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伯努利效应
在夏梦子的指挥下,余下的四百多人兵分两路,其中一百五十人前往矿洞,另外两百多人走另一条路。
由于这两条路据他们当前所在位置的距离不同,因此他们提前计算好时间,先后动身。
这样做是为了让两边都能尽可能同时到达目的地并开始行动、进攻。对方人少,所以同时进攻的话就更可能让对方顾此失彼,难以权衡得失。
一段时间后,两位百夫长带队,一百五十人的队伍赶到矿洞口前。
先前发现矿洞的时候,他们专门留了十个人在洞对面监视情况。
大部队正式进入通道前先听这十人的汇报,确认没问题后再行进入;如果他们没能及时赶到,就说明对方肯定有了行动,那己方计划也就需要改变,务必提高警惕。
数分钟后,十人中的五人归队,表示另一边没有异常。
于是,大军开进。
相比于隧道,这里边更加平坦,视野也相对宽阔,并且不存在特别大的坑洼区域,这也就断绝了玉煌军如先前那般用非牛顿流体如法炮制、坑害的灵梦军的可能。
矿洞总长三百余米,按正常速度来算无非就是几分钟的事。但由于大家对周围保持警惕,所以并未快速行军,而是在摸清情况后稳扎稳打地前进。
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优势的他们没必要急,该急的是玉煌军。
因为他们处于先天劣势、人数不够,所必须要想点子,而想点子就意味着铤而走险。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外界,出口处,藏在暗处士兵同时出动,从刁钻角度迅速解决了留在这边的五名灵梦士兵,随即开始后续布置——
数名士兵开始疯狂地朝天空泼洒淀粉。
与此同时,出入口处,各有一名士兵在洞口用手拉着一个用齿轮带动的简易风扇,而他们前面有又还各有数名士兵接力,拉动同样的风扇往洞内送风。
风扇不小,但比起这三米多宽、两米多高的洞口来说却显得有些不够看。
可奇怪的是,在这小风扇的风力带动下,洒落、飘扬在这附近的淀粉居然奇迹般地顺着气流朝洞内扩散而去,速率极快。
两边都是如此。
”我怎么感觉前面忽然吹来一股凉风?”
“后面貌似也是,这两边怎么同时吹风过来?”
不久后,开始有士兵感觉到不对,为首百夫长眉头一皱,意识到敌军可能有了行动,于是下令快速通过矿洞,不再拖延。
洞口就在前方不足百米的位置,只要离开矿洞,便能解除危机!
“哗啦!”
可就在这个时候,洞口前忽然出现几名推着木车的士兵,而且每架木车上都放着两个木桶。
时机到了,于是士兵们飞速将木桶卸下、踢翻,木桶中的食用油霎时倾斜而出,随即被火把点燃,瞬间将前方数十平米的区域化为一片火海!
以其人之道,还治以其人之身!
见到这拦于前路的熊熊烈火,灵梦军脸色都变了。
强行冲过去,必定会被灼伤!
包括百夫长在内,大家一时都不敢动弹,只能原地彳亍。
这一幕也在林辰意料之中。
如果这是在真正的战场,遇到这类埋伏,在敌方明显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但凡是正常人都知道绝不能愣在原地傻等。越等,局面就会越劣势,必须放手一搏。
可现在不是真正的战场,大家彼此都没准备要对方的命,这种博弈更类似于演习。
因为是演习,所以大家都清楚正常情况下互相间不会伤害彼此。
既然如此,自然也就没了拼命的必要。
看着面前这团燃烧起来的火焰,两名百夫长眉头紧锁。
在此之前,他们根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可如果真没有异常,对方万不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准备好油桶与火把。
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其实早就备好了。
它们被藏在附近,只是没有被己方的人发现。
对此,对手早有预料。
那个萧炎确实有两把刷子。
前后路都被火焰封住,虽说因为地势原因火焰不会蔓延过来,可也将灵梦军封死于此处,无法动弹。
百夫长邹国紧皱眉头,思考破局方式。
可是,这些火焰其实已经为玉煌军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漫天的淀粉粉尘袭来,洞内粉尘密度迅速升高。
在那个小隧道内,夏梦子猜测林辰可能会设下粉尘爆炸的陷阱,但林辰却是使用非牛顿液体来限制灵梦军的行动。
而对这个矿洞来说,这里的环境并不算封闭,几乎不可能达到足以产生粉尘爆炸的条件。
——然而,实际上,只需略施小计,就可以使这个”几乎不可能“变成”很有可能”。
边界层面效应,也称作伯努利效应。即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会增加。
简单来说,也就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我们站在林辰、或者说站在玉煌军的角度上思考:想让矿洞内弥漫足够浓度的粉尘,无非就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让人在洞内泼洒淀粉,这种方式够直接——死的够直接。别人又不是瞎子,还能等你泼完再上来动手?
第二种便是在洞外泼洒淀粉,这种方式比较安全,可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外边的粉尘送入洞内就成了务必解决的问题。
这时候,那个简易的齿轮风扇便起到了效果。
风扇吹动空气,加快了附近空气流动;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所以飘散在周围的高气压区域的粉尘会自动朝低气压部位聚集,于是被送入洞内。
而且,当前天气闷热,是下雨前的前兆;雨前通常是低气压。
所以,在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方向是从地面垂直向上运动,这也就让淀粉没那么容易落地,从而得以更长时间地漂浮在空中。
天时,这回站在了玉煌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