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65章
这会其实村里绝大多数人都在出海, 在家的大部分还是些妇女老人,连孩子都上学去了,倒是还有些半大的少年, 还没成年但基本已经长成, 正是冲动好事的时候。
林父冲到村口, 车是开不进去的, 就只能步行进去边走边喊:
“政府要禁渔, 政府要禁渔——”
跑回来后林父才发觉,除了这个信息, 他其他一点都没问清楚,只能喊这一句话。
闻声而来的村民们拉住了林父:“什么情况, 政府要禁渔, 为什么啊?”
一人一句七嘴八舌,耳边混乱的人声鼎沸吵得林父脑瓜子嗡嗡响,里头好像有一群蜜蜂在乱转, 尖锐的蜂刺扎得他头痛欲裂:
“别吵了!”
林父大吼道:“就在海边, 一块过去看不就知道了!”
拉着他问东问西的村民们马上放弃了问他, 一溜烟都往海边跑, 渔村离海不远, 大概也就一多公里左右。
一头雾水带着恐慌的渔民,将这种情绪一路传播蔓延,跑向海岸边。
这里其实是座小岛,离大陆不远, 有座大桥直通, 但也有五公里左右的距离,就是这样的距离,隔断了这座小岛上的人民绝大多数的工作机会。
因为这座桥十分狭窄, 过大的货车是过不了的,唯有小型的面包车才能通过,汇车也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一旦两辆车碰到一块就只能是一辆一直往后退。
因此在桥边会有一个按钮,按起红灯就是有车,再说村里的人从小就在打渔,除了打渔也不会别的,心里对于大城市的畏惧让村里人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
所以一旦宣布禁渔,几乎就是对他们的毁灭性打击。
众人来到海边,警察已经用荧光色的警戒线封锁了海岸边,渔村的村长已经上了七十岁。
这个老头的双手被海水腐蚀,脸庞被海风和太阳暴晒所洗礼,他苍老嘶哑但有力的质问声:
“为什么要封锁海岸线,禁渔?”
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的竭斯底里,也不是平静的问话,那份愤怒和呐喊浮现在这声铿锵有力的话语里。
那警察也没太在意只简单解释说:“打渔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得太严重了,上头已经下了红头文件,全面禁渔,不过你们放心,政府不会不管你们的,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工作,只要你们愿意现在就能过去,保证赚的比你们打渔多得多。”
“我们不要工作,我们要接触禁渔!”
一个黑瘦的汉子挥着手里的麻绳,满脸怒容,他打了半辈子的渔,就没听说过打渔破坏环境,祖祖辈辈打了几百年,海洋还不是源源不断得循环着。
“你们这些人真的是,”警察也恼火了,好声好气讲了半天一点都不管用,他也带上了火,语气不好地说:
“现在是上面要禁渔,你们跟我们闹也没用,我们也就是听命令办事的。”
老村长手里的拐杖重重落地,冷哼道:“那我们就去政府门口亲自问一问领导。”
“对!”
这句话一呼百应,看他们情绪越发高涨,警察不由感到棘手,来之前上面吩咐过一定要好言相劝,无论他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商量,他当时还觉得就是小事一桩,什么事情不能用钱解决。
这万万没想到,这帮人油盐不进就是一心想解除禁渔,要他说这打渔有什么好,风吹日晒,还得看老天爷吃饭,要是运气不好,一家可就没饭吃了。
他不懂渔民对海的情感,就像渔民不懂什么海洋生态环境一样。
“我劝你们不要轻举妄动,”警察压低了声音,愠怒地说:
“先冷静下来,认真想一下,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的家人这会还在海上,这至少是你们打渔的最后一天,我希望你们能平静得坐下来一起再讨论一下,我还是那句话,你们有任何要求,都可以提出,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满足大家的要求。”
这半威胁半规劝的话,有些人还是听了进去,迟迟疑疑留在了原地,没了一开始那股疯劲。
村民们很清楚,和政府对上他们绝不会有什么好结局,可是直接放弃他们又不甘心,有些人就迷茫地看着这片海洋,傻愣愣地站了一会,忽有一个人失声痛哭,这哭声带动了起来,像会传染一样其他人也跟着哭了起来。
林颜和林母知道消息赶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这份无数人对着大海放声痛哭的画面,震撼住了林颜。
她不懂这一种悲伤,但她为这样的感情所困惑,在她看来,不打渔也会有别的工作,为何一定要死纠结于打渔呢?
林父和她倒是出奇得同步,在一开始的不理智的愤怒情绪冷却以后,他转头一想,确实是啊,这干打渔的风里来雨里去,累得半死也不得两毛钱。
这要是趁机跟政府要一大笔钱,以后不就有做生意的本钱了,还能让政府安排工作,他心里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在大多数人都还沉溺在悲伤和茫然之中的时候,林父就找上了领头的那个警察。
这警察一开始还有些不耐烦,以为林父还是要说要接触禁渔那些废话,正想开口让人走,就听林父殷勤地问:
“警官,我就想问下如果我领了补助金,还能给安排工作吗?”
警察一愣,上下打量了下林父,大笑:“识时务者为俊杰,可以,当然可以安排,不仅如此,如果你们不想住在渔村,政府还可以提供安排这个租金低廉的房屋供你们居住。”
林父一直觉得自家闺女聪明伶俐,之所以考了三次还没考上大学,就是因为村里这个环境太艰苦太差,影响了她学习。
可惜自己在外头也不认识什么人,找不到工作,这要是出去了养不活一家人那才是丢脸丢大发了,这不是打了瞌睡就来枕头嘛!林父搓了搓手,兴奋得想着。
这警察喊的大声,离得近的渔民有听见的,面色不善地呛林父:
“你这是背弃祖先,不仁不孝!”
林父还没出声,那警察就先回怼了回去,这可是头一个配合的村民,万万不能又被劝回去了:
“你怎么说话的,谁家祖先希望自己子孙只做个渔民的,这要是能去当个官,科学家什么的光宗耀祖,难道你们祖先还不给?
这虽然现在光宗耀祖不太可能了,但至少听从国家的安排,不给国家添麻烦嘛。”
老村长拦下还想接着说的渔民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禁渔是非禁不可了?这几百年了,也没这事怎么突然?”
老村长的话没说完,警察听出了他剩下没说的疑问,两手一砸,颇为头疼得叹了口气:
“你说到这个,我们也是一肚子火啊,就像你说的这捕了几百年了的渔了,说不给就不给捕了,还说什么破坏海洋环境,这种事情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警察踹了脚沙滩上的沙土,愤愤不平的样子让人疑惑,渔民奇怪地问:
“那为什么还要禁渔呢?”
对方叹了口气:“现在这事大家都知道,也就你们这消息闭塞还没知道,就是国际海洋保护协会那一帮呗,天天叫嚣着我们国家打捞海鲜的数量太多,不利于海洋持续发展。
就前段时间,这事还闹上了国联会议,这帮人就是故意的,全票通过要求我国减捕渔。”
“这…这…”老村长和渔民们相互对视,脸上满是震惊和怨气:“这根本就是故意的,这是他们的阴谋!”
那警察附和:“谁说不是呢,可是咱们国家,现在本来就处于发展期间,很多方面还要靠他们这些国家,要不然他们一撤资,我们经济就得崩盘,这不就只能忍着了。”
“可是…”老村长不明白:“他们禁止我们打渔有什么用呢?”
“因为我国的海鲜出口是全世界第一,海鲜出口产生的外汇货币几乎是我国获得外汇货币的主要来源。”
清丽的女声,闻声看去还是张熟面孔,这不就是老林家的女儿林颜吗?
老村长渍渍称奇:“不愧是高中生,眼界就是不一样。”
林颜又说:“限制我国打捞海鲜,无异于断掉了我国的重要经济来源,最关键的是还会导致大批渔民无业可归,这可足够我国焦头烂额的了,我们村,应该只是个开始吧?”
这警察惊疑得看了眼林颜,这小姑娘好敏锐的政治直觉,他点了点头:
“对,这几天陆陆续续会全部禁封。”
“那么,乡亲们,”林颜提高了音量:“现在大势已去,局势我们不可能改变,与其闹事不如先拿了补贴找个工作,就算你们自己可以不吃不喝,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还是要吃喝的。”
老人孩子,这两个词触动了所有人的神经,刚刚还义愤填膺的众人顿时哑然。
林颜劝说道:“如果现在不赶紧听从安排先下手为强,后期封的地方多了,政府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补助发放和工作安排也就不能那么及时,这也是为了大家自己的家庭考虑。”
看林颜几句话控制住了局面,还劝得村民们真的开始认真考虑,一帮警察听着都感到诧异。
陆陆续续有村民改了心意,上来写名字和地址需要安排工作安排的,最开始领头的警察颇为赞赏地问林颜:
“你好,我是这次任务的行动大队队长刘光荣,小姑娘可以啊,我申请多批一点款给你,就当你协助警察工作的奖励了。”
林颜挑了挑眉,这要是换个脸皮薄的估计就推辞不要了,但她是什么人,有钱不拿她可没那么伟大:
“那就谢谢刘队长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世界设定是学习考试决定阶层,也同样是红色国家,但是为了公平,所以学习改变阶层,并不是说阶层低的人很穷,只是说从事的工作不同,大家肯定更愿意从事轻体力轻劳动的工作,但那些工作位置有限,就像我们现实生活的考公一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以及渔村的经济和外面的差很多,主要是渔村内部闭塞,不愿意接受外界影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