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家的发家史
李元宝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虽喝了孙二婶的姜汤,但还是染上了风寒,感觉浑身无力,准备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一会。
他刚躺下,小兰进来通禀说老爷找他,让他去正厅。
李元宝满脸的不愿意,心道:这老东西真是讨厌,这么多天都不见他来找自己,偏偏在自己想要休息的时候又有事了。
“什么事?”
“不知道,不过我看到大小姐一家子来了。”
“讨厌!”
李元宝从床上爬了起来,抱怨了一声。
小兰看他有气无力的样子,关切的问道:“少爷你是生病了吗?”
“没事!染了风寒,睡一觉就好了。”
“那怎么行!我吩咐下人给您煎副药。”
李元宝没有拒绝,反正觉也睡不着了,喝点药恢复的也快。
他不情不愿的来到了正堂,一入堂便看到了老大家一家子都在。
李元宝的大姐李月娥足足比李元宝大出两轮来,如今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与李元宝站在一起更像是一对母子。
当然李月娥确实对李元宝有哺育之恩,李元宝与老七李如意都是吃着她的奶水长大的。所以在姐弟之情上,李元宝对李月娥还多出一份尊敬。
“大姐!姐夫!”
“哎!我看元宝恢复的不错呀!”
说话的是李元宝的大姐夫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讲究,看上很有气势。
“那是!我们老李家的人就是命硬。”一旁的李月娥神气的说道,说完又吩咐身后立着的两位青年道:“还不见过你舅舅。”
“小舅!”
两个青年齐声喊道。
“我去!比我还大。”
这是李元宝见到两个外甥时的第一反应。
在原主的记忆中他对二人有印象,高一点的那个是老二叫富保坤与李元宝同岁,看得出与李元宝的关系很好,一进门便对他挤眉弄眼的,当年也正是托他的福李如意与原主才能吃上母乳。
而矮一点的那个是老大富保宗,这个人李元宝印象不是很深,但从他对李元宝那不屑一顾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好像很正派。
李元宝微笑的与众人打招呼,然后坐在了一旁从原主的记忆里翻找着关于富家的信息。
这一找却是让他吃了一惊,没曾想这富家还是皇亲国戚。
富家是满人,以前姓富察氏是满人中的大姓,清政府覆灭后许多满人都改成了汉姓,富察氏也就改成了富。
富家在清朝没有灭亡前享有爵位,是正宗的八旗子弟,而且还是皇亲国戚。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逼迫溥仪让位,这富家一看大势已去,便带着所有的家产跑回了东北老家在清徐县蛰伏了起来,虽然没有了曾经那显赫的身世,但在这清徐县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财主,听说李老爷当年起家就是受了富家的资助,才从一个白丁做到现在这清徐县第一财主的位置上。
别看这李老爷对自己儿子窝囊,年轻时在东北商界也算是一位八面玲珑的枭雄。
富家与李家的关系一直很近,不但子女联姻,在生意上也多有合作。虽说现在李家把持着这县城第一次财主的交椅,但若论家族底蕴还差着富家一大截。
李元宝也没想到这小小的清徐县还是盘龙卧虎之地,其城中的几大势力盘根交错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说起富家便有必要提一提清徐县曾经霸主陈家,在李家还未崛起之时,这清徐县的经济命脉一直被陈家与富家两大家族所把持。
富家有着敦厚的家底,回到清徐县后大量的卖地屯田,很快成为了县城的最大的地主,迅速的压制住了老牌地主陈家,但是陈家也不甘示弱,眼见在农业上争不过富家,便开始了走新潮的工业路线,开始办厂发展工业。
清政府还未灭亡的时候,东北其实已经开始发展近代化的工业了。
当时的政局混乱,中原大地都是一团乱,就别说是地势偏远的东北了。
东北这片土地一直地广人稀、山高林密。
清政府没有能力很好的统治,于是占山为王变成了常事。所以,民国初期这里盘踞着很多土匪与军阀。
而这时候帝国主义也嗅到了机会,开始不断的骚扰我们的国土与掠夺我们的资源。主要便是倭国与沙俄。
大东北处在这两大帝国主义势力的夹缝之下,也成为近代中国最早被帝国主义势力所控制的地区,他们对东北丰富资源的掠夺,客观上却促进了东北的近代化,毕竟他们在这里建造了许多工厂。
而那时候的国人中不乏有些远见之人,也跟着办起了工厂。当然他们也只能搞一下轻工业,那些个大型的重工业还是把持在帝国主义与北洋政府的手中。
陈家当时从老毛子手中引进了几台机械纺车,风风火火的便搞起来了纺织业。当时这个行业很兴起,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像天津、上海、青岛等地,但是主要是对外销售。内陆很少,所以陈家就这样抓住时机一下子翻了身,加上清徐县紧邻蒙古,陈家又搞起了毛织,生意是越做越大。
很快又成了清徐县最耀眼的家族,而且为了保护商队能够安全的在蒙地收购羊毛,陈家又开始大量购买军火武装商队,鼎盛的时期其囤积的武器装备都能够武装一个正规团,俨然成为了当地的小军阀。
而且当时的北洋政府忙于内斗,对地方上疏于管理,各地基本上都是一团的糟。像清徐县这种小地方虽说设有公署,但等同于摆设,所以当时的清徐县是陈家说了算。
而被打压下去的富家自然不肯就此作罢,也开始学着陈家办工厂,但是他没有路子,所以便盯上了还是小贩的李老爷,当时的李老爷虽是一个走卒小贩,但是他常年游走与四方,积累了许多人脉,而且他精通倭语能与倭国人交流。
在富家的资助下,李老爷从倭国人那里搞来了几台榨油机,然后便办起来榨油厂。东北大豆的产量在全世界都是屈指可数的,这个生意很快便使李老爷从一个走卒小贩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大老板。
富家也从中看到了希望,所以他们想借着这大好的势头也搞一家纺织厂来分陈家的一杯羹,但是李老爷认为清徐县这种小地方容不下两家这样的工厂,而且陈家无论是财力还是武力都更胜一筹,所以将目光投在其他地方。
当时随着农业与工业的初步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东北的金融与商业也开始迅速发展。东北各地兴起了许多民营银行与钱庄还有商行,李老爷嗅到了商机,便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用了几年的功夫便垄断了清徐县的所有商行,涉足于茶业、酒业、糖业、等等,而且还在清徐县开了一家自家钱庄。
让李家成功跻身于清徐县的顶流,与陈家、富家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