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追忆郭嘉,荀彧得以重回长安
袁术苦苦等待着孙策的回复,可是发现好似石沉大海一般,根本杳无音信。
这个时候,袁术就有点慌了,外面的刘备是越打越来劲,张飞在城门下不停的叫骂,而袁术根本不敢出城迎战。
主要是手底下也是真的没有人能够出城迎战,手底下这些人根本都在张飞的手底下打不过几十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了。
这还打个屁了,直接袁术二十万大军溃逃,从南阳直接逃到了淮南,并自封扬州刺史。
当袁术兵败溃逃的消息传到长安,丁默看着奏折惊喜的脱口而出道:“奉孝,他袁术如此不堪一击,我们……”
可是偏殿里空荡荡的,再也没有了郭奉孝的身影。
丁默停留在半空中的手迟迟没有落下,不过眼眶里的泪水已经在打转了。
不知道在何时起,丁默早已经习惯了跟郭嘉一起商讨天下大势,早已经超越了君臣的关系,两个人更像是朋友。
可是现在郭嘉却已经走了,丁默摸了摸郭嘉临死前给他留的锦囊,不由得一阵叹息。
很快丁默草拟了一封诏令,把荀彧从冀州调回长安了,袁术已经放弃了南阳,对于冀州的威胁也就不复存在了。
荀彧带回来一个好消息,袁绍已经嗝屁了,死的很正常,甚至那些冀州的士族都没有任何的怀疑,都以为袁绍是忧虑过度身体垮了才死的。
袁绍死了,冀州就彻底的稳定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个好消息,并且袁术也已经南逃至淮南,在中原逐鹿的战争中,袁氏已经丧失了士族的支持,并且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对于荀彧能够再次回到长安,主要还是丁默对于故人的思念,这些年就跟荀彧还有郭嘉两个人相处的比较久一些,现在郭嘉死了,只剩下了荀彧一个人可以跟丁默好好聊聊了。
丁默对荀彧说道:“荀彧啊,今天我们抛开君臣之礼,只是作为一个相互认识多年的老朋友的角度,你评价一下我。”
对于荀彧来讲,丁默的这个要求简直是在挖坑,怎么可能抛开君臣之礼,要是说一些不好的方面惹得丁默恼怒,到时候真的降罪下来他岂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对此,荀彧拱手道:“陛下,其实在我的眼里,你是一个贤明的皇上,在某些方面甚至拥有的大智慧要远超过那些谋士,领兵打仗方面你也身先士卒,对于前线作战,以及对于临场的应变能力是臣等不能赶上的。”
丁默知道这是荀彧在故意的吹捧自己,甚至很多地方根本都是一些过誉的赞美,其实人无完人,他只能相信自己能比汉献帝刘协做得好一些,可是要是真的能够做的非常好,那么他可能也根本做不到。
所以丁默沉声道:“荀彧,不要只说优点,谈及一些不足的地方。”
“微臣不敢。”
看到荀彧还是放不开,丁默直接从龙椅上面走了下来,跟着荀彧促膝而坐,手持围棋的白子对荀彧说道:“在出征乌桓的时候,我跟奉孝也是在下棋,当时他告诉我落子无悔,现在他却先一步走了。”
看着丁默的样子,荀彧知道汉献帝这是思念死去的郭嘉了,不过人的生命就是这么脆弱,更何况这个事情也实在是意料之外。
于是荀彧沉声道:“陛下,奉孝一生都在追求落子无悔,他做到了,正如他所说的,既然这条路是他选择的,那么他的死不能怪任何人。”
丁默对荀彧说道:“其实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我有一些事情瞒着你,并且也瞒着天下人,对于我你了解的只是表面的样子,其实你根本不知道我真实的样子。”
其实丁默是想跟荀彧说系统的事情,想要坦白现在在刘协身体里的是丁默,一个提前预知郭嘉征讨乌桓以后会死的结果,可是还是为了北方稳定,选择了默许让郭嘉跟着一起出征幽州乌桓三郡,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其实丁默心里有愧。
若是郭嘉不跟着一起去征讨乌桓的话,那么在太医院吉平的照料下,或者是在青囊医书的治疗下,郭嘉的病会不会好转起来。
尽管只是一个推理,不过还是让丁默不寒而栗,甚至觉得郭嘉的死自己是有责任的。
只是郭嘉的那句落子无悔也在时刻安慰着他,以郭嘉的智慧 想必知道拖着病重的身体前往乌桓的话,肯定是凶多吉少的。
可是他愿意前去帮助汉室重新收回整个北方,印证了他所说的落子无悔。
荀彧知道丁默只是想在他这里得到一个安慰,坚定告诉他郭嘉的死其实跟汉献帝没有任何关系,并且郭嘉的死是有价值的。
为了阐述清楚这个事情,荀彧跟着丁默下了一盘围棋,最终赢了他。
其实荀彧敢赢丁默主要是为了想要跟他阐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围棋的棋盘之上,都是落子无悔的。
天下就是这个棋盘,而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丁默都是棋盘上面的棋子罢了,真正决定你要怎么做的,很多时候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命运。
对于荀彧的这一番解释,让丁默茅塞顿开,甚至觉得荀彧简直就是一个哲学家,只是在汉室做一个大臣实在是屈才了。
要是能够在大汉搞一股哲学风的话,那么荀彧理应是殿堂级别的大学士。
荀彧在一定程度上开解了丁默的心结,而丁默也重新回归到了汉献帝的角色之上,他沉声对荀彧问道:“现在的天下局势看似已经初步稳定了,实际上还是暗流涌动,我觉得无论是西凉马超还是朕的刘皇叔,都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占据一个州郡,而走向地方诸侯割据的局面,这一切其实只是需要一个契机罢了。”
对于丁默的这一番话,荀彧深表赞同, 毕竟只有大汉真正强大起来,这些诸侯才不会有动乱的可能性。
在某种意义来讲,只要是分封跟州牧制还在,那么对于汉室来讲,整个天下就还是充满着变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