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寻找阳光 > 第404章 管理员学的怎么样了

第404章 管理员学的怎么样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时,无论是从员工还是从带我的师傅,都认可了我的能力。普通的,不出意外的都能做得出。最讨厌那个rmb单,说是什么后序工段补加的单。

    人家好好的一整套,你给加几个单,那不是找事吗?

    时间久了,我也学会了吵架,学会了能不做就不做一些事。

    真的,烦人的事太多,太让人难过。

    我就是一个助理管理员,又不是正式的管理员,拿的还是员工的工资,用得着这样吗?

    这天,班长问我师傅,他怎么样了,可以独立看拉了吗?

    可以了。

    班长又过来问我:“小良,你学的如何了?”

    “简单的可以了。”

    “好,那调你去七拉八拉再学一下,这两种机型就算学会了。咱楼层就这两种机型,你学会了,就出师了。”

    我怎么感觉那么不好呢?

    这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

    这一路走来,我跳的坑还少吗?

    不过,人生要成长,许多事都要接触。总不能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站在原点等着别人帮你吧?

    再说,这是有师傅带的。我这都一个月了,再不出师,也说不过去啊。

    去样板组,我就抓紧时间学习每个电子元件的名称。这再认不全,那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再说,从排好机,对好料,开始生产时,操作员确认一遍,电脑扫描一遍,qc确认一遍,还要对一遍样板。四遍过了,再出错,那就是出鬼了。

    遇到操作员换料不扫条码的,管理员都要和操作员两个人签名。要不在,那是不许生产的。

    生产线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下到操作员,上到管理员,再到楼主,都要承担责任。

    有些事,不明白,就要墨守成规,不要和别人不一样。无论是下料,还是生产。

    有些事,积累的多了,就会明白,总是有犯错中不断成长。

    得,我第二天上班,就被安排到了七拉和八拉,跟着另一位师傅学习。

    我们这边的生产线,就是每个楼层一个仓库,下一个楼层组装成机。这样,就得有一个地方负责堆放成品。

    一般来说,我们这边自己会编一个条码,用50和30来区分。后序,只要看这两个条码,核对两遍,都没有问题,双方对接人员签名收货。

    要是条码掉了,那是要命的事。

    我承认,这是我这一生最认真的时候。每天上班,就在心里默念,不要出错,不要出错。要提前预备好料,等着生产。因为有些贵重物料都会少料,要管理员和操作员随时收集。一般情况下,都是管理员在收集,操作员是放羊的,才不管你的死活。

    “你这个徒弟怎么样?”

    “他要是学,一周就学会了,要是不学,把我教的累死也出不了师。”

    得,我就应了师傅的话,真的,总是少料,在这一块,我就爱卡在这一块。

    怎么办呢?

    所以,一条拉上,这里那里都有收集的物料。

    当然,我们新来的员工,一般把拉称为组,或是几号机。比如7拉,就是7号贴片机,或是7组。一个管理员,管理两台机。

    也有管理员管4台机,那是老管理员。

    钱真的不好赚啊。

    上一份工作,那个在员工权益委员会的工作和这个比起来,就是小菜一碟。哪个是混日子的,这个,你得拿出真正的实力。

    两个一比较,有就点想干那样的工作,拿这样的工资。

    “小良,你走对了,我们现在半死不活的,天天就等着倒闭。自从上次的8,工事件后,这个鞋厂就往越南在搬,内地他们不看重了。现在,大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刘敏课长发过来的qq信息。

    在这个时代,我们都从qq住微信在转移。

    人生,从来没有这样变化大过。

    学着用支付宝,学着网络购物。一切都是新奇的。就像你小学升初中一样。学了半辈子,发现还得学习。

    玩着玩着,微博不香了,大家都玩起了今日头条。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

    我们要不要抓住时代的流量,走在时代的前沿?要不然,你会就被时代的洪流抛弃。

    我们虽是打工人,都在努力提升自己。

    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特别是办公室一类的文员,意识到知识的力量,与xxxx合作,在厂里上那种函授班。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对自己前程抱有信心,以前想搏一个未来的。我们车间这种想法的人很少。当然,也有。

    毕竟,车间的人工作量大,体力劳动强度大,下班就睡觉。起床就上班。一天迷迷糊糊地上班。哪有这种闲心情?

    一般像厂里的晚会或是娱乐活动,都是文员以及后勤部门。

    他们的使命就是让员工上班开心,下班也开心。

    真正能做到这些的,真的太难了。

    时间一个月一个月过去,就像流水一样催着你。

    因为我每天都是紧紧张张地,忙起来,就不怎么觉得一个班12个小时有点长了。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流水线不是谁都可以做的。他们就像机器上的螺丝一样,用旧了,就有新的螺丝来替换。

    人生也就是这样。

    我观察了一下,他们大都是18岁到28岁之间。有一段时间,应供应商的要求,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的,每天上8个小时。就这样,他们来觉得挣不了钱,生产线也觉得这种人来上班不到时间,慢慢地,就不怎么想要了。

    一个工厂不想要你,可以有各种方法。如身份证信息审核不过,或是别的。有时,还对有个别地区有限定。但都不摆在明面上。你可以来应聘,但在人事这一关就过不了。

    快到第三个月时,我上岗,单独管理两条拉。

    一天天忙的,就像鬼一样。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员工都劝我,不行,你就退下来吧,不要硬撑。对于那种打了几天的料,差的特别多。遇到这种情况,机子在哪个班清尾,哪个班的管理员就要负责把尾机给清理出来。实在不行,就要多打几部机。这样,以防万一。

    但没有多少经验的我,对于这种事不在行。

    感觉就像傻子一样,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