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新婚夜孕吐,被知青抛弃改嫁糙汉 > 第 122章 报应不爽,自食其果

第 122章 报应不爽,自食其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周母回来的第四天,吴家庄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稀罕事。

    三姑的女儿吴燕子带着三个闺女被赶回来了。

    有好事者过去看了看,吴燕子遍体鳞伤,三姑脸上也挂了彩。

    原本嚣张地气焰在儿媳妇的咒骂中也被打压下去了。

    不光是骂三姑,还把吴燕子和她的三个闺女骂得狗血淋头。

    三姑平时跟外人瞎咋呼,在自己的儿媳妇面前跟小鸡仔似的。

    村里好久没有这么大热闹了,都兴奋起来。

    三五成群在一起交换自己得到的信息。

    “三姑这人就是嘴上没把门,说人家生不出儿子,现在报应在自己身上了吧,自己闺女生了仨丫头片子也让人家轰回来了。”

    “谁说不是呢,三姑还没在亲家那儿吃过败仗,这次可是被打惨了,门牙掉了两颗,说话都漏风。”

    “那不算什么,丢人才是大事。看她们母女俩还怎么在婆家耀武扬威。”

    “我听三姑那意思,还等着燕子婆家来人找回去呢。不给二百块钱,绝不让她婆家领回去。”

    “呸,做梦吧。有那钱。人家又娶一个黄花大闺女。”

    “那燕子这叫怎么回事,就她弟妹那脾气。不得闹翻了天啊!”

    “早闹翻天了,甩脸子不算,连饭都不给三姑吃。”

    “我就说吧,三姑迟早毁在她那张嘴上。给人家那谁家说婆家,说了个瘸子,还从中间赚了二十。”

    “……”

    “……”

    周母去地头拔了点荠菜,回来时就听见大家热烈的议论。

    出于好奇,去三姑家门口看了看。

    三姑家门口围了一群人。

    只听院里“乒乒乓乓”传来对打的声音,好不热闹。

    她试着挤了挤,没挤进去。

    干脆直接回家了。

    回家之前给儿子和儿媳妇包顿饺子吃。

    吃饭时,把三姑家这两天发生的事当笑话讲了出来。

    余柳柳多聪明啊,立马想到周慕安说的唱大戏。

    盯着周慕安问:“怎么回事?”

    周慕安等她吃饱饭才把三姑口无遮拦的恶行告诉她。

    周母也在一旁说:“现在三姑家遭到了报应,你也别往心里去了,免得坏了心情,对身体不好。”

    余柳柳:“看来三姑这是嫌我没有把她侄子介绍给秀儿,怀恨在心。我生男生女关她什么事,你们都没嫌弃,轮得到她一个外人说三道四。”

    周慕安看她情绪激动,忙安抚:“我这不是已经教训了她,她现在也算是自食其果。”

    周母也说:“生男生女都一样,我就喜欢女孩。只要你们舍得,等断了奶,我就把她俩带去城里。”

    周慕安:“妈,她们还小呢,断了奶也还小呢!”

    余柳柳想了想,“到时候再说吧。”

    断奶以后,她应该也能考上大学了。

    考上大学以后,也会去首都。

    不会跟孩子们分开。

    周慕安不知道会恢复高考,始终不松口。

    就怕到时候周母一激动,真把孩子抱走。

    解决了三姑的事,村里人们也不再乱说话。

    周慕安还让管胖子把标语刷到了墙上。

    大力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孩也是传后人。

    努力改变村里人们只想要儿子,把女儿当成赔钱货的想法。

    并且把这个宣传标语也报告给了公社,写了十页纸,列举了这些年人们为了要儿子,造成了多少悲剧,陈述重男轻女的弊端。

    公社也很重视,经过开会探讨,一致认为周慕安这个想法不错。

    在各个村里都宣传了起来。

    余柳柳还把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个港片里的插曲写了出来。

    男孩不再称霸天,女孩如今占了半边天。

    男孩女孩都一样,父亲母亲不能有偏见。

    男孩和女孩……

    歌词简单好记,朗朗上口。

    很快就传遍了清河湾公社。

    大势所趋,清河湾公社女孩的地位和待遇有了明显提升。

    周边公社纷纷效仿,县城也重视起来。

    余柳柳的舅舅赵卫东特地下乡考察了一番,并在全县公社代表大会上重点表扬了周慕安。

    周慕安也成了县里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今天去这个公社演讲,明天去那个公社演讲,变得异常忙碌。

    周母假期结束回城以后,周家依旧门庭若市。

    周慕安忙的不可开交,余柳柳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孩子也有点手忙脚乱。

    还好只乱了一天,余母又让余秀儿来帮忙了。

    余柳柳也是个大方的。

    谁对她好,她自然也会加倍回报。

    耽误了余秀儿的工作,在她带孩子期间给余秀儿开了相当于缝纫组两倍的工资。

    余秀儿到底是自己亲侄女,比外人靠谱。

    她把给余秀儿开双倍工资的事一说,余秀儿马上拒绝了。

    给自己亲姑姑看孩子,哪儿有要钱的道理。

    可余柳柳打定了主意,耐心劝道:“秀儿,姑姑说到做到,工资肯定是给你开的。你若是不要,那姑姑就去请别人看孩子。”

    “姑姑。你这不是为难我吗!”余秀儿再想赚钱,也不想赚姑姑的钱。

    余柳柳认真说:“你不要钱就是在为难姑姑。你也老大不小了,该给自己攒点嫁妆。你想想,姑姑的钱给谁不是给还不如给你呢!”

    余秀儿是心动了。

    可又怕到时候爸妈和爷爷奶奶说自己,支支吾吾不肯应。

    余柳柳也看透了她的心思,“你爸妈、爷爷奶奶那边我来说,安心就是啦。”

    余秀儿:“好吧。”

    余秀儿本来就是个勤快人,现在姑姑又给她工资,她更是尽心尽力。

    除了洗衣服做饭照看孩子,还负责起了两个孩子的早教工作。

    做力气活儿她不慌,但是要给孩子做早教,她有点懵。

    余柳柳本就是打着培养她的心思。

    余秀儿上完初中就不上了,虽说在这个年代也不算读书少,可要考大学是远远不够的。

    余柳柳也不想拔苗助长,更没有太刻意。

    借着让她给孩子早教的机会,把丢掉的知识再捡起来。

    今年考不上,还有明年。

    只要努力,总有机会的。

    先从简单的念起,然后再一点点升级。

    这天,余秀儿正在给俩孩子念唐诗三百首,管胖子来了。

    和周慕安在客厅里说话,说着说着被余秀儿清脆悦耳的声音吸引。

    少女的声音婉转,抑扬顿挫。

    不过……他这人就爱较真。

    听到李商隐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忍不住冲屋里喊了句:“你念错了。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不能念成“biǎ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