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不创新?死路一条
邱昌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已经有点等不及,想要打断凌峰和许校长的谈话,表露自己的投资意图。
可脑子里的最后一丝理智,却又不断警告他,贸然打断他人谈话,是很不礼貌、很容易得罪人的行为。
因此。
邱昌宏只能吸气咬牙,强行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分外煎熬的聆听凌峰两人的谈话。
相比之下。
旁边的邱健琛,则要淡定很多,而且他觉得凌峰两人的谈话非常有意义,引人深思。
科研失败的概率极大,极有可能会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可是没有科研,就没有技术革新,就不会带来生产力的暴涨。
没有更强的生产力,自然也就不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让人类社会进步。
那么敢于科研又有实力科研的资本家,便是难得可贵的稀缺资源。
而那些靠人脉背景关系的,靠各种不正当手段做生意赚钱的,靠凭借体量大优势而恃强凌弱的,靠贩卖别人的技术成果而获利的……
他们这些资本家,自然便是毫无价值的剥削者,他们的存在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多大的意义,反而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痛苦。
因为他们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压榨,对手下员工、合作商家甚至客户,想尽一切办法的压榨掠夺,以便于实现利润最大化。
他们所谓的创新,大概就是发明了“加班是福报、大数据杀熟”,让员工加班累到猝死,让客户莫名其妙多花钱,让商家稀里糊涂多给手续费……
这样的资本家,自然就和旧社会的地主买办没什么区别,都是技术含量不大,但胆子却挺大,为了赚更多钱而无所不用其极,连卖国求荣都可以。
当然。
也正因为凌峰敢于搞科研又有能力搞好科研,可以极大增强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所以他和他的芸峰实业集团,才会被西方疯狂制裁打压。
西方喜欢什么样的?
是那些购买他们产品和技术,然后倒腾到国内卖高价的。
是源源不断生产工业原料和普通工业产品,然后低价卖给他们的。
他们不想要国内有能持续科研创新、严重威胁他们高端产业链的科技企业。
他们只想让国内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被高价销售科技产品,被廉价掠夺工业原料和初级工业产品。
芸峰实业集团的迅猛崛起,打破了他们的布局。
从汽车到医药,从高尖端加工制造设备到高性能电子芯片……
许许多多的科技产品,都不用花高价进口了,他们还赚什么钱?
芸峰实业集团反而还利用修复液、减肥茶等产品,赚走了惊人的利润。
所以凌峰被西方恨得要死,而在国内则犹如国宝一般被精心保护。
至于邱家……
邱健琛其实一直很清楚,他们一家之所以富可敌国,其实是这二三十年里,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当初刚开放时,国内很多民生领域都几乎一片空白,各种物资紧缺,各种基础设施急需建设。
那些年想赚钱真的太简单了,只要胆子够大,只要敢于投资,不管是在沿海招工人做代加工,还是直接做进出口贸易代理,都能赚到钱。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可以说投资风险几乎为零,完全可以闭着眼睛投钱,谁的胆子大谁就赚得多。
那些年,以邱闵阳为首的邱家,一直都是贷款大户,能贷十个亿绝对不少一分,所有资金全部用于各种投资。
正如那句老话。
站在了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
吃到了时代红利的邱家,自然而然大发横财,赚得不要太爽。
只可惜……
经济粗放式高速增长的三十年,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从穷弱到小康,这一段高增长时期,所带来各种商机,基本已经所剩无几。
而当经济繁荣起来之后,再想投资经商赚大钱,就越来越难了。
许多人都惊呼,越来越内卷、钱越来越难赚。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就像一个期末考试只有几分的差等生,通过努力考及格不难。
可要想考七八十分,就得花很大力气、付出更多努力。
而如果还想要考九十以上的分数,自然会更加困苦艰难。
邱家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以前闭着眼睛投资都能赚大钱,随随便便投个几十亿开发一个个楼盘,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可现如今呢?
各行各业的竞争都非常大,早就已经没有了躺着都能赚大钱的好日子了。
为了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资本家们必须要与时俱进,走上创新的道路。
这种创新,不单单是指研发新科技新技术,还包括企业管理、经营模式等等。
如果能发明出一种新技术或新材料,让现有的产品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拥有更好的性价比,市场必然会给与丰厚回报。
而如果能发明一种全新的管理制度,让企业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那么也是一种极好的创新,势必也能带来不小的利润。
只可惜的是……
科研的失败风险太大,而管理创新又岂是那么容易?
很多资本家反倒是在‘趋利避害’的本能驱使下,开始走向了黑化之路。
用人成本太高,那就少招人、多加班。
产品成本太高,那就偷工减料、弄虚作假。
运营成本太高,那就想办法压榨商家用户骑手。
科技含量不高,研发不出来就能买则买,买不到就虚假宣传。
总而言之。
让他们搞创新不行,但搞压榨却很专业。
但这样的‘压榨’,显然也是有极限的。
员工压榨太猛会被活活累死,把商家用户坑太惨他们会跑……
靠压榨能提升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而且手段太狠太猛,很容易被反噬。
比如频繁要求加班还不给钱?
那员工们就想尽各种办法摸鱼,看似勤奋,实则咸鱼。
不就是互相伤害吗?那就看谁更技高一筹。
不想着把蛋糕做大,让大家都受益,只想着持续内耗内卷的企业和资本家注定会被淘汰。
因此。
当邱昌宏有点迫不及待的时候,邱健琛反而觉得获益匪浅。
凌峰和许校长的对话,让他深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而邱昌宏听完之后,却并没有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他只知道,机会终于来了。
起身目送许校长离去,房门刚关上,邱昌宏就急不可耐的说道:
“凌董,谢谢你上午及时出手相救,我父亲目前已经转危为安。”
“而且我征得了所有人的同意,由我代替父亲,来和您继续详谈合作。”
“我们邱家愿意拿出三千亿现款,外加十五家企业的股份,换购芸峰实业集团49的股份,您觉得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