的围城中结束了。陈勇看到黄巾军开始围城,赶忙安排情报卫的人传信给在汾河东岸隐蔽的柳庆告知黄巾军的情况,并撰写了战报安排情报卫的人火速发给刘仁。
刘仁接到陈勇发来的战报,心想虽然还没有见识到黄巾精锐的实力,但就凭这样一群杂兵,即使有精锐辅佐怕也能力有限,但偏偏这样一群人就能一路势如破竹,杀的官兵大败,还攻陷了晋阳城,除了所用裹挟百姓战术的无耻以外,各地区糜烂的官僚系统恐怕才是主要原因吧,不过这也让刘仁对击败这股黄巾更加的具有信心了。浍河河畔的口袋已经准备妥当,刘仁专门挑选了一处开阔地带,并且从汾河往浍河的方向是个缓坡,刘仁将一部人马分别安排在沿途的两处密林之中,另一部则和刘仁的骑兵一起在缓坡顶扎营,而最后一部人马则已准备好了粮车,等着天亮就要缓缓向临汾城而去了,一切就等着杜远入套了。
第二日早上,收到刘仁所部散布的运粮队伍正在路上的消息后,再安排人查验确实有一个两百人的运粮队,运送着五百余牛车,初步估计这批粮食肯定在万石以上。于是杜远果断选择了放弃围城,开始准备渡河抢粮,生怕运粮队得知临汾城被围困而打道回府了一般,乌央乌央的动作迅猛。而刘仁早就命人将附近的大船藏了起来,藏不了的则全部销毁,杜远的人只找到了些小船,不过六月河水并不湍急,加上汾河渡口处的河宽最多不过一百八十步,杜远命手下加急打造木筏,用来渡河。
六月底的天还未入伏,倒也不是很热,午时,黄巾军用过饭后,便开始安排渡河了,霎时间河面出现了上千个木筏,其中零星穿插着一些小船,待大多数木筏到了河中央时更是壮观。突然之间,箭如雨下,没有做任何防备的黄巾军纷纷中箭落水,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前面的木筏小船拼了命的想往回划,而后面的木筏小船又还在前行,一时之间,汾河中央,拥堵无比,像极了后世的车祸现场。这一拥堵,更是很好的给了柳庆的一千人一个射击目标,弓箭纷纷朝拥堵的地方落下,造成了更大的伤亡。
“报,我军渡河过半时,突遇敌袭,损失惨重,请渠帅定夺。”黄巾汾河渡口大营中,一名小校向杜远报告着。
杜远闻言大怒,心想本来之前攻城就不顺利,现在自己过个河又有人来打,真当本帅是泥捏得不成,怒道,“本帅派出去侦查的人是都死绝了不成,都被半渡而击了竟还浑然不觉,给我搞清楚有多少敌人。”
“是,”小校领命而去,营帐中其余将领均噤若寒蝉,但心中却都暗自腹诽,这一路连战连胜,是您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官军不堪一击,对于哨探探听的情报也不查多时了,所谓上行下效,正是如此。
不多时,小校回转而来,“报渠帅,根据我军伤亡情况来看,敌众应有千人。”
杜远闻言怒甚,“区区千人,定然是城内守军发觉我军在打造竹筏,提前过河来袭扰我军的,我十万大军怎能被这区区千人所拦!传本帅将令,给我强渡!黄巾力士开道,我要全歼这伙贼人,把他们一个个剥皮抽筋,挂到临汾城下,以儆效尤!”
随着杜远的命令,黄巾精锐出动,迅速清理了河道,渡河也变得更加坚决,节奏也更快了些。柳庆带着一营士兵继续朝河面射击,直到部分黄巾开始登陆,柳庆带着人绞杀一阵后,随着越来越多的黄巾登陆汾河东岸,柳庆开始按计划向浍河方向撤退,并根据沿路情报卫的人提供的方向,有条不紊的吊住了黄巾军。而一路上情报卫提前布置的陷阱除了有效的阻碍了黄巾的追击之外,更是让杜远火冒三丈,尤其得知这伙溃军逃跑方向就在运粮道路上的时候,杜远下了死命令,全军提速追击,以免溃军和运粮队汇合后都跑掉了。于是杜远在黄巾力士的簇拥下,率领黄巾军的五百余骑军逐渐和大部队脱节,加速追击着柳庆,势要拿这伙官军杀鸡儆猴。
汾河东岸渡口到刘仁隐匿的浍河北岸距离并不远,追击之间,不到半日的功夫,杜远的前锋部队已经来到了缓坡,而且前面就是浍河,杜远忍不住大笑道,“给我上,这下你们可是插翅难逃了。”还不忘向周围的嫡亲将领炫耀,“这伙蠢人,孰不知本帅这一路追赶,目的就是为了把他们赶到河边,来个瓮中捉鳖,哈哈。”此时的杜远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路上追来哪里有看到运粮队的半点踪影。
另一边,刘仁得到消息杜远已亲率骑兵追击而来,也笑道,“哈哈,来得好。”随即看向周围早已等待多时的众人道,“王武领骑兵着甲,随我冲阵斩杀杜远,李青领剩余一部人马接应柳庆,待看到杜远帅旗掉落,再率众人掩杀。众将士,建功立业的时机到来了,随我杀敌见功。”
“杀敌,杀敌,杀敌。”
缓坡的尽头,缓缓行来一排骑兵,皆着玄甲,从头武装到了脚,从人武装到了马,手持长戟,背负环首刀,赫然是重骑兵,一共三十二骑,俱是黑马。三十二骑之前还有一员小将,头戴一顶红缨玄铁盔,身着麒麟吞头连环甲,甲胄未覆之处露出着红色戎服,足下则蹬了一双玄色飞云战靴,弓箭随身,手持长柄偃月刀,坐下踏雪乌骓马也身披轻甲,剑眉星目,面庞坚毅,真可谓是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三十三骑从坡上逐渐加速冲向杜远所在之处,势如奔雷,刘仁更是一马当先,冲入护卫杜远的黄巾力士之中,大刀翻飞,带起片片血花,冲势不减,直奔杜远而去,周围的黄巾力士想要合围阻拦,很快又被冲过来的王武等人如砍菜切瓜一般的收割着生命,这一刻重骑兵对步兵的绝对优势和加速冲锋的威力尽显无疑。杜远只觉得像一团黑云突然出现,再一眨眼,就已在眼前,看着周围无一合之敌的黄巾力士,顿时大惊失色,尤其是发现周围尽是冲起来的重骑兵时,更感到绝望。这时,杜远发现了未着重甲的刘仁,同时发现刘仁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心头更是一喜,不退反进,挥舞着手中的马槊,朝着刘仁的方向攻去,想以此为突破,冲杀过去,这样还有一线生机。
刘仁一直就是盯着杜远的,发现杜远策马而来,喜不自胜,随手解决了周围的一个黄巾力士后也迎了上去。杜远这才发现这员小将虽小,但却如此轻而易举就击杀了一个黄巾力士,必定有些本事,奈何速度已经提起,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喝,看槊!”杜远大喝一声,提升着自己的胆气,对着刘仁一槊刺出。
刘仁马速不减,反而在杜远刺出马槊时来了个二次加速,身体在马上一扭,就躲过了杜远的这一槊,随即与杜远错身而过之际,长刀横扫,快若闪电,一式斩将,带起一颗大好头颅。仅仅一个照面,刘仁就斩杀了杜远,随即马不停蹄的斩杀了跟随在杜远身后的护旗兵,杜远的帅旗赫然倒下。刘仁带着王武等人继续在人群中砍杀,并招呼众人一起大喊,“杜远已死,投降不杀。”黄巾军众人看到帅旗已倒,知道主帅肯定凶多吉少,再加上远处又杀来了一群士兵,被吓破胆的黄巾军瞬间败退,一时之间,四散逃跑的,跪地求饶的,不尽其数。
兵败如山倒,从浍河北岸到汾河东岸之间,溃兵无数,中途又被刘仁提前安排的人马轮流冲杀一番,加上临汾守城军队也在陈勇的调集之下尽数出城渡河围杀,此战黄巾大败,降者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