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晚稻丰收
<header>第68章 晚稻丰收</header>谢正俞领着谢令熙来到庄子上的时候,意外地看到了几个身穿便装但一看就知道来头不小的人,刘修安也不隐瞒,直接报了来头。
谢正俞还是第一次与农司长打交道,闻言立刻行了跪拜礼,谢令熙也是惊讶了好一会儿,这位可是从四品的农司长啊。
虽然她之前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来的会是农司长啊,她以为顶多就是分院的农官。
刘修安比两人早到了两天,现在也住在庄子上,跟来的农官有几个已经回去了,现在就剩陆扬还在这里陪着。
“谢老弟,叨扰了,我听手下来报你这里的晚稻就要收了,就想来看看。”
刘修安虽然是从四品的农司长但本人没有什么官架子,或许从事农业的人性子都比较随意吧,认识后就直接喊谢正俞“谢老弟”了。
谢正俞开始还惶恐不习惯,过了半天之后两人熟悉起来,一个喊着“谢老弟”,一个喊着“刘兄”,倒是像认识了许多年似的。
傍晚,刘修安穿着粗布衣服撸起裤腿下田,谢正俞也学他换上了粗布衣服,两人在田间探讨着收成。
“谢老弟,这田干了几天,我看明天就可以收稻子了吧?”
谢正俞点点头,刘修安又问:“不知谢老弟是怎么想到这个种植法的,实在是巧妙。”
谢正俞哪里会种地,这些都是谢令熙的主意,于是对刘修安说:“刘兄,实不相瞒,这育秧插秧法都是小女的奇思妙想,我也不是很清楚,要不还是叫她过来吧。”
刘修安愣了一下,陆扬在一旁也是大吃一惊,这竟然是一个孩子想出来的?
谢令熙过来的时候正看到自己家爹和刘大人在田埂上坐着,还是第一见到谢正俞这么接地气,刘大人也是,她以前一直以为这些大官们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熙儿,快过来。”
谢正俞和刘修安站起来,谢令熙给刘修安见礼,“小女见过刘大人。”
刘修安对她很是和善,说:“以我的年纪当你爷爷都绰绰有余,你便喊我声刘伯伯吧。”
谢令熙甜甜的喊了声“刘伯伯”,刘修安领着着几人去院门口坐着,平儿很有眼色的上了一壶茶便退下去了。
“熙儿呀,你与伯伯说一下,你是怎么想到这育秧插秧法的?”
谢令熙不敢剽窃前人的功劳,但是在大周这确实是她所创,于是半真半假的说:“也是在一本杂书上看过的,在更南边一点的州府,菜可以连种两季甚至三季,后来我就想,咱们种稻是不是也可以连种,然后我就研究了咱们锦州适合稻子生长的季节只有六个月,就算是连着种也无法达到连种两季的效果。”
刘修安喝了口茶,示意她继续说,谢令熙顿了顿接着说:“后来有一年春节,我看厨娘正在发豆芽,说这豆子只要放在温暖潮湿的桶里,几天就能发出豆芽来。我一听,既然都是种子发芽,那我就提前将这些稻种撒下,给他们盖上油纸大棚让他们生芽。这样节省了种植时长,栽种的时候像分苗种菜那样种就好了呀。”
陆扬在旁边听了心里对谢令熙倒是很佩服,刘修安也说:“果然是个聪慧的孩子,思想不受束缚,竟然比我这个当了几十年农官的人还要通透。”
谢正俞说:“大人谬赞了。”
刘修安心里已经开始打起了腹稿,准备年关进京述职的时候将此事上奏給司农大人。
第二日,晚稻正式开收,谢五行依然雇了上次来收稻的那些人,只两天时间就将二百亩晚稻都收了上来。
好在天公作美一直都没有下雨,又经过了三四天晾晒,谷子全部都脱干水分,五管事领着长工们将这些晚稻都称出数来。
“大人,一共是三千一百九十二斤。”
谢令熙在一旁听完点点头,和她预计的差不多,陆扬算了算说:“大人,亩产在一百六十斤上下。”
如果是种一季稻,这个数值只能说远远达不到要求,但这是第二季,本来生长时间和田的肥力都比不上第一季,所以刘修安听完这个数字不但没有失望,相反非常激动。
“之前五管事说早稻亩产是二百一十五斤,再加上这次的一百六十斤,每年每亩地亩产能达到三百七十五斤上下。”
这下不止刘修安一个人激动了,是在场的每个人包括长工们都激动得差点落泪。
“这,这,”谢正俞也是没想到,这方法竟然一次成功并且这么有效。
为了庆祝收获,谢令熙特意带着敏儿和平儿下厨,做了一大桌子菜。
山上养的走地鸡因为天气原因已经开始三两天才下一个蛋,谢令熙直接叫小四和阿瑞抓了四五只回来,做了个片皮鸡。
其实用鸭子做会更好吃一点,但是时间仓促就用鸡代替了。
烤炉是现成的,将鸡抹上调料腌制半个时辰然后表面刷上蜂蜜,放进炉子里烤到皮黄焦脆,拿出来用刀片成片。
面皮用的是烫面,两张中间刷上油用擀面杖擀得极薄,然后上锅蒸熟,甜面酱也好做,锅里烫上面糊加盐、酱油,不断搅动使得它黏稠就可以盛出来了。
吃的时候卷上葱丝,暂时没有黄瓜干脆就不加了,谢令熙在旁边给谢正俞卷了一个鸡肉卷,大家看一眼便都学会了。
谢令熙退出来和女眷们坐一桌,刘妈现在也已经习惯了和谢令熙坐在一起吃饭,敏儿和平儿也不怎么拘谨了。
谢正俞特意叫人去锦州取了些古朗酒,与刘修安喝了起来。
“刘兄,我敬您一杯。”
刘修安一口饮完说了句“好酒”,然后又像是自嘲又像是开玩笑地说:“我这官职虽说不小,但每年的俸禄不足一百两,换做平时还真是舍不得喝这么贵的酒。”
谢正俞这两日倒是将刘修安的底摸了个七七八八,家中人口简单,老妻已经病逝,如今是长儿媳在当家。
酒过三巡,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子女的婚事,刘修安说:“可怜我家嘉娘,本是该嫁人的年纪,她祖母去世守了三年孝,如今熬到十八了还未曾婚配,我只能多攒一些嫁妆给她,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