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周国八皇子
月黑风高时,网文运转际。
但今夜注定是网文界的悲哀,因为一位资深的书虫在今夜……猝死,匆匆倒下,他的手机中,至今保留着,他为网文贡献的10852条广告,102条未禁封的网站和近亿条优美国粹。
可悲可叹,可悲可叹,唯一值得安慰的便是
…………
“新闻联播为你持续报道”
上电视了(o o)
…………
周国占地16万多平方千米,相当于一个山东省,或者三国时扬州那么大。
周国国内由于毗邻海洋,加之周国北方,多为草场,牧业发达,只有南方三分之一适合种植小麦,所以周国大部分人从事牧业和渔业。
由于农业的欠缺,加之渔业捕捞的鱼不易保存,所以带动了商业的发达,并且周国因为国内原因,手工业也非常发达。
国外,北方为游牧民族匈奴所统治。
东方为一片海洋,西方毗邻齐国和商国,南方为宋国。
北方游牧民族可暂且不说,由于周国多草场,骑兵居多,加之早年周国多与匈奴争夺草场,胜多败少。
所以现在匈奴和周国只有一些小摩擦,都秉持着井水不犯河水。
西方齐国最为强大,商国次之,再者便是周国,宋国国力最弱。
神州大地,现在每个基本上都呈周国格式,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十一个国家都是在暗里争斗,明面上谁都是谨慎直至。
周国皇宫一处精致的小院中,周易正躺在院中做着仰卧起坐。
“96,97,98,99……100”
随着100落下周易重重的躺在了垫子上,即便是赤裸着全身,依旧是汗流不止。
看着属于古代独有的蔚蓝天空,周易又想起了一年初来乍到的时候。
原主母亲本是个宫女,因被皇上宠幸,肚子争气,怀了个孩子,又成功顺利的生了下来,封了个妃,但最终还是因为宫斗郁郁寡欢而死,而原主也因为母亲之死而郁郁寡欢致死
这也就导致着周易成功夺舍,看着来自原主的记忆,周易别提心中有多开心了“开心”差点没再重生一回。
能够郁郁寡欢而死的人,生前基本上都很不如意,而原主确实也如此。
原主因为母亲的缘故,生性懦弱,自卑又不招当代皇帝周玮喜欢,虽然没有太大的黑历史,但是生在皇室之中,无才便是过,加之原主还有点儿懒,身体也并不是怎么好。
于是刚穿越过来的周易,算是举目无亲就连宫女也是别人安排进来的,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除了一个“老八”的称号,毛都没有。
当然,周易还是有过小梦想的,穿越这种荒唐事都能出现了,系统还会远吗?
等了几天还没有的周易,说不失望是假的。但周易生性便是那种不服输的人,不能因为没有系统便偷懒。
于是周易,开始了他的自律生活每天完成100个俯卧撑,100个蛙跳,因为是在皇宫,所以跑步这种就没练。
在周国皇室中每位皇子每天清晨都是要去尚书学去听讲的,毕竟六艺可不是盖的,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皇子们都必须学会。
作为皇子周易知道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每天都是按时到达,不敢早到,也不敢晚到,平时也不见人。
不过既然重活一世,自然不可能这么碌碌无为,于是在学习上,周易可下了苦心,就连教书先生都忍不住夸赞了几句,当今皇帝周玮也是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个老八,注意了一下他,赏了一些金银。
当然,不仅有周玮的目光,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不过看他连母亲都没了,身边的人还都是安插的眼线,举步维艰,看了一眼便提不起什么兴趣,只当是因为母亲之死受到了刺激,想用学习来麻痹一下自己。
周易看自己没让人生起疑心,也是暗暗松了口气,就是不知道周易要是知道他们心中所想又是一种什么表情?
周易自然知道这样肯定还引不起皇帝周玮的注意,现在他已经13岁,要知道在在14岁就会有封地,以他目前的状况,肯定不是留在皇宫,而是去封地,就算不挣个好的,也要争个差不多的。
不管干什么,首先都要让皇帝对你注意一下,而且还不是因为太过于有才华,不然就会引起杀身之祸。
于是在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个月,周易便自导自演了一部戏。
尚书学,此时教书先生正在卖力的讲解一句古词,这时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教书先生一看,此人正要跪下,那人摆了摆手,而下面的一群皇子看到来人也是来了精神,跪在垫子上,腰倍直。
此人身着龙袍,不怒而威,正是当今皇帝周玮!
皇帝来查课,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大概一个月就会来一次。
周玮看着皇子们满意的点了点头,突然目光到一个人身上,皱了皱眉。
教书先生一看皇帝这种表情,就顺着目光看向了那个人,正是周易。
教书先生刚想提醒一下,只见周玮摆了摆手,便径直向周易走了过去。
皇子们也是幸灾乐祸,不嫌事大,毕竟他们一个人也不跟周易熟,虽然如此,但是也不敢表现在脸上。
毕竟你要是敢在脸上表现出来,ok ,下一个周易便是你。
周玮尽量忍住怒气,用一股平淡的声音问道:“老八,你在做什么?”
周易这时“惊慌失措”的抬起了头,只见满脸的泪痕挂着一丝惊慌。
周玮见此更是不解,见周易要跪下把他扶了起来,不解的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易装作想要把自己平静下来,用哽咽的声音说道:“禀父皇,只是听着老师所讲,突然想起了母亲,因此,从这写了几笔,所以没有看见父皇您来。”
周玮转头看向教书先生,教书先生立马明白,道:“禀皇上,在下刚才教的是‘白发愁看泪眼枯’,这是写一位母亲的”
周玮转而看向周易眼中多了一丝怜悯和愧疚,但很快就被冷漠压了下去。
“你母亲早早就去世,你的孝心我能理解,这事就不怪你”周玮拍着周易的肩膀,让他回到了座位,随即拿起了周易写的。
寻思着看几眼夸几下,然后就走了,毕竟一个13岁大的孩子,能写出什么诗?
但是周玮看着看着就不自然了,看向周易,问道:“这是你写的?”
周易连忙说道:“禀父皇,这是儿臣有感而发写的。”
“那你可以把剩下的两句给作出来吗?”
周易哽咽的回道:“禀父皇,可以”
随即接过纸张,直接背了起来
霜殒芦花泪湿衣,
白头无复倚玉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
曾典杏糕籴米归。
这里面如花是个典故,从这几个月在学习中周易知道这个历史上历史上也有,而且极为相似,所以他并没有改。
柴改为玉,也是一样,总不能把皇宫大门说成柴门,于是只能写玉变为玉门。
而原先的袈裟改为杏糕,毕竟周易,在皇宫里,哪来的袈裟又不跟诗人一样是和尚,只能写他平时的零食杏糕,用来去换米。周易感觉非常好,毕竟侧面写出了,他们母子的艰难。
而周玮也是反复重读,看向周易的眼神也柔和了些。
而周易此刻也变得更有书生气,清秀的脸上的泪痕,更添一分幽深气息。
“妙啊!”教书先生忍不住夸道,虽然说他也能写出这样的诗,但是你敢相信这是一个13岁孩子写的吗?
“此子在文道上,或许有一番成就”教书先生心中暗暗想到。
看着教书先生说出这句话和皇帝看着诗词的沉默,周易知道他这首抄的不至于名垂千古,但思母心切的诗诗,抄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