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何去何从
后面的连续几天里,刘志给周长生打了多次电话,但是周长生一直不接电话。刘志无语了,没想到对方的报复来的这么快。
无奈之下,打通了李昱的电话,在电话里详细的把他与胡来之间的纠纷,以及自己猜测幕后主使是周长生,现在他们一伙人开始对自己展开报复的事讲了一遍。李昱听完后沉默了半晌,告诉刘志先沉住气,他再从侧面再了解了解。
随后的日子里,刘志的工作生活变得十分的安静,没有人拜访,也没有人汇报请示工作。刘志的日常活动变成了三点一线,会客室,食堂,宿舍。
状态一直延续到周长生开完年会从集团归来,从集团回到公司的周长生意气风发,马上组织召开部门扩大会议。会议上宣布了集团新一年度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指示精神,同时高度称赞了参加文艺汇演的演职人员的优秀表现,参演节目在评比中荣获了二等奖。
会后的刘志没有离开,而是跟在周长生的身后去了他的办公室。周长生回到办公室坐在了自己的老板椅上,示意刘志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然后微笑的问刘志有什么事?
刘志把自己没有办公室严重影响办公的问题向周长生反映了一下。周长生听到后马上拿起了电话打给了运营副总,让他解决刘志的办公问题,然后打发刘志去找运营副总落实。
无可奈何的刘志只好下楼敲响了运营副总的办公室门,听到里面一声进来后,刘志来到了运营副总的办公桌前自我介绍了一下,“许总好,我是运营管理处的刘志。”
运营副总嗯了一声就不再说话了,也没有招呼刘志坐下,而是盯着刘志略加思索了一会儿,对刘志说道:“你先去会客室坐会儿,我会安排办公室在结算中心王处长的对面给你摆张桌子,结算中心是我们运营处的核心,你们两个人在一起办公,遇事可以互相商量,有助于办公效率的提高。好了,你出去吧。”说完话,就直接拿起桌上的电话拔打起来。
刘志感到自己被无视了,甚至于连基本的话语权都没有了。新来的运营副总强势的根本不给刘志任何表达想法的机会。
刘志落寞的回到了会客室,一屁股狠狠的坐在了沙发上,闭上了眼睛。
不一会儿,听见负责合同的小高在自己耳旁轻声喊着自己,“刘处,刘处!办公桌收拾好了,您的个人物品也都从办公室取回来归置到办公桌里了。唯一的就是办公室没有给您配电脑,说什么时候统一采购办公用品时买回来了在给您。”
刘志觉得此刻的一切都无所谓了,起身和小高来到了结算中心,结算中心的同事们一看刘志来了,都急忙起身打招呼。刘志挥了挥手,示意大家都坐下,然后向自己的办公桌走去。王英不在,刘志也没有问其他人王英的去向,只是坐在那里一直发愣。整个办公区鸦雀无声,人们连喝水都是小心翼翼的。
不一会儿,王英气冲冲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回到办公桌上端起桌上的一杯水一饮而尽。然后对刘志说:“办公室也太过分了,空着好几间办公室,也不说给你单独安排一间。我上楼找周总评理去了,哎,他根本不管不问,让我去找许副总,气死我了!”
刘志淡淡的一笑,“这有什么的,在哪办公还不都一样。”
王英依然气乎乎的说道:“我可没有你那么好的脾气,给我气受我就不干了。”
刘志怎么听,这句话都觉得有些别的味道,于是没有再搭话,起身去饮水机上倒水去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刘志主动重新回到了员工餐厅用餐,周长生也再没有邀请刘志回领导餐厅。李昱那边也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
转眼间临近春节了,公司给离家较远的员工提前放了假,刘志他们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回到了家乡,刘志第一时间邀请李昱吃饭,李昱欣然而来。虽然只是两个人的宴席,推杯换盏间,却也不失热闹。酒过三巡之后,刘志站起身来举起杯中的酒再次敬向李昱。“老哥,兄弟再敬您一杯,没有老哥就没有我的今天。只可惜兄弟以后恐怕是自身难保了,可能再也帮不上哥哥了。”
李昱随即也站了起来,举起杯说道:“老弟你多虑了,你这才刚刚新官上任,怎么可能会有变动。我从集团侧面打听了,没有人在上面给你穿小鞋。集团那面还是很看重你的,只可惜这次年会你没去参加,错过了大好的机会。”
刘志一听,一口气喝干了杯中的酒,用力的把酒杯重重的墩在桌子上。气愤不已的说:“这些还不都是周长生的老谋深算,自从我和胡来之间发生那件事后,他一直都在用缓兵之计麻痹我。”
李昱拿起酒瓶子再次给刘志斟满,举起上一杯酒主动碰了碰刘志的酒杯,“喝吧兄弟,听哥的话,顺其自然。”说完后一饮而尽。
刘志也随即一口喝干了杯中酒。吃好喝好后,两人醉熏熏的分了手,刘志心里很郁闷,这酒喝的一点营养没有,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
春节期间,刘志一直休息到了正月十六,才踏上归途,回到单位的路上,还是老习惯,拼车。
回到单位后,关系走的近的同事之间开始了互请模式,刘志是逢请必到,逢酒必醉,日子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着。刘志开始有点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工作上什么都不用管,每天也没有人抓他的上下班考勤,工资享受的是正处级待遇,下班之后三五好友小餐馆一坐,喝的是昏天黑地,聊的是天南海北、奇闻异事,小日子过得挺惬意。刘志心想,如果这样的日子能混到退休也不错,毕竟自己才是个大专学历,后修的本科因为有挂科的,必须复考后才能拿到毕业证。自己的年龄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快五十岁的人了,没有什么值得争抢的东西了。
这一天,刘志的手机钉钉上收到了一份采购合同待审批。刘志打开手机仔细看了起来,合同的相对方是李昱的公司,采购标的是焦煤。合同使用的是公司的范本合同,在条款上不存在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是采购数量,20万吨。公司的储煤场最大储存量是40万吨,20万吨几乎占据了煤场50的场地。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采购的煤种只能做配煤使用,生产需求量很小,不是生产必需的主力煤种。
刘志考虑到20万吨煤炭一旦进入场地,肯定会影响其它煤种的供应,尤其是主力煤种的生产供应保障,于是果断点击了不同意,并写出了具体理由,同时要求采购部门核实采购数量。
单纯的刘志,还不知道这个不同意的意见即将改变他的职业生涯!