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爱国就为国培养接班人 > 第70章 第70章

第70章 第7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以前这种恶意通常都是冲着林颜来的, 这次倒是让她看明白了,什么才叫做父母。

    过完年,村里大部分劳动力又继续外出打工, 过年时候的那些热闹好像过眼云烟一样, 消散得无影无踪。

    之前有活力天天跑的孩子, 现在还是天天跑, 但是比起之前他们要更脏了, 毕竟不管是去玩泥巴还是跳水坑,反正回去也没有父母会骂他们。

    没有了外力影响, 林父的心情自然也就回归平静,每天准时往牡蛎那跑, 搞得林母多有微词, 这人一出去看一次就是大半天,吃饭还得去叫,一点不顾家。

    不过她也就是念念, 真不回来第一个眼巴巴去喊的人还是她。

    日子就这样过着, 牡蛎就像吃了充气剂一样, 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出它们明显变大了一些。

    五六月份的时候, 这些牡蛎的个头已经很大了, 根据111说的,它们已经准备进入了全面的繁殖期,需要再加大基石的投放。

    这是个大工程,因为不想被太多人知道这件事, 林父选择自己一个人弄, 几乎是所有时间都耗在了这上面,恨不得吃饭睡觉都不用。

    但还是有些来不及,他高薪请了村里几家嘴严的妇人一起弄, 总算在111要求的时间之前完成了基石的投放。

    金九银十,其实就是商家们搞出来的一个说法,原因无非就是准备过年了,大家都急着赚钱往自个口袋里装。

    秋收之季,也是海鲜最为肥美的季节,但海面上风平浪静,没有一个人敢太过于接近这片一望无际的大海。

    人们在顾忌着海上的巡逻船。

    “这是侵略!是肆无忌惮的犯罪!”

    老村长的拐杖狠狠撞击在礁石上,留下几个火星迸溅,像极了他现在气成红紫色的脸。

    沙滩上一具冰冷的尸体静静地躺着,在额头的地方有个黑乎乎的洞口,很明显那是他的死因,至少他没遭受太大的痛苦。

    他的家属畏惧于死亡,或者说恐惧死去的尸体,她们只敢围在尸体四周号天扣地。

    也许,这份悲切里也有真心哭的成分。

    但更多的恐怕是为了索要高额的赔偿金。

    “一百万,”

    死者的爱人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和周围的人一样,有着粗黑的皮肤和消瘦的身材,在她的世界里,大概也就只听过一百万这个数字,只知道是很多钱:

    “一百万,一毛都不能少。”

    死者的父母补充道:“杀人偿命!不能让黑娃子就这样不明不白死了。”

    林颜在人群的最后头,她是躲过林父林母偷溜出来的,因为这句话喊得最凄厉,她就算在最后面也一字不漏听见了。

    暗自摇了摇头,赔钱还可能,赔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边既然敢动手,就说明有这个底气,压根就没把他们,不,或者说压根就没把他们国家放在眼里。

    刘队长具体说了什么,林颜没听到,不过应该就是些和稀泥的话,最终那具僵硬的尸体被警察带了回去。

    车子越开越远,这时候家属的哭声里,真情实感的悲痛多过了恐惧。

    但无论现世如何亡者就仿佛虚无的黑暗,生者再怎么呼唤,他们也不会给出回应。

    打那天之后,村民就对曾经自己无比熟悉的海域感到深切的畏惧,有关系亲近的亲戚上门来劝林父。

    不要再搞什么牡蛎养殖了,现在这片海算是彻底改姓了。

    但这会正是牡蛎成熟最好吃的一个人,林父不仅没有听这些丧气话,还挨个上门去请自己相熟的亲戚们在明天在沙滩上吃牡蛎宴。

    有一个算一个,关系近的一个没落下,当然也包括林颜的小舅子,而他们这些人答应去,期待根本没想过真的能有牡蛎吃,而是想看林父怎么圆这个谎。

    是的,陷于固有思维,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根本不可能有能够养殖海鲜的办法,就算有也不可能好吃,海产是海洋的馈赠。

    第二天上午,除了应约而来的亲戚们,还来了不少看热闹的渔民,大家挤在海滩边,不太敢靠近海。

    之前发生的事情留下的阴影还在他们心上丝毫没有褪去,看林父毫无顾忌得走过去,小舅子下意识出声阻止:

    “别过去!”

    林父没有停下脚步,淌进海水里,一步跨上木架子踩了上去,吱吱呀呀的木头相互挤压的声音。

    亲戚们既担心又好奇,纷纷围靠了过来,不过他们还是不敢走进海水里。

    林父在海水里摸索了一下扯出一节木杆子,在众人的惊呼声里,杆子被扔到岸上。

    “这是……”

    “是牡蛎。”林颜平静得回答他们。

    所有人的表情都先是震惊,不可思议随后转为怀疑。小姑子翻了翻杆子,上头一个个的密布整齐的确实是牡蛎不错:

    “哥,你这个工程也太大了吧,这得上哪去抓这些牡蛎粘上去啊?”

    她伸手扒拉一下,那牡蛎没动:“还粘挺稳。”

    “是长在上面的。”

    林颜无奈地在一边解释。林父又接连扔了两个木杆上来,小舅子也跟着上去扯了两下上头的牡蛎,仔细观摩了一番严谨地说:

    “确实是长在上头的。”

    这话一出,众人齐拥上来,各个掰着那上头的牡蛎研究,不时小声讨论:“是真的,真的长上头了。”

    有一个橇了一块下来,摸了又摸:

    “哎呦妈呀,真是长上头了,啥也没摸出来。”

    有人还是不信:“这说不定养殖的吃起来不好吃呢?”

    这也不用林父号召了,一个个都去家里拿来了柴火和调料,架起火堆,放上网架,牡蛎过水洗洗就直接放在上头烤。

    家里有辣椒的有蒜的就在屋里炒好再拿来,往上头一搁,高温加持,辣椒蒜蓉和牡蛎肉融合在一起,迸发出香味。

    差不多可以了,烤的人就急不可耐地捞出来吃,一口咬下去,不可思议得睁大了眼。

    和想象中干扁难吃的口感不同,这完完全全就是牡蛎的味道,甚至在咀嚼和回味里还有丝丝奶甜味,这……

    “这比野生牡蛎还好吃啊!”

    不知道是谁发出了这一声感叹,看着他们吃的样子,人群里此起彼伏的吞咽口水的声音。

    剩下的牡蛎被人一抢而空,摆上烤架,现在看起来就是一场烤牡蛎的盛宴了。

    就是客人们有点过分。

    林颜和站在海边的林父互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笑出了声。

    林母从人群里挤出来,怀里小心护着一盘烤牡蛎,看他们父女俩还傻站了,着急大喊:

    “别站着了,快来帮帮我,真的是差点被挤死。”

    两人赶紧上去帮林母从人群里挤出来,等到三根木杆子的牡蛎都被吃完,众人还意犹未尽,住在海边的人,哪有不爱海鲜的,从小吃到大的食物,猛然换成了鸡鸭,乍一吃是个新鲜。

    时间一长就不自觉会一遍遍想起那些海味。

    有人打趣说:“老林,不地道啊,就拿这么点出来?”

    “去你的,”林父笑骂:“不看看你们多少人,吃空我这一片都不够你们吃,没有了没有了,还得拿去卖呢。”

    “卖什么卖啊,”小舅子财大气粗一挥手:“都是亲戚,我给你包圆了。”

    “那不行,”林父摇头:“我要让整个市,全国都知道我林家养殖的牡蛎,不让我们捕渔又怎么样,我们可以自己养殖!”

    有脑子动得快的立马捧着林父说:

    “是是是,我们这帮人也是眼瞎,那句怎么说,什么眼什么珠的…”

    “有眼不识珠。”林颜补充道。

    “对对对,”那人接着说:“可是靠您一个人想养殖足够全国吃的牡蛎,别说全国了,全市的都难,不如,你带上我们这些村里人,大家一块发家致富呗。”

    林父皱起了眉头,要打心底说,他是不愿意告诉这些人办法的,但是都是一个村的,如果不说…

    他心一沉,恐怕他自己这片牡蛎也保不住,下意识的,为难的时候他看向了林颜。

    林颜接到他的眼神疑问,知道他的纠结,凑了过去小声提议:

    “可以带他们,但是要交学费,而且现在牡蛎繁殖季节已经过了,要交也只能明年了。”

    林父一听学费,眼前一亮,他怎么没想到呢,这样又让他们知道教训,还能让自己得到实惠,最重要的是这个养殖要到明年,那全村可都得指着他们家呢。

    “咳咳,”林父摆了下架子,村民也很上道安静了下来:

    “不是我不想教你们,就是现在这个牡蛎的繁殖季节已经过了,要到明年的五月到八月。而且吧,我这一路摸石头过河,还冒着那么大风险,最重要的是这些牡蛎苗也花了我不少钱,你们要学——”

    他故意拖长了音调。

    上道的小姑子马上接话:“得给钱。”

    “哎,对。”林父点头:“不过不能这么俗气,这是牡蛎苗钱和学费,这要下几根杆子我就收几根杆子的钱,一根杆子十块,先到先得,这牡蛎生长的速度也慢,就算把这片海下满杆子,也没有那么多牡蛎苗啊。”

    十块钱一根,刚刚他们自己也吃了摸了一根有多少,大概心里都有数,这价格刚好踩在他们出得起,又稍微有点贵的范围。

    有人想讲价,林父没给他们机会:

    “讲价就别说了,现在牡蛎苗少,我其实自己都不够,但是我们是一个村的嘛,你们自己想想,禁渔以来你们吃上几次海鲜?

    这要是自己养殖拿出去卖,市场得有多大?

    不过还有丑话我要说在前头,这个事情我也是第一次干,虽然吃成功了,但我不能保证你们所有人都能成功,所以它是有风险的,万一真赔了,牡蛎死了,我是不负责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