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尽在掌握
赵瑾瑜大大方方的承认,在陈青岩面前没什么隐瞒的,若不是他的人去的及时,江大人养在外面的一双子女都没得命了。
“为了给琰儿出气?”陈青岩语毕,拧着眉头落下一子。
那江樊氏千不该万不该拿陈琬琰的名节做要挟,若非她早有防备,根本难逃一劫,陈琬琰只毁了江家的花房太便宜他们了。
那江樊氏自食苦果,怨不得别人。
“此事因我起,自当我来收拾干净。”
陈青岩却是笑了,他倒是个护犊子的,棋盘局势风谲云诡,二人你来我往厮杀的好不痛快。
“殿下拒绝了季家的亲事,可有想过后果?”
“季家若是不躲此劫,也该挪挪窝了。”
便是恼父皇不给他脸面又如何?季家若是与郭家联姻,虽然有些麻烦,但要把他弄出枢密院还是不难的。
主意都打到他身上来了,已在众人面前做了选择,若是还被郭家牵着鼻子走,那可真是没得救了。
若是因攀附他失败,就连一个郭家都甩不开,那枢密院板凳也不是他能坐的稳的。
陈青岩在棋盘西边布了棋,阻断了北面的棋子南下,赵瑾瑜眼眸微闪,枢密院分十二房,唯独河西六房由父皇亲自监管。
他心中已有了定论,整个陇地六节镇皆在陈青岩的掌控中,不然他不会自信满满的承诺助他。
他在棋盘西南角落下一子,就听陈青岩笑道:“益州风水不错。”
剑南节镇治所在益州,与岭南节镇中间隔了长江,西面边陲四节镇皆由他掌控,与北二节镇相距甚远,且有六支军队驻扎,是最安全的退路。
他只需控制住剑南节镇,就能免陈青岩遭受两面夹击,又能对抗蕃国,镇南蛮。
他并不怕夺嫡失败,他早已选好了退路,便是父皇欺骗了他,他依旧能绝地反击。
“虽未亲自去过,但岳父说好,那定是极好的。”
陈青岩道:“江家的事,殿下不止是为了替琰儿出气吧。”
“江家也许有十八年前皇长兄案子的线索。”宣平侯太滑头了,无论怎样安抚他都不肯说出知晓的内情,不知究竟有何把柄在三皇兄手中。
他命人去过江家祖宅寻过王杨的妻儿,却扑了个空,她只在祖宅住过半年就被人接走了。
去了哪里没人知晓,这太不符合常理了,她手中可能有很重要的证据,比如丢失的部分卷宗,或者其他东西。
只能逼江风出来了。
“江州可稳?”
赵瑾瑜在北面落一子,“尽在掌握。”
他会利用捐赠的余温将把江州非自己的人再换一次,赵国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粮食出自江州所在的江南西道,所以江州才会出现三位皇子互相争夺的情况。
只是因为二皇兄舅母的娘家掌握了岭南道的镇南军,侧妃夏氏的祖父掌握着镇北军,又把控了幽州节镇。
四皇子的方侧妃出自岭南大族,虽未掌兵权却是当地豪强,而肖淑妃亦出自岭南大祖肖家,是以看着是二皇兄对江州的掌控更强,其实是四皇兄的人在江州更有作为。
不然他没胆子在乌兰山中养兵。
示弱的人不一定是真弱,有可能是在藏芒。
陈青岩颔首,上一世景睿帝将他的封地安置在江州,就是因为江州产粮,距离京都远,虽有赵锦锋的舅母家在岭南道盯着,却还有一个强硬的四皇子与之抗衡。
只要赵瑾瑜没有异动,赵锦锋为了名声与江州的稳定便不会要他性命。
粮食的重要性,他上辈子已有体会。
所以这一世他才早早的与沈兰通信指点赵瑾瑜去江州赈灾,又让她向景睿帝求了益州的封地,就是以防万一。
果然这次回京都景睿帝便有了托孤之意。
可见朝堂局势已经因为赵瑾瑜与陈琬琰的婚事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景睿帝忧心自己偏向赵锦锋。
而上一世,虽未明确支持赵锦锋,却也因陈琬瑛给予了他一定的帮助,让三皇子和四皇子无力与他抗衡。
他很欣赏赵瑾瑜,只是让他去江州赈灾,他便控制了江州,他并未直接点明江州的重要性,就是想考察他是否有足够的智谋与其他皇子周旋,而他的确没让自己失望,心清且明。
有兵有粮才是取胜的关键。
“岳父可同永嘉郡王有渊源?”
陈青岩腹诽这一口一个岳父叫的倒是顺口,也不知他家那闺女能不能降住这腹有沟壑的太子。
他摇了摇头,“并无渊源。”
永嘉郡在江南东道,与陇地分属赵国最两端,陇地地处西北边陲,永嘉郡在东南边陲,两地遥遥相望。
因为距离太远,即便是上一世,他也没想过从江南东道走水运调粮。
江南东道富庶,更因气候温暖一年可种二季粮,陇地偏寒一年只出一季粮,江州一带三年种二季粮。是以,江南东道一直被历代帝王直接握在手中。
“江南东道不是你我能干预的。”帝王的口中食动不得,所以他才从四大粮仓选了江南西道的江州。
江南东道是帝王的虎须动不了,河北道粮食被赵锦锋外家掌控,河南道和淮南道的粮食在三皇子赵锦锡手中,四皇子占了岭南道,只有江南西道三家神仙打架,有隙可乘。
这也是景睿帝选择江州作为赵瑾瑜封地的原因之一,其他地区皆是一家独大,只有黔中道与江南东西二道共属江南道,江南东道帝王直隶,只有江南西道与黔中道未被完全吞噬。
而黔中道山多略贫粮产不丰,捏不住粮食送他去无异于羊入虎口,而江南西道与江南东道比邻而居,亦方便新帝直接监视。
只有让帝王安心,他才是安全的。
赵瑾瑜自然是清楚的,他只是对陈琬琰与永嘉郡世子分外亲近感到不能理解,所以才有了此问。
既然陈青岩如此说,他也不便再多问了,于是将话题一转,问到了十八年前之事。
“宣平侯食邑在江东处州宣平县,而王杨亦在处州的遂昌县任职过。”他们二家关系匪浅,王家更是与三皇兄是姻亲。
陈青岩嗤笑道:“郭家志在江东,只可惜了王杨,宣平侯能逃过一劫多亏了他有个好爹。”
“当初皇权交替各地局势不稳,皇长子薨逝,圣上曾一月不临朝,不问国事,郭家便看上了江东。”
所以才有了王杨去遂昌赴任,王林罢官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