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路遇小偷
我们坐上班车,从镇上出发,再到县城,一次次沿街叫人。
对,是叫人。
这时,都是承包的路线。
去的人就在东桥站着,或是在车站门口,司机或是售票员大喊着:长安,长安,一人39元。
快,上车就走。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这司机,说来还是我们大队的。不过,和我不是一个村的。
这时,我在车上看到了一个熟人。
这人是谁呢?
说起来,他还是我的同学,人称黑蛋。
这黑蛋就在车。
“良斌,你去哪儿?”
“我去长安打工。”
“长安哪儿?”
“就是蔡伦造纸厂。”
黑蛋:“看你,还说是长安,明明就是咱市过去一点,在郊区。以前那儿穷的叮当响。现在,发展的还可以了。”
我问黑蛋:“你在这儿做啥?”
“我给车上叫人。帮司机收个票。”
“这活一天多钱?”
“不挣钱,就是能逛美。”
有人看了我一眼说:“这人是小老板。司机是大老板。”
怪不得。人家和我都是同学。我现在没出省都不敢一个人出门,人家一个人把长安都逛遍了。这黑蛋,是我的偶像啊。
走到东桥,黑蛋说:“你几个先下去,我们在城里转一圈就过来了。”
我们下车,在这一堆小吃摊上逛。
“这就是这,黑上还有小凳子,这是准备去县城多拉几个人。这车装不满,不超员不走。”
原来如此,听一行的人说了这话,我才明白,原来钱是这样赚的。
我问舅舅:“他要是不拉我们怎么办?”
“你怕啥,咱车票钱还没有给,咱不吃亏。”
原来如此。后来,我遇到一些事,先看自己损失了多少。
人嘛,就是这样,看对自己有没有利。
果然,车开过来,我们每人都在这边,要不买了小颗粒的如鸟屎一般的麻花在嗑;要不吃了一两个肉夹馍;要不就吃了个花椒叶饼。
上车,走了,向着长安出发。这时,最慢,就是走低速,也就3个小时可以了。
舅舅和我坐一在辈,对我说道:“一会儿,路上有上来的人时,你不要摸自己的钱包,也不要看身份证。他们一般都是小偷。”
“司机知道是小偷还往上放?”
“他们天天打交道,都是熟人了。”有人这样说。
看来,这一路并不像我想的那么平静。
大约两个小时后,班车进站,是进的市里面的站。
“舅,我们到了吗?”
“不要说话,看,上人了。”
只见三四个没提行李的人上车,挤在边上,或是靠在边上,就这样,一会儿,出了站,他们得手了,下车。
“良斌,舅刚看小偷在你棉衣服里面掏,有没有把钱掏走?”
“我棉衣服口袋装的是手套和卫生纸。没装钱,他没掏到。”
这时,一个漂亮的女孩:“司机,我手机丢了,你让我下去,等我好吗?”
“不等了,这样,我退你10元车票钱,你坐别的车。”
我们看着那些小偷四散逃走。他们就像一窝马蜂一样,分工明确。
的确,在我们这一路,没被小偷偷过,都算你幸运。
“这司机师傅,这儿又不上人,你进站做什么?”
“这是规定,必须进来转一圈,还要签字。”
“啥规定,你看,把小偷放上来了。你就不要放嘛。”
司机火了:“人上车时,我都提醒过你们了,我喊小偷上来了,让你们保管好东西。你们自己在小偷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这会儿朝我发火,算什么英雄好汉?”
是啊,众人一听,熄火了。
是的,面对坏人,面对小偷,我们车上许多男人都表现的不像是男人。都沉默了。
有一个男人说道:“刚才那贼娃子掏我的包,我拉住了手,他就放开了。”
“你不放开行吗?人家刀片在手指缝里夹着。”后面看清了小偷模样的人说。
这种情况,特别是进站的小偷,大约在20年后才绝迹。一是因为摄像头的增多;二是因为移动支付的兴起。大伙都不带钱了,他们没得偷了。有些看管不好东西的年轻人,都把手机拿在手里。
这时,看着从班车跑下去的时髦女孩子,大伙议论开了。
“你看,这女子穿的漂漂亮亮地,就是心大。把手机装在上衣口袋,让人家摸走了。看到了,就没敢出声,要不然,我会得一顿打。”
边上有人想想说:“是咱们心不齐。咱一车人,还怕那几个小毛贼?只要咱们齐心协心打,把他屎给打出来。”
有女人笑他:“你现在说的比唱的好听。刚人贼娃子上来你咋不出场?现在事后诸葛亮。”
“我又没丢东西,我出什么声?”
“你们啊,你们是经的事少,不知道。听人说,有个小女娃就在车上喊了一声贼娃子,让人用刀片把脸划了一道口子。”
“是,遇到这种人,还是小心为上。要是真偷了咱们的包,自己发现了就出声。他们和咱一样,都怕人喊,也怕人当真。”
这车厢内,一下子分成了英雄派和懦夫派。
这长安还没有走到,我就在路上上了一堂面对小偷的真实课堂,比那些虚假的演习和模拟认真多了。
舅舅对我说:“良斌,你以后一个人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要把钱和身份证装到一个钱包里。钱要装在几处。这路上小偷多,每趟车都有人被贼偷。路上认识的人,你不要啥话都说。一面之缘,以后不会见了,不要掏心掏肺。”
“好的,舅舅。咱到长安车站下车吗?”
“到三岔路口下车。有时,人路口有交警,不让下车,拉到车站,你就坐个公车过来。去了我慢慢给你说。”
我一路看着两边的山。这时,还是低速路,没什么看头。两边不是农田,就是果园。途经的某个县,曾经是苹果大县。后来,装苹果时,往苹果箱里装石头,装砖头。就这样,把名声坏掉了,苹果事业发展也遇阻了。后来,他们开始培养果树修剪人员,和卖苹果树苗。
“这长安怎么还不到?那个蔡伦造纸厂是什么样的?工资怎么样?”我在心底想着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