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还益于百姓
因事出突然,他临时授命陈青岩沿途巡查当地官员收捐赠款物,和安抚西面灾民的事宜。
“朕原本想着等你和太子回来,再由着你们二人同礼部的官员给庄子的佃户颁奖,奈何你们在路上耽搁了,就命二皇子和礼部侍郎着手去办了。”
这事儿宜早不宜迟,多耽搁一天,就会有更多的人受灾,也有可能突发于治国不利的事件。
陈琬琰偷偷的看向赵瑾瑜,赵瑾瑜以降雪路难行为由,下令在皇陵多停留了三日。
她原本还有些纳闷,先前也不是没有遇上过突降大雪的情况,这还是头一回耽误回京都的时间。她还当真是因雪深路滑,为避免受伤,才等护卫清理回程路上的积雪,此时却想明白了。
赵瑾瑜冲她淡然一笑,他故意在皇陵多留了三日,就是不想风头太盛,也想让二皇兄得到点好处,毕竟那日在马车里的人还有赵锦锋,不让他分一杯羹难免遭他记恨。
景睿帝也没有想到给佃户们下发荣誉证书和牌子,竟然激起了百姓捐款热潮,民间的捐赠加起来竟然比世家大族加起来的还要多,有捐钱的,捐物的,还有捐粮的。
仅仅三日,光百姓与富商捐出的银钱就有四百三十万两之多。
加上朝中大臣,名望士族的捐出的三百九十多万银钱,还不包括捐赠的棉衣等物,户部怕是好长一段日子腾不出人来哭穷了。
这还仅仅是紧邻京都的州县捐赠,远一些的地区的捐赠数额还未有消息传来,现在户部官员忙的都快住在宫里了。
他已经将这事放出风去,那些世家贵族商户闻风多有追加银两物资。
赵瑾瑜心里却想的更为长远,这钱只当朝廷提前征收了赋税,来年如果丰收,国库有盈余,便该减轻赋税,回报于民。
正所谓取利于民手,还益于百姓。
“父皇儿臣以为,今年雪灾影响甚大,应当适当减免赋税,缓解百姓生活压力。”
景睿帝没想到他突然提了这个,略一思忖便觉得十分有道理,他这几日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确实想的不够周全。这事儿应当趁热打铁,能让百姓更推崇皇室,再收一波赞扬。
“今年灾多,确实应当给百姓减轻负担。”
景睿帝说完满意的看向赵瑾瑜,他这儿子不争不抢,做事确有明君风范。
陈琬琰拍手赞道:“圣上和殿下心系百姓,明年肯定是个丰年,国库会充盈,百姓日子也会更好。”
景睿帝虽知她说好听话是为了哄自己,仍高兴的很。今年冷成这样,百姓的生活不好过,农作物难以生长,明年一整年恐怕都难以缓过劲儿。
“你这回立了大功,朕赏个宝贝给你。”
陈琬琰还能再得个赏也觉得开心的很,她是真没有料到只是离开六七日,京都简直就像变了天一般,到处都在歌颂圣上爱民如子,是盛世明君,夸赞赵瑾瑜深明大义,孝心感人。称赞陈琬琰真挚纯善,堪称太子良配。
当陈琬琰听到那句太子良配整个人都要裂开了,先前陈琬瑛到处传扬她,嫁了人还不要脸面自称太子妃,让她遭受了不少白眼,她偶尔出去喝茶,也能听到有人说她厚脸皮,污损太子清誉。
若没有陈琬瑛的到处宣传,估计不会有太子良配这种话传出来。
如今这个走向,不知道她后不后悔。
因赵瑾瑜以沈皇后的名义,将她生前留在关雎宫的遗物,折合了九万银钱全部捐出,自己又捐了三万两,合计十二万。
百姓被赵瑾瑜的孝心感动,自发的替沈皇后祈福食素三日。
赵瑾瑜也没忘了赵锦锋,那日从垂拱殿出来就给他送了信儿,赵锦锋第二日一早就进宫,携同许贵妃一起送了十一万两银钱给景睿帝,也赶上了捐赠的头班车。
许家也带头捐了十万两,梁、沈两家早就得了信,自是不用多言。
景睿帝满意赵锦锋与许贵妃的以身作则,又说了许多对他的期许,将下发奖励的事情交给了他,因代表着皇家,他表现出了足够的亲民,让他也赢得了不少赞美,他对赵瑾瑜也亲近了不少。
景睿帝得到了万民的真心爱戴,他只觉得这几日就像做梦,他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勤政为民,所求的不就是得到赵国的百姓认可和敬仰吗?
江州送来万民书,虽然赵锦锋不说是送给赵瑾瑜的,可他又怎会不知,他拿着也心虚啊!
陈琬琰念着景睿帝赏她的宝贝,乐呵呵的对着他大吹彩虹屁,却见他忽将脸上的笑意收起,将御书房的众人都挥退只留了她和赵瑾瑜。
陈琬琰心生警惕,这种情况通常都没有好事发生。
“琰儿,到父皇这儿来。”景睿帝冲陈琬琰招招手。
陈琬琰呆愣愣的转头看赵瑾瑜,她着实是被吓傻了,父皇是什么鬼?
赵瑾瑜对她笑了笑示意她别害怕,陈琬琰僵硬的挪了过去,她对浑身都散发着慈爱气息的景睿帝还有些惧怕,这样的他太陌生了。
“你想不想当瑾瑜的太子妃?”
陈琬琰吓的腿一软,差点左脚绊右脚趴在地上,赵瑾瑜是赏给她的宝贝?
“臣……臣妇不敢……”还是在赏赐前,要先秋后算账?
“民间可都在传你是太子良配,怎么朕的儿子龙章凤姿,配不上你?”
一个久在高位的帝王,纵使刻意放缓了语调,柔和了面容,也能让她肝胆生寒,那种睥睨天下,俯视众生的神态是藏不住的。
陈琬琰腿不受控制的颤抖,只觉得全身都快软了。
赵瑾瑜上前扶了她一把,她没出息的往他身边靠了靠,闻到赵瑾瑜身上的伽南香味儿心下稍安。
赵瑾瑜刚想说话,就被景睿帝一个眼神制止了。
陈琬琰抖着嗓子说道:“臣……臣妇,已嫁人了,配不上太子殿下,以后绝不敢再自称太子妃耍威风,求圣上恕罪。”
景睿帝见她这副没出息的样子,吓的话都快说不出了,问道:“听闻你在李家闹过一回和离?”
“臣妇那是……”她哆哆嗦嗦的不知该怎么解释,毕竟是皇帝赐婚,她闹着和离是大不敬之罪。
“看在你为朕分忧,立了功的份上,你若真想和离,朕便允了你。”
还有这等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