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作法自毙
嫪毐是大秦朝廷百官的心魔。
那个横着走的假太监,可以凭一己之力压得文武百官不敢喘大气。
好不容易干掉了。
这要是再出个嫪毐似的强权人物,谁能扛得住折腾?
然而。
被文武百官寄予厚望的吕不韦和李斯都没有出面反对赵高上位。
反而是,赵高又一次面红耳赤地拿起卷竹简宣读:“王诏:镳公戎马一生功勋卓著,晋大上造爵,赐金甲,拜为太尉,安邦定国。”
“王诏:蒙骜戎马一生功勋卓著,晋少上造爵,赐金甲,拜为少尉。主掌郡县尉所,平定八方。”
“……”
除了赵高这个御史大夫,其他王诏内容都没有单独引起百官议论。
正常。
虽然将门在侵占田亩的事情上也不干净,却有脱身之法。
——用爵位消罪。
不就是降几级爵位吗?
太好了!
爵位降低,就不用呆在咸阳上朝受气,可以出去领兵打仗了。
但,所有王诏放到一起,还是让百官看出端倪:大王要下杀手!
这分明是安排后事。
提升武将的爵位和职位,让他们镇定四方,免得大秦生出内乱。
请回吕不韦坐镇,就是避免朝中出现内乱。
熟知民情的赵高被推到御史大夫的位置上,就是把刀。
刀刃向内。
先砍一遍那些黑了良心,侵占田亩的百官。
再砍一遍横行乡里的地痞流氓。
彻底解决私税之祸!
聪明人都看出自家大王的铁血手段,当然不愿意把脑袋伸出去让人家砍。
只能装作不懂的样子,茫茫然站在人群里攥拳头。
少数不太聪明的,已经开始琢磨怎么贿赂赵高,从而保全自身。
别想蒙混过关!
赢姓宗亲因为侵占田亩,被砍了二十五颗脑袋。
百官最少要砍够这个数。
谁活谁死,全看运气。
也看关系。
没看到王纨被斥责为“尸位素餐”,却依然能陪王伴驾吗?
这是保护!
秦王的心头肉,就算不干净,也能保住脑袋。
面临的无非是降职,赔钱而已。
过几年,依然高官显爵。
忧心忡忡的百官木然而立,章华殿里升腾起一阵阵死寂的感觉。
“臣请奏!”
突然,李斯出班打破沉默:“臣以为,秦律历经百余年沉浮,已然不合时令。”
“而大王心胸似海,欲凝九州为一国。”
“涤荡六国,天下凝一,首要变法。”
“臣冒死启奏:恳请修改秦律,减免酷刑峻法,以应天和。”
李斯啊!
说到底,你还是站在士人这头啊!
严刑峻法落到士人头上的时候,你就要变法。
之前干甚去了?
嬴政嘴角微微勾起一丝笑容:“廷尉以为,变法以何为准?”
变法总得有个标准。
你急吼吼地跳出来要变法,那就给寡人树立个标准吧!
“呃……请王上示下。”李斯脑子转的很快。
转眼把难题推回来。
此时,百官已然熟知李斯变法背后的目的——给百官留条活路。
纷纷眼神急切地看向嬴政。
希望大王尽快拿出个参考标准。
事关自家性命。
只要大王能提出标准,所有人都会帮李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律法删减。
“笑话!”
嬴政气乐了。
起身用手指点着李斯:“你李斯是与韩非齐名的大才。”
“提出变法,却又不知以何为准。”
“是蔑视寡人吗?”
“臣,不敢。”李斯急忙拜倒在地。
百官纷纷站出来帮腔:
“禀王上,大秦百年沉疴,是该变法图强了。”
“廷尉大人一心为国,请大王开恩呐!”
“请大王示下,臣等竭力相助廷尉大人变法。”
“……”
不止外客官员。
赢姓宗亲也纷纷出班帮腔,希望大王给出个标准,尽快完成变法。
毕竟,赢奚是宗正。
在执法过程中比较保护宗亲,只挑了几个黑心过头的家伙砍脑袋。
真按照现有的秦律执行下去,所有宗亲的脑袋都保不住。
跟百官一样一样的。
只有不怕死的武将们依然站得稳定,眼神炽热。
爵位高的还盼着尽快清查田亩,迅速降点爵位。
爵位低的也怕直接降到陷阵营,急忙跑出来帮腔。
嬴政放眼望去。
朝臣竟有九成出班为李斯帮腔。
也不再意气行事,缓缓开口道:“寡人以为,作法自毙是对法家士子最大的褒奖。”
“昔有商公,听闻追缴之事连夜逃遁。”
“却陷于身符之律,未能逃脱。”
“只能身受车裂之刑。”
“是以,寡人以为,众卿变法,当以作法自毙为准。”
商鞅作法自毙,是法家士子宣扬的最高标准。
——制定律法的人,得自己尝试自己制定的律法。
就像商鞅。
制定了保甲制度,最后却因为严密的保甲制度泄露身份,没有逃掉车裂的刑罚。
嬴政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你们这帮混蛋制定的律法自己都不敢尝试,就别变法了。
给出标准。
还不忘再加个后门:“新秦律需报左右丞相府首核,继而再报寡人核验,方能传诏天下。”
威胁意味浓厚:别尽想脱罪的美事。
寡人不批,你们侵占田亩的罪责,依然会按照旧秦律执行。
他也没想到。
心心念念准备布局的变法,百官居然会主动提起来。
正好。
寡人早就想变法了!
可以借此机会修改秦律,向国师提出的策略靠近。
大朝会取得的成就,君臣都很满意。
百官们得到了逃出生天的希望。
秦王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变法机会。
算是相得益彰。
被留下来共进午膳的吕不韦洞若观火:“大王早就想变法了吧?”
“仲父何出此言?”
“国师天纵之才,岂能看不透大秦的沉疴所在?大王早有所备才对,还望及早示下。”
“不着急,不着急,得让那些黑了心肠的公卿大夫先受点罪,再图变法。”
“王上英明。”
“都是国师教的好。”
“老臣有个不情之请。”
“仲父请直言。”
“百家夫子果然学识渊博,老臣惭愧,听不懂他们的辩难之说。还望大王恩准,让国师出山,主持辩难。”
“啊?”
嬴政惊呆了:“仲父所著《吕氏春秋》煌煌二十万字,岂有不懂百家夫子辩难之说?”
没道理啊!
文信侯,是大秦立国以来唯一的文华所在。
这样的人物都听不懂百家夫子说了什么。
那么,大秦还如何驾驭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