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要嫁人啦
“啊?我要嫁人了?!”沈妙坐在临窗的大炕上看着喜滋滋的明珠小丫鬟,满脸震惊,手里的瓜都忘了啃,怎么吃着瓜还吃到了自己家。
“对呀,刚才老夫人老太爷出去领旨,奴婢都听到啦。那宣旨的公公把您好一顿夸呢,说您秉性端淑,有长公主之质;柔明毓德,有安室之美。”小丫鬟放下茶盘满脸的笑意,斟了一盅茶放到沈妙前面的小炕桌上。又把沈妙手里的瓜果拿走打了帕子过来给她擦手凑过来小声说道:“郡主,那谢太傅家的公子听说是今年的探花郎呢,您知道吗。”
“谢太傅?探花郎?!是不是谢远?”沈妙一听也不擦手了,抓着小丫鬟的手有些紧张地问道。
“这……奴婢没听清,好像是叫这么个名。”小丫鬟一脸纠结:“奴婢听到一半就忙着回来给您报信,后面没仔细听。”
沈妙仰靠在大迎枕上心里哀叹:谢远,谢太傅,小郡主……她真的穿成了她的嫂子,嘉柔小郡主。
前一秒还在想甜甜的恋爱什么时候可以轮到自己,下一秒醒过来直接快进到结婚。更重要的是,嫂子在山上的时候透露过几句那个貌似潘安的探花郎面冷心硬,两人连大婚之夜都是分床睡的,后面更是没什么交流,他肯定是不喜这桩亲的。
想到小郡主刚上山时郁郁寡欢没什么生气的样子,沈妙从炕上跳了起来:她要去找祖母问清楚,是不是可以不嫁给谢远啊,真的会成为一对怨偶一段孽缘的。
炕桌边收拾东西的明珠被她吓了一跳忙下炕去拉她:“郡主,郡主这是要去哪儿呀。”主仆两人刚走到门口迎面撞上了护国公老夫人,笑眯眯地由老嬷嬷陪着跨进小院门。
“妙妙啊,这是又要去哪儿,先别急着出去。过来,祖母给你说件好事。”老夫人已经六十出头了,因为常年习武腿脚要比一般老年人腿脚灵便些,因此也不用老嬷嬷扶着自己跨过了门槛就来捉往外走的沈妙。
沈妙本来就是想要去找祖母,现在祖母过来了她也就扶着老太太重新回到临窗的大炕上坐下。
“老夫人请用茶,妈妈请坐。”明珠手脚麻利地端上了茶水,又给老嬷嬷身后放了一个软凳招呼她歇息。轻手轻脚地退下之后给房间里的站着的小丫鬟们使了个眼色,众人也都垂着手退了下去。
“妙妙啊,刚才宫里传了旨意,给你和谢太傅家的公子赐了婚事。”摸了摸沈妙的脑袋又感叹道:“你刚生下来一口奶水没吃到,从一个奶娃娃养这么大。多快呀,现在都快嫁人了。你放心,我跟你祖父打听过了,京城谢家书香门第,家风严谨,府里出来的公子小姐都是知书达礼,个顶个的好,看着你嫁人我跟你祖父也就放心了。”
“那谢家公子叫什么名字啊?”沈妙假装羞涩低头靠在老太太怀里扯着她的袖子问道。
“叫谢远,刚十八,还是今年刚出的探花郎。”老太太抓住沈妙扯袖子的手一边摩挲着一边扭头对炕下坐着的老嬷嬷笑着说:“听说相貌生的极好,那眼睛长得跟中宫娘娘一模一样,都说‘外甥似舅,侄女像姑’到了他那里竟调了个个儿似的。”
“哎呦,老夫人。您没听那宣旨的公公说啊,不只是相貌一等一的好,性子也软和,平日里见了人俱是谦和有礼的,对家里的兄弟姐妹也都知冷知热的。依老奴看也是桩好姻缘,您也可以放心啦。”那老嬷嬷坐在下首笑得见牙不见眼,顺着老太太的话凑趣。
她是陪在老夫人身边的老人了,也是看着小郡主长大的,从小抱着腿要糖吃的奶娃娃长大了要成亲嫁人了,老嬷嬷心里也实在是高兴。更何况,这桩亲也算不得是圣上主动御赐,这是老夫人和国公爷求来的一桩姻缘啊。
沈妙听到谢远的名字心头一震,她真的是来守寡的!救救我救救我,我是说过想要甜甜的恋爱,但我不强求,不需要这么直接成亲而且未来老公还不爱我。
嘟着嘴,沈妙有些不开心:“传言也不一定可信啊,老妈妈,好祖母,你们再多打听打听吧,说不定是个在外一套在家一套的呢。咱再想想,多考虑考虑不行吗?”
“这孩子倒是个不知羞的,哪有这么说的。”老太太轻轻拍了一下她的手点着她的头有些无奈:“你呀~圣上御赐的婚事哪还能再考虑的呀。咱们月底就要回京准备出嫁啦。”手底下的肌肤滑腻白皙,白里透红的小脸芙蓉花一样,到底是从小宠爱着长大的娇娇儿,半分委屈没受过的。老太太叹了口气安慰嘟着嘴的沈妙:“你就放心吧,祖母对你是没有半分虚心的,你不相信那谢家大郎的人品也该相信祖母。”
一家好几十人口的国公府现在在她身边的也只这一个了,沈家有三儿,三儿皆战死。郡主一天天大了,她和老头子也一天天老了,就剩这么一块心头肉总要安排好才行。把京里未婚的年轻男子扒拉着看了一两年才定下了谢家的大公子,托了年迈体衰的由头让老头子卸了差事,才跟圣上求了这桩亲,不过是求个家人团圆平平安安罢了。
看到老夫人脸上的伤感之色,老嬷嬷岔开话题劝道:“老夫人,等您陪郡主回去的时候,大家离得又近就是想当面看看也是可以的呀。”又挪了下软凳离炕上的祖孙俩更近了一点悄声说道:“等回去之后,马上就是中秋节了,那谢家公子肯定要来府里送过节礼的,不如……”
“你这老货,哪有年轻夫妻还没成亲就见面的理儿~”老太太嘴里骂道脸上却半点怒气也没有。怀里的沈妙听了却立刻就坐直了身子,可以的话……
老嬷嬷看着眼睛闪闪发光的小郡主抿着嘴笑着劝道:“您老人家平日里再开明不过的,怎么在这事上这么守旧了。普通人家就是成亲之前想见也没那个条件不是,咱们郡主下嫁他们谢家给郡主相看两眼怎么了。更何况……”看了两眼托着下巴听得无比认真的小郡主又忍不住打趣两句:“更何况,万一郡主看了心生喜欢,倒也消了郡主的担心不是。”
“啊,我就知道。老妈妈贯会打趣人了,哪个就担心啦。我才不会看了就喜欢,哪怕他是个潘安再世,全京城第一美男子那也要看合不合我眼缘才行。”沈妙跳下来作势要去捂老嬷嬷的嘴:“我看您还说,我看您还说。”
老嬷嬷被她闹得仰倒在大炕上笑着求饶:“老奴不敢了,郡主饶了老奴吧。”
“她年纪大了,可经不住你这么推。”老夫人把老嬷嬷拉起来护在身后,一手挡着要抓老嬷嬷的沈妙呵呵直笑:“也是个心大的,还京城第一美男子,不羞呀。你这性子嫁了人可要收一点,可不能这么心直口快的。”
老嬷嬷坐起来拢了拢刚才弄乱的头发说道:“老奴觉得郡主这性子挺好,有什么说什么,不委屈自己。郡主下嫁,嫁过去是君,谢家是臣,君臣之间自古臣以君为天,哪有君让臣的,自然是要供着的。”
“你们俩老姐妹闹我,妈妈别以为夸我两句我就忘了您刚才编排我呢。”沈妙拿了小镜子过来给老嬷嬷掌着,帮她理了理后面的发髻嘴上却是不服输,又召唤小丫鬟:“明珠,明珠,去洗了瓜果来,说的口好渴。”
听着屋里的说笑声,明珠掀开帘子脆声应是,端着洗得干净的瓜果进来。
老嬷嬷走过去接了果盘放在小桌上,又亲手叉了一牙甜瓜递给老夫人“老太太也尝尝这甜瓜吧,老奴刚才摸了果盘不是那井水里湃过的,不太凉。”看着大口吃瓜的小郡主,跟明珠低声嘱咐道:“虽是天气热,可要看着郡主少吃凉物。这瓜果用井水湃了是吃得凉爽,可吃多了是要肚子疼的。”
“妈妈放心,就是郡主要吃我们也不敢给她多吃的。”明珠恭敬回答,向阳花似的脸,笑吟吟的实在讨喜。
吃完瓜果,净了手面,老夫人站起了身子要走,扶着过来搀她的沈妙不放心地叮嘱:“少吃点瓜果,要不该吃不下晚饭了,晚上想吃什么差了小丫鬟去说一声啊。我先回去歪一会,晚饭早点过去啊。”
“知道啦,今天统共也没吃几块瓜呢。过会我也睡会,睡醒了就去找您。您屋里上次京里送的点心还没吃完呢,让彩云姐姐给我留着,我睡醒了吃。”
“你呀,馋猫一个。”
“这大太阳,仔细晒了你,快回去吧。回去让小丫鬟放了纱窗下来啊,省的小虫子飞进去了,回去吧。”
祖孙两人说说笑笑,沈妙给老夫人送回到院门外被祖母催着回来了。
另一边,老嬷嬷也服侍着老夫人躺下了。正是午后正热的时候,外面蝉鸣阵阵,催人入睡,老嬷嬷靠着竹枕由小丫鬟捶着腿也睡了过去。
小郡主的事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老夫人急了两年多,终是给郡主定下了这个好姻缘。沈家世代武将,镇守边关几十年如一日,那时候大公子刚尚了公主,二公子三公子入了军营,大小姐还未出嫁,哪一天府里不是欢声笑语,热热闹闹的。
后来,漠北重起了战事,国公爷还未出京城就收到了两位公子不幸战死的消息,老夫人一听就昏死过去。醒来之后就跟着老国公爷来到了漠北,战事吃紧,形势危急,大公子也偷摸着上了战场。这一仗收回了漠北十八镇,但大公子却没回来,两个小公子还未娶亲也被留在了沙场,诺大的国公府只有一个小郡主。
现在郡主马上要成亲了,成亲之后还会有小公子小姐出生,等过节了带着回来看老夫人,该有多热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