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瞎眼后我竟教始皇帝造大秦的反? > 第46章 军队最大的价值

第46章 军队最大的价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经济的本质是财富的流动方式!”

    “要理解经济,先得明白什么是财富。”

    “不同阶层,站在不同高度,对财富的认知有不同的差别。”

    “说起财富,人们往往想起些亮闪闪的东西。”

    “比如金饼。”

    “比如铜钱。”

    “比如珠玉。”

    “农夫工匠如此看待财富,是因为这些东西可以换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可以交税,可以购置田产,可以娶妻生子。”

    “他们是一切粮食物资的生产者,也是规则的遵守者,如此认定财富也无可厚非。”

    “到了商贾这个层面,事情就有些不一样了。”

    “小摊小贩认识到的财富,除了财货还有手艺、口碑。”

    “大商巨贾认识到的财富已经不是普通财货所能局限。”

    “在他们眼里,财富是产业,是渠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谁掌握了这些,就掌握了财富。”

    “甚至,还能凭此调动一切力量拓宽财富来源。”

    “读书人的财富是知识。”

    “他们用知识创造一切,所求的财富除了金玉,更重精神需求。”

    “比如青史留名。”

    “比如不世功勋。”

    “比如恢弘巨著。”

    “对一代帝王而言,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今天说的是正经事。

    罗毅没有像平时纸上谈兵那样诙谐打趣,一本正经地引导赵真的思维方式。

    “是人!”

    嬴政很快停笔,若有所思地回答:“上至勋贵下至庶民,天下万民才是帝王最大的财富。”

    很难得。

    亲自见证了大秦庶民的生活,他对国师的见解越来越认同。

    且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接下来,他还准备换上粗布衣衫到咸阳城及其他郡县转转。

    仔细看看工匠们的生活。

    看看官员们的日常。

    仔仔细细,彻彻底底了解他的帝国。

    再驾驭他的帝国征服六国。

    “你这个答案,对也不对。”

    罗毅欣慰地笑着指出:“人是国家的根本,却不是国家的财富。”

    “对一个帝王来说,财富是子民的劳动。”

    “农人再多,不事生产也是废物点心。”

    “工匠再多,躺在家里也无法为国效力。”

    “商贾再多,不去奔走也无钱交税。”

    “读书人再多,无心创造反而是国之蛀虫。”

    “一国之君,必须学会以利驱人,才能让民众坚持不懈地奋斗起来,推动国家机器疯狂运转。”

    “而金钱只是动力之一。”

    “更重要的事,是制定一系列规则,方便金钱流动才能推动农人、工匠、商贾为国效力。”

    “读书人费点事。”

    “除了钱财,他们想要的更多,需要仔细斟酌弄出个类似二十级军功制满足他们对功业的追求。”

    “再建立馆阁宣扬他们的功绩,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帝王赴汤蹈火。”

    “金钱和制定规则的权利,就是帝王驱动国家机器,为自己意志服务的两条鞭子。”

    “可用以策动帝国称霸四海。”

    制定规则,就是制定律法。

    熟知秦律的嬴政最擅长用制定规则的玩法驱动万民效力。

    这点很好理解。

    可是,“以利驱人”这句话就有点费解了。

    类似手段,都是商贾擅长的东西,他不擅长。

    咋办?

    贸然开口询问,或许会露出马脚。

    不问吧,一时间又难以理解其中奥妙。

    他急得百爪挠心。

    罗毅却不管他心里有多少疑惑,继续自顾自地说着:“举个例子吧。”

    “齐景公时期,齐国闹了一次长达两年的灾荒。”

    “晏子建议修路寝之台。”

    “在主管路寝之台修建的过程中,晏子不断拓宽道路,加高寝台,把工期拖延了两年。”

    “这两年里,晏子大肆招募流民做工,并许以厚禄。”

    “流民拿到钱,便找商贾买粮,粮价随之抬高。”

    “商贾看到有利可图,便发动力量从各国购买运输粮食入齐,保住齐国数百万流民不被饿死。”

    “而齐国的国库,也因为受到巨额的上税而充盈起来,并未受到灾荒影响。”

    “国力依然充沛。”

    “也因此一事,齐国比其他各国都重视收取商税,鼓励商贸。”

    “成为赫赫有名的强国。”

    “你看看这个过程就是以利驱人的完整事件。”

    “金钱的作用就在于此。”

    “大秦的弊端也在于此。”

    “重农抑商的政策是对的,如此做派,是把大部分农人束缚在土地上耕作,生产更多的粮食保证前线供应。”

    “对你要建立的帝国而言,不能向秦学习。”

    “而是要学齐国。”

    “有了犁铧,有了牲口帮助,未来的农人不需要维持庞大的数量,便能生产出供养整个帝国需求的粮食。”

    聊到犁铧嬴政就不困了。

    他亲自体验过。

    为了安全起见起初需要有人拉着牛两人犁地。

    真正熟练之后,一个人便能驱赶两头牛犁地。

    每天翻松的土地,需要大秦二十五个人干三天才能完成。

    轻松得不得了。

    按照这样的生产效率,大秦农人数量下降二十五倍也能维持现在的产量。

    多出来的人手,当然可以用于建造宫殿、直道。

    还能扩大冶铁等工坊。

    只是,他有点犹豫:“先生,收取商税,会不会有碍商贸发展?”

    大秦的商税不高。

    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

    主要税收来源是人头税和土地的租税。

    他有点拿不准,商税到底是利是弊。

    齐国的例子摆在眼前。

    ——大而不强。

    贪财的世家大阀大多废弃农田,改为冶炼铜铁或种植桑麻。

    搞得非常依赖秦国的粮食。

    他可不想自己的大秦也变成这个样子。

    太容易被人拿捏要害了。

    “呵呵,忘了,你是商贾,对商税这东西特别敏感。”

    罗毅笑嘻嘻地拍打着桌子:“这是商贾之见。”

    “对一个帝王来说,税收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充盈国库。”

    “金钱是什么?”

    “本质上是两种金属而已。”

    “国库里缺少金铜,派兵去攻伐四周,寻找铜矿铁矿就是了。”

    “不管什么时候,帝王都不会缺少金钱。”

    “养着军队最大的价值,不就是攫取土地吗?”

    “九州之地没有金矿铜矿,难道西域、北疆、南蛮之地没有矿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